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石猴求学
石猴跟着牛魔王,一路向着牛娲场走去。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牛娲场。
只见场中一位英俊无比的帅哥正闭目养神,他的周身仿佛环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光晕,让人一看便知绝非等闲之辈,此人正是牛太祖。
牛太祖似乎早料到他们会来,缓缓睁开双眼,看到石猴的那一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牛魔王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师尊,这小猴子从花果山远道而来,一心想要拜师学艺?”
石猴一听,连忙上前,“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抱拳,头磕得砰砰作响,急切地说道:
“老师,我历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拜您为师,求您收下我吧!”
牛太祖看着跪在地上的石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缓缓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你能历经艰险找到这里,说明你我师徒有缘。从今日起,你便随纣王一同学习吧。”
石猴一听,心中大喜,连忙又磕了几个响头,兴奋地说道:
“多谢老师,多谢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说罢,便站起身来,站到了纣王身边。纣王转过头,对着石猴微微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石猴也回以一个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修行生活的憧憬 。
从那以后,石猴便开始了在牛娲场的修行生活。
每天天还没亮,石猴就会和其他弟子一起,在牛太祖的指导下,开始打坐修行。
他们盘坐在蒲团上,双腿交叉,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睛微闭,呼吸均匀而缓慢。
牛太祖告诉他们,打坐是修行的基础,通过打坐,可以让内心平静下来,排除杂念,从而更好地感悟天地间的灵气。
石猴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可没过几天,就觉得这打坐实在是太枯燥了。
他的屁股就像长了刺一样,怎么也坐不住。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抓抓痒,一会儿又偷偷睁开眼睛,看看旁边的纣王。
只见纣王正闭目凝神,一动不动,仿佛一座雕像一般。
石猴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同时也有些沮丧,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坐不住呢?
除了打坐,他们还要练习吐纳之术。所谓吐纳,就是通过呼吸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排出体内的浊气。
牛太祖教导他们,吐纳时要用心去感受灵气的流动,将其引入体内,滋养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石猴按照牛太祖的教导,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
他闭上眼睛,努力地感受着灵气的存在,可是却什么也感觉不到。
他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石猴有些着急了,睁开眼睛,看着牛太祖,问道:
“老师,我怎么感觉不到灵气呢?是不是我太笨了?”
牛太祖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小猴子,不要着急。吐纳之术需要长期的练习和感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只要你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感受到灵气的。”
石猴点了点头,虽然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还是决定按照牛太祖的话去做。
就这样,日复一日,石猴每天除了打坐就是吐纳,生活变得单调而枯燥。
他的性子本来就比较急,渐渐地,就有些不耐烦了。
每次打坐的时候,他都坐立不安,心思根本不在修行上。
他开始怀念花果山的自由自在,怀念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来这里拜师学艺,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这日,牛太祖端坐在高台之上,开始讲道。
弟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牛太祖,脸上露出虔诚而专注的神情。
有的人微微闭眼,沉浸在牛太祖的讲道之中,仿佛在与天地对话;
有的人则不时点头,似乎对牛太祖的话心领神会,心中的疑惑也在这一刻一一解开。
然而,石猴却如坐针毡。他的屁股在蒲团上扭来扭去,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舒服的姿势。
纣王坐在石猴旁边,注意到了石猴的异样。
他微微侧过头,用手肘轻轻碰了碰石猴,小声提醒道:
“石猴,师尊讲道时,可要认真点。你这样动来动去,是对师尊的不敬。”
石猴听到纣王的提醒,心中一惊,连忙坐正了身子。
他知道纣王说得对,自己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应该。可是,他的身体却像是不受控制一样,没过一会儿,又开始动了起来。
他的心里十分苦恼,为什么自己就是坐不住呢?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修行吗?
牛太祖在讲道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石猴的不自在。
牛太祖并没有因为石猴的坐立不安而生气,他的目光温和。
缓缓开口:
“小猴子,你何故这般扭捏?可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来与为师听听。”
石猴见牛太祖问起,也不藏着掖着了,站起身,挠挠头,一副憨厚模样说道:
“师尊呐,弟子天天不是打坐,就是练吐纳,实在觉得无聊得很。再说了,就这么修行,啥时候才能学到真正厉害的法术呀?”
牛太祖听了石猴的话,没马上回应,琢磨了一会儿才说:
“‘道’字门里有三百六十种旁门左道,走这些门道也能修成正果。你想选哪一门呢?”
石猴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赶忙说:“全凭尊师做主,弟子听您的。”
石猴满脸兴奋,觉得终于能学真本事了。
牛太祖见石猴这么回答,就说:“我教你‘术’字门里的门道,咋样?”
石猴好奇地问:“这术门的门道是啥样的呢?”
牛太祖耐心解释:“术字门里,就是请仙扶鸾、问卜算卦这些事儿,能知道吉凶祸福的道理。”
石猴听了,心里一动,问道:“学这个能长生不老不?”
牛太祖直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能!肯定不能!”
石猴一听,想都没想就说:“那不学!我不学这个!”
牛太祖又说:“教你‘流’字门里的门道,行不?”
石猴又问:“这流字门,讲的是啥道理呢?”
牛太祖说:“流字门里,包括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要么看经,要么念佛,还有朝拜神仙这些事儿。”
石猴想了想,问:“学这个能长生不老不?”
牛太祖打了个比方:“要是靠这个长生,就跟‘壁里安柱’一样。”
石猴挠挠头,一脸疑惑:“师父,我这人实在,听不懂行话。啥叫‘壁里安柱’啊?”
牛太祖解释:“就好比人家盖房子,想让房子结实,在墙壁中间立根柱子。可要是哪天房子要塌了,这柱子也得跟着坏。”
石猴一听,明白了,说:“这么看来,也不长久啊。不学!不学这个!”
牛太祖接着说:“教你‘静’字门里的门道,好不好?”
石猴问:“静字门,能修成啥正果呢?”
牛太祖说:“这就是不吃饭、守清规,清心寡欲,参禅打坐,不说话、吃素,还有练睡功、做功,以及闭关这些事儿。”
石猴问:“这样能长生不老不?”
牛太祖又打了个比方:
“这就跟‘窑头土坯’似的。”
石猴笑着说:“师父您就直说吧,我听不懂行话。啥叫‘窑头土坯’啊?”
牛太祖说:“就像在窑头上做好的砖瓦坯子,虽说成型了,可还没经过火烧水炼,要是来一场大雨,肯定就烂掉了。”
石猴说:“看来也不长久。不学!不学这个!”
牛太祖最后说:“教你‘动’字门里的门道,行不行?”
石猴问:“这动门的门道,又是咋回事呢?”
牛太祖说:“这是讲究有所作为,采阴补阳,拉弓射箭,按摩肚脐、运气,用各种方子炼制丹药,烧茅炼丹,用红铅、秋石这些,还有喝妇人乳汁之类的。”
石猴问:“学这个能长生不老不?”
牛太祖说:“想靠这个长生,就跟‘水中捞月’一样。”
石猴说:“师父,您又打哑谜了!啥叫‘水中捞月’啊?”
牛太祖说:“月亮在天上,水里有影子,看着是有,可根本捞不着,最后啥也得不到。”
石猴说:“这也不学!我不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