§0043§ 像家一样的感觉
《东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光和二年,十二月,鲜卑大人檀石槐率子和连,将四千骑寇并州,纵兵抄掠,杀略百姓,掠获无算,于汪陶俘前议郎蔡邕、侍御史田丰、平城令沮授、郡兵曹掾张泛数人……
连夜赶路的还有田丰,为了避免重蹈当初蔡邕书吏张宛的事。
陈耽让田丰办好手续再走。
所以田丰拖了一个月才出发。
他正沿着汾水溯行。
同样出发的还有董先一行人。
房阿建做足了准备,让可老水相里知提前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琉璃瓦当和最新款的瓷器。
这里不止有董先要给舅舅莫逊和雒阳高望等人的礼物。
另外还准备了一份给天子的献礼。
去年送了,今年不送,多不好意思呀。
再说了,与各地合股签约时,提起这个,该有多牛呀。
天子同款,天子认证,天子点赞,天子带货!
队伍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百工堂房阿强为首的建设队伍,携带水泥琉璃样品,及送京师的礼物。
第二部分以董先为首,益、枝、成、武四人服侍的探亲队伍。
第三部分则由先锋部曲院校临时抽调的三个排外加黄龙、郭泰、白波、左子良、李伯屈、张阿雷、乐进、凌操、刘雄鸣、张俨等近一百七十人。
他们到时会分出一个排护送房阿强到京师。
而其它人则随行护卫董先,直到回灵丘。
近二百人的队伍,奔波在预定的道路。
十二月小寒二候。
晋阳县城东十里。
西方商团长莫逊和并州商队长莫子在此迎接董先。
未见董先,先见房大匠。
于是莫逊提醒道:
“房大匠,你们南下要抓紧时间,不然过了大寒水面被会结冰了,到时怕会耽误事。”
“谢谢莫团长!已经和少主说过,等他与你们碰上面,我们就先走。”
“嗯,这样好些!”
董先的队伍将一分为二,一路继续沿汾水南下。
一路则与莫逊汇合。
安排好一切,等待补给完毕后,即可出发。
董先这才有时间,来到莫逊跟前,向舅舅行礼。
“舅舅,让你久等了。”
“甥儿,没事,我也是跟在大陵县和商氏谈妥了合股事宜。”
“有了综合经营场所,果然不一样。”
“人家可以到经营场所体验。体验完了再决定是否合股!”
“大陵商氏家主商曜,已经决定合股。到时买他家私矿的铁锭可打折扣。”
“这次过来,商曜也跟着来,他说想见见你这位仙人之徒!”
“眼下他人在晋阳城中。回头便来寻我们”
“舅舅辛苦了,这次阿母特意让我问候舅舅。”
“另外给舅舅带了几套防冰五件套和几瓶人参泡酒,这北地天寒地冻的,阿母怕舅舅冻坏了!”
“我这姊姊,自小对我就好,甥儿回去,要替我谢谢你阿母!”
“好的!”
这时听见远处有亭卒大呼小叫:
“抓住关羽,抓住关羽,就是那个大个子!头戴绿色帻巾的那个!”
董先听到熟悉的名字。
“关羽,真的是关羽吗?”
于是他问莫逊:
“舅舅,这是怎么回事?”
莫逊回答:
“嗯,听说这关羽在外地杀了恶霸,便要跑来晋阳找族叔关靖隐匿。”
“但他族叔搬家了,这才到处打听。”
莫逊以为关羽去了外县杀了人,回到晋阳找族叔躲藏。
“那他找到了没?”
“没有吧!”
“舅舅,还记得府君日时交给你们的名单吗?”
“嗯,里面好像也有一个叫关羽的,不过是河东解人。可这是太原关羽,我就没在意。”
“不管是不是,先救人再说。”
“甥儿,真的要救?”
“是,真的救,先救再说!”
董先也没法确认,此关羽是不是彼关羽。
中文字博大精深,但也因此重名重姓的太多。
比如:
两个许攸,一个在建安九年被杀袁绍叛臣许攸,一个在建安二十四年自己带兵的关中营帅许攸。
两个张温,一个被董卓借口除掉的三公张温,一个出使蜀国的吴国文臣张温。
两个邓贤,两个马忠,两个刘琮,两个刘岱,两个孟达,两个张允,两个董和,两个吕常,两个朱绩,两个王忠等等。
甚至还有三个四个重名的。
比如:
三个曹节,三个李丰,三个张苞,三个刘熙,四个刘靖。
但不管怎么说,有关羽这张忠义牌在,便是救下十个同名关羽,只要有一个是真,那也是值得的。
可是怎么救呢?
是呀,怎么救?
关羽在跑,亭卒在追。
汾水畔,光董先和莫逊一伙就有近二百人。
再加上送补给来的人,赚他们钱的人。
一有外地客商来,车站渡口都是本地出来做小买卖的人。
什么地方特产,水食物,能赚一铢是一铢。
汾水桥上桥下,渡口里外,也是如此。
关羽往这里跑,莫非是要过汾水桥?
既然估计到关羽跑的方向,那应该比较好办了。
董先心生一计。
他从自己的随行人员中找出几个身材高大的,然后同样也在头上扎个绿色帻巾。
又找几个不扎绿色帻巾的,也跟着一起。
董先计划让扎绿色巾帻先跑到亭卒前,与关羽混在一起,混淆亭卒视线。
然后让不扎巾帻的人趁乱用斗笠把关羽绿色巾帻给盖住,再一群人簇拥关羽躲到自己的商队中。
一番嘱咐后,计划就开始执行了。
再说这不知真假的关羽被亭卒追赶。
边跑边想不通。
要不是自己为找族叔耽搁了十来天,到太原各县打听,动静太大。
不然也不至于被发现。
可是跑着跑着,身边莫名其妙就多了好多人,跟着自己一起跑。
然后自己被扣上一顶斗笠。
随即被一群人簇拥着,走了。
而亭卒还继续追那几个戴绿色帻巾的家伙。
不知道是谁。
莫名其妙的!
细君胡氏还在榆次县北的黄蛇岭等自己呢?
这亭卒跑不过自己的。
对这个,关羽还是有信心的。
九尺高的身材,二米多,这腿长真不怕那几个亭卒!
董先安排好救关羽后,为了等商曜过来,便让人用布缦围起。
关羽被人簇拥进来。
一脸不解。
董先见关羽进来,内心有些激动,如果这是真关羽,那可是万人敌的名将呀。
不由率先开口:
“关义士,在下听闻你杀了称霸地方的歹人,心生佩服,于是令人假扮。请不要介意!”
人家徐晃救人,还有所掩饰。
这董先救人,光明正大,一上来就表功。
关羽听见有人开口,闻声望去。
却是一位脸色稚嫩的总角小儿,他不敢相信,这哪是他一个小孩子能做出来的事呢?
“稚童,不要胡闹,让你家大人出来吧!”
莫逊为董先证明,他开口说道:
“关义士,我乃此子舅舅,救人之事,确实是我这甥儿的主意!”
关羽听了,一脸不太相信的样子。
但他仍然,拱手行礼:
“多谢小郎君相救之恩!”
“眼下某还有要事在身。恕不能在此耽搁!”
董先听了,心里有些膈应,但为了能得到名将,或者可能是名将,能耐着性子回应道:
“关义士,不知还有何事,小子能否协助一二?”
这舔狗可不好当!
厚着脸皮上!
关羽仍不领情,用对待徐晃的那套说词:
“大恩不言谢,来日再报!”
说完便要走人。
董先见了,唉,算了。
原以为褚燕、乐进、凌操这样的人都来了。
对这关羽还用了点心,应该更容易才对。
但人算不如天算。
被拒绝了!
人家果然还是和大耳有缘。
于是他示意放关羽离开。
这时帷缦外人声嘈杂。
成进来禀告:
“有亭卒过来!少主,要不要回避?”
说完看了看关羽。
关羽愣了,外面是亭卒,我现在出去,不是撞个正着吗?
但自己已经说要走了。
这下尴尬了!
莫逊也不明白,这关羽有什么魅力,为何董先要这么费力?!
于是他想不如把关羽抓住,到时献给亭卒,至少还能有功。
但这帷缦之内,都是董先带来的人。
想帮忙,自己也使不上力。
董先看到关羽有些进退两难,立刻明白过来。
心想,算了,好人做到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于是叫上舅舅。
两人一起去会会亭卒。
亭卒大呼小叫。
说抓到扎绿色帻巾的人,虽然不是关羽,但却看见那些人回到商队里面。
看来这商队与关羽有关系。
想要检查!
而董先则不让。
说我们是正经路人。
身籍名数,过所路传一应俱全。
没理由你想查哪里就查哪里!
这时大陵商曜过来。
这是一个典型粗壮肥胖的黑老大形象!
而且人家还正年轻。
商氏家主,拥有私矿。
自然也是前呼后拥。
这年头,要有私矿,尤其是铁矿,那必须与铁官有点关系。
比如董先的老爸董建,就是董畯先托人介绍到北平铁官下的铁矿学习,并做了几年,这才回家能开私矿。
而这商曜自然也不例外。
三代人的努力,这大陵商氏与太原郡上下,关系都还不错。
自古以来,要想上道,这黑道白道,缺一不可!
这亭卒,来往接触得多,自然也不敢得罪。
人家可以上通郡曹,中达县尉,下达游徼、亭长!
又是一方大豪。
自己犯不上为这个得罪。
这下亭卒为自己找了个台阶。
哦,原来你们在这里是在等商家主,那没事了。
不打扰你们了。
亭卒这,说走就走了。
而董先和莫逊见到这商曜一来,这亭卒马上就走。
当然知道这商曜的能量。
他们也不想怠慢。
立刻引着商曜到礼物堆里。
然后一边介绍。
一边挑几件送给商曜。
这商曜自然也不客气。
关羽自己待在帷缦里面,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一来,这亭卒虽然表面走了,但一定不会走远。
他们只是在等商曜离开。
二来,人家第二次救自己,自己就这么走了,招呼都不打,也说不过去。
三来,至少可以确认,这商队的人,对自己没有恶意,是真心想救自己的。
而董先边走,边向商曜打听关靖的事。
这才知道这关靖来太原是为了跟太原王氏学经,也算是儒士。
后来有人邀请举荐到幽州任职,但具体在幽州哪个郡县任职,任什么职,商曜就不清楚了。
好歹能向关羽交代一下。
董先拜托商曜,走的时候顺便把亭卒带走,免得影响心情。
商曜见了那么新奇的商品,也很期待合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点小忙,自然没有问题。
商曜带着亭卒离开后。
董先回到帷缦,对关羽说:
“关义士,这亭卒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眼下跟着我们,乔装打扮一番,才是上策。”
关羽也才二十,人生还有很多没经历的,还不想找死。
于是略为迟疑地开口:
“但我家小君,人还在榆次县北的黄蛇岭等我!”
董先说:
“没有关系,我让人帮你去找她,但要你一件信物!”
关羽没有办法,只能答应,摘下绿色帻巾,并在上面借了毛笔墨水画了胡氏藏身之地的草图,交给董先。
这绿色帻巾,是胡氏亲手所缝,针法独有,上有名字,外人无法短时仿冒。
董先接过帻巾,又说:
“你族叔,我也打听了,去了幽州任职,但不知哪个郡县,也不知任何职!”
然后建议道:
“眼下,不如先跟随我,我旗下有四方商团,可以帮你隐匿。”
“一路下来,也需钱粮,你做事,我付钱,咱俩雇佣关系。到时还可借机打听你族叔下落,如何?”
董先想着,先糊弄下来再说。
先看看你是不是那个真关羽,如果不是,打听消息的速度可以快一些。
如果是真关羽,那不好意思,这消息就要慢慢打听了。
没个十年八载不行。
这幽州那么大,尤其是从右北平到辽东那三四百里的傍海道,难走呀。
说得通的。
关羽想了想:
如果这董先要招自己做门客,那自己怎么办?
但也不得不佩服董先说的有道理。
胡氏有孕需要照顾,也不能奔波,而自己也确实需要一处隐匿的地方。
如此一来,董先的安排也算合情合理。
既然自己也没好的办法,那只能暂时如此。
关羽决定了麻烦人家,自然要给人家交个底。
董先这才知道,他救下的这个关羽就是河东解县的关羽。
现在的关羽才二十岁,没有标志性的长须。
脸像董先想象中的那么红,最多算是皮肤过敏或皮炎症状。
接下来,董先安排人拿关羽信物去接胡氏,并要求接完胡氏直接回灵丘集合。
并给那一伍先锋部曲交待,回去之后,务必告诉主母莫瑶,好好对待胡氏。
这里面也有董先的小心思:
先让你们夫妇分开。
到时你想走,也得回灵丘接人吧!
而到了灵丘,让人好好对待胡氏。
给她像家一样的感觉。
走的时候,会不好意思吧!
这感情牌,还是值得打的。
舅舅莫逊提议:
眼下队伍中有关羽这个被通缉的杀人凶手。
如果在雁门关内行走,比较容易被发现。
不如出关,那里年年经过鲜卑寇掠,管理没那么严格。
雁门关的情况,自己也比较熟悉。
往来行商那么久,多少有些门路。
而出了雁门关后,到繁畤,再到平舒经直谷关回灵丘。
平舒关塞,那里是叔叔董武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应该比较容易通过。
众人一经商议,也觉得莫逊的建议有道理。
雁门关内关外,是两个世界。
关内自然还是汉家天下,大汉律法还未到完全崩溃的地步。
但关外,就是定位为缓冲地段。
汉代的塞垣,不如秦代。
除了要地的还有维护外,其它的也就顾不上了。
所以才让鲜卑来去自如。
若是董先原路返回灵丘。
那广武、卤城就无法避免。
沿路乡亭,必要查证。
到时队伍中有关羽这么一个显眼宝,要安全可就不太容易。
说不定还会连累大家。
而走莫逊提供的路线,虽然要绕远路。
但相反却会安全。
尤其是冬季,为防鲜卑劫掠,城外早已行坚壁清野之策。
还可以借机去莫逊家中看看。
毕竟也是董先的亲舅舅!
董先也是果决,当机立断,改变行程,北上出雁门。
雁门郡平城县县寺。
田丰,田元皓的到访,让沮授欣喜。
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个郡里人来。
他乡遇故知,人生四大喜之一嘛。
两人聊了很久也很多。
包括方方面面。
比如对朝廷的失望;
对士人间的今古文经之争的无奈。
力量就是这么被消耗的。
不团结,始终是失败的开始。
堡垒为何总是从内部瓦解,原因也在此。
这时沮授主簿转来郡令。
“明廷,雁门窦府君来教令,说蔡前议郎将由强阴县抵平城县,让你带人出城接迎!”
“接到后,要立刻转向南下,雁门郡张兵曹掾会带人,到班氏县渡头会合!”
沮授当然知道蔡邕的大名。
蔡氏是举主羊陟的姻亲。
自己自然不能怠慢。
现在正是鲜卑南寇的时间。
谁也不知道啥时候来。
清野之策秋收后已做好!
守城只有雁门郡北部都尉负责。
平城到阴馆也就不到二百里。
自己带几人快马跑个来回四五天。
应该不难。
若是对方无马,去时慢此,回程快些。
十天之内也必办完。
田丰见沮授要走,这五到十天,自己待在县寺,也很无聊。
他想了想,于是提出不如跟沮授去看看。
况且,人多风险也小一些。
然后自己也好顺路回雒阳。
经过与沮授的聊天,他心情也好多了。
毕竟自己的举主陈耽还在朝。
还有希望!
雁门郡马邑县。
张氏坞壁。
张辽吵着要跟哥哥张泛出去执行任务。
张泛接窦府君的指令,带人去班氏县渡头,然后护送蔡邕沿治水往东出上谷。
因为跨界,所以张泛这次算作是蔡邕的私属,不能穿着制式服装。
回来的时间也不确定,所以要回家准备。
十一岁的张辽便吵着要跟随。
虽然张辽只比董先大一岁,但个子却大了一尺。
已经是七尺男儿了。
但张泛不敢答应。
这是并州董刺史交代的任务。
窦府君不敢轻视,自己更不敢了。
从蔡邕席上不给五原郡守五智面子开始,董卓就担负起庇护蔡邕的责任。
他分别给云中、定襄、雁门的郡守写信。
言明蔡邕已经获赦,但朝中阉宦曹节还在。
加上蔡邕流放之时曾遭刺杀。
护匈奴中郎将张修甚至因为逼迫单于设谋害蔡邕而被槛车上京。
所以要求沿线派人保护蔡邕。
而各郡守也知道这蔡邕是刘宏的同门师兄,早晚会复起。
再加董卓果断处置了张修,种种表现,让他们不敢不听。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尤其是并州。
各种外族人太多,无法完全控制,万一有人收买就不妙了。
再加上蔡琰年幼,影响速度。
还有为了逃避王智的人马,他们不惜弃大路,走山路,山地路险,走得很慢。
所以这才走到平城。
对张泛来说,这是一个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
但对张辽来说,这却是一个机会。
难得可以出去见识,张辽想要把握,所以死皮赖脸。
这张氏兄弟的父母倒也很开明。
身在雁门外,不比内郡。
这武事一道,更是如此。
早点出去见识见识。
有益无害。
况且这次是郡里派兵,接应贵人。
沿途的各县也都会安排接应。
自然不会有事了。
最终张泛才无可奈何。
带着张辽和一队郡兵,步行出发。
还好只要到汪陶县就行!
但天公不作美,十二月大寒,突降大雪。
河面冰封。
鲜卑南寇。
所有人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首先受影响的是蔡邕护送小队。
田丰、沮授、蔡邕、蔡琰、张泛、张辽,以及随从郡县官兵数十人,在班氏县交接时边警烽火。
为了防止被鲜卑追上,众人便继续往南。
原本想在汪陶县利用?水阻敌。
但没想到,?水冰封,被轻易越过。
来不及,根本来不及。
鲜卑太快了,而张泛他们只是郡兵,并没有配马。
蔡邕父女也没有配马。
沮授的马只能用来给他们拉东西。
这下,严重影响逃跑的速度。
原本张泛建议往阴馆县方向逃,那里是郡治,而且方便接应。
但沮授反对,他说:
怕他们这群人会变成饵,被人围着,然后鲜卑伏兵,消灭救援的人。
到时反而不妙。
坚守才是对游牧的最好手段。
时间一长,粮食不足,他们自然就退去了。
众人也觉得沮授分析得对。
于是田丰建议,往繁畤方向逃,爬上这里最近的山,在山上骑兵不好走。
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众人觉得有理,便按田丰的意见往东逃。
但,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
沮授的马安排给了张泛的报信郡兵。
于是,护送蔡邕的队伍。
战死数十,逃走报信数人。
余者皆被生擒。
而率人袭击他们的正是鲜卑大人檀石槐之子和连。
这和连看他们身上穿着不一般。
想着还可以勒索点钱。
所以故意手下留情。
眼下他们正被绳索缚住,前后相连,像一串蚂蚱。
和连抓住蔡邕他们后,留下五人,组成押送队伍。
余者继续纵横雁门关外。
押送队伍则缓慢向北,为了防止半道被劫,他们远离城池坞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