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叔,您数数,这里有七百多块。”陈烈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坚定。
村长拿起那叠钱,粗糙的手指有些颤抖,一张张地数着,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烈子,你这是干啥?这钱……这钱是哪来的?”村长数完钱,更加疑惑了,他抬起头,看着陈烈,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陈烈笑了笑,解释道:“村长叔,这钱是我跟兄弟们凑的,先拿去给刘三儿应急。”
“凑的?你们……”村长更加惊讶了,他没想到,陈烈竟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村长叔,这钱您先拿着,就说是……就说是我借给三儿哥的。”陈烈顿了顿,语气诚恳地说道,“您帮我带句话给三儿哥,股份千万不能卖!绝对不能卖!”
他加重了语气,强调着“绝对不能卖”这几个字,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村长有些犹豫,他知道陈烈是好心,但这钱……
“村长叔,您就放心吧,这钱绝对没问题。”陈烈看出了村长的顾虑,继续说道,“您就跟三儿哥说,砖厂马上就要有收益了,到时候,这点钱根本不算啥!咱们要看长远,不能只顾眼前!”
陈烈语气坚定,掷地有声,他相信,只要刘三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一定不会再想着卖股份了。
“烈子,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是……”村长还是有些担忧。
“村长叔,您想想,三儿哥他大姨这病,听着挺厉害的,现在卖了股份,以后怎么办?没有稳定的收入,大姨的病也治不好啊!”陈烈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现在帮他一把,等砖厂有了收益,他就能有稳定的收入,到时候,他表哥的病也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陈烈的话,句句在理,村长听了,也不住地点头。
“烈子,你这孩子,真是……真是太仗义了!”村长长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感慨,“我真是替三儿高兴。”
村长看着陈烈,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欣慰。他没想到,陈烈不仅有头脑,还这么有情有义,真是个难得的好后生。
“村长叔,您过奖了。都是一个村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陈烈谦虚地笑了笑。
“唉,你这孩子,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村长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行,这钱我先替三儿收着,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
“村长叔,还有一件事……”陈烈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我就不亲自去找三儿哥了,我怕他抹不开面子,不肯收这钱。”
陈烈考虑得很周到,他知道刘三儿是个老实人,自尊心强,怕他当面拒绝,反而把事情弄僵。
“嗯,你考虑的周到。”村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行,这事儿就交给我了,我保证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
村长说着,站起身来,就要出门。
“村长叔,您等一下。”陈烈连忙叫住了他。
“咋了?还有啥事?”村长回过头,问道。
“村长叔,您去的时候,最好把村里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叫上,一起跟三儿哥说说。”陈烈建议道,“三儿哥那人,您也知道,嘴笨,怕他说不清楚,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陈烈考虑得很周全,他知道,刘三儿性格憨厚,不善言辞,怕他一个人说不明白,反而引起误会。
“嗯,你说的对,我这就叫上村儿里几个长辈,一起去跟三儿说说。”
陈烈和村长一前一后出了门,一个往家走,一个直奔刘三儿家。
夜色如墨,陈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心情却不错。
刚一进院,李春红的声音就来了。
“咋样了?事儿办了没?”李春红的声音里透着焦急,显然是等了陈烈半天了。
陈烈进了屋,李春红正坐在炕沿上,关切的看着他。
“娘,我跟村长说了。”陈烈走到炕边坐下,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跟李春红说了一遍,从刘三儿家的情况,到自己凑钱,再到跟村长的交待,没有一丝隐瞒。
李春红眉头紧锁,显然是在认真地听着。
等陈烈说完,李春红才抬起头,看着陈烈问道:“你给三儿家拿了多少钱?”
“七百多。”陈烈如实回答。
他本以为,李春红会责怪他,毕竟七百多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可出乎陈烈意料的是,李春红听了,竟然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嗯,你做的对。”
陈烈一愣,有些诧异地看着李春红,他没想到,母亲竟然会这么说。
“娘,您……您不怪我?”陈烈试探着问道。
李春红放下手中的针线,抬起头,看着陈烈,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欣慰。
“怪你啥?怪你仗义?怪你有情有义?”李春红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却是赞赏。
“娘……”陈烈被李春红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挠了挠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烈子,你记住,咱做人,不能太自私了。”李春红语重心长地说道,“帮自家村子的乡亲,这是正经事儿!”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咱家有能耐,就多帮点,没能耐,就少帮点,量力而行。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受苦,自己却无动于衷!”
李春红的话,掷地有声,深深地印在了陈烈的心里。
“娘,我记住了。”陈烈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李春红看着陈烈,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李春红说道,“你也要记住,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强。咱家虽然现在条件好点了,但也不能大手大脚,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娘,我知道了。”陈烈点了点头,他明白母亲的苦心。
“吃饭了,吃饭了!”李春红见陈烈眼眶有些泛红,知道儿子心里感动,便岔开了话题,招呼大家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家常菜,玉米面饼子,熬得浓稠的小米粥,还有一盘绿油油的炒青菜,一碟咸菜疙瘩。虽然不丰盛,但热气腾腾的,透着一股子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