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嗯,你也是。”离别不会因为谁的舍不得,而停下它的脚步。
送走了三人,于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不过于心月也待不了几天了,她最多到初八也该出发回村了。
于爸不在家,大哥二哥也走了,家里只剩下了七口人。
往日热闹的于家,瞬间变得清冷了许多。
估计等到于心月离开后,于老爷子和萧老太太以及老何也该回去老宅了。
毕竟他们本身就不在这边住,而是因为过年孩子们都回来,在一起过年会热闹些,他们才待在这边的。
这次回乡下,除了于思寒和于心月,于思远也被长辈们安排了一起去。
用老爷子的话来说,那就是他现在又不用去上学,也没有好的工作给他做,还不如让他到乡下照顾妹妹呢。
于思远倒是没意见,在家里不仅有爸妈管着,还有爷爷奶奶时刻盯着他,还不如跟妹妹回乡下。
这次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他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当然,于思寒这个做三哥的还要去上班,一个月才有时间回去一次,哪有时间天天盯着他?
大年初七这一天,于妈带着兄妹三人出了门。
今天别的事儿不干,主要的任务就是给他们三个准备要带走的东西。
明天三个孩子就要离开京市回村了。
作为孩子们的亲妈,怎么着也得给孩子们的东西安排好。
本身于老爷子的意思,是让老何开车去送他们三个的。
但被于心月拒绝了,不说来回得好几天,路上辛苦不说,来回浪费的油钱也并不便宜。
而且最主要是现在的形势很紧张,这样大大咧咧的来回又是接又是送,让有些人抓住把柄,对于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知道这个小孙女懂事,所以于老爷子也没勉强。
三个人中最兴奋的莫过于于思远了,他从小到大十六年以来,从没有坐过火车,这次算是第一次。
心里的兴奋和激动压都压不住,整天动不动的就问于心月。“坐火车好不好玩?”
“坐火车舒不舒服?”
“上面是不是有很多人?”
“要做多久才能到?”
于心月的头都被他问大了。“四哥,你不要再问了,到时候你坐一坐不就知道了。”
她都跟他讲了多少遍了,他还是一直不停的问。
也是,别人说的再好,都不如自己去亲身体验,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道到底什么样。
…..
于妈也是个心疼孩子的,看见什么都想买。
生怕孩子到了乡下,吃不好穿不好,恨不得把商场里的东西,全都搬回去。
“月月,你看那个衣服,很适合你。”
“月月,那个鞋子还挺好看。”
“月月…”
于心月刚刚摆脱于思远,又被于妈缠上了。
“妈,那种衣服看着好看,但是没有一点实用性,乡下穿根本就不合适,再说我的衣服已经很多了,真的不要了。”生在一个好的家庭,遇见一对好的父母,真的很重要。
就比如眼下的于心月。
在于妈的坚持下,兄妹三人最终还是一人买了一套深色的衣服。
这种深色的衣服,即便是到了乡下,穿出去也是挺耐脏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不会显得那么高调,更不会惹人注意。
水果和点心也买了一些,带着路上吃,至于干粮什么的,于妈准备回家自己做。
其实也没买什么,但是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也有好几包了。
不过幸亏今天于思寒和于思远都跟着呢,拎包的事儿就交给了他们俩。
整整逛了三个多小时,下午三点的时候,四个人才回了家。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带的,回来的时候带的只有一些衣服和吃食。
走的时候,差不多带的也都是这些东西。
萧老太太又开始了唠叨模式,叮嘱他们三个到乡下了,要照顾好自己,要注意安全,有事了要记得给家里发电报,写信也行。
总而言之,就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有事第一时间和家里联系,大概就是这些。
“奶奶,知道了,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对呀,奶奶您就别操心了,我们都这么大了,肯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嗯,我们走了以后,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见孩子们这么听话,老太太也就放心了。
要不是形势所迫,家里的几个孩子根本就不用去下乡,这个年纪,还都在学校上学呢。
晚上,于妈多做了几个菜,于爸也回来了,大家凑到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于爸和于妈又再次把该叮嘱的事情跟三个人一一叮嘱了一遍,这才放了心。
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就是于思远,毕竟这几个孩子中,只有他最叛逆、最调皮,也最会惹事儿。
哪怕是跟他一样年纪的于心月也很稳重,做起事来也很有条理。
不像于思远整天没个正行,稍不注意就容易惹出麻烦来。
“爸妈,你们不要再说了,我会听月月的。”他这是招谁惹谁了?明明他才是哥哥,可以后却得听妹妹的话。
可如果不答应,爸妈会一直念叨的,说的他脑袋瓜子都是嗡嗡叫。
“臭小子,说这些都是为你好,你平时什么样,你自己不清楚?”这话说的他真的没法反驳。
他平时给人的印象,确实是不太靠谱,但正经事儿上,他不是也没有乱来吗?
于思远被训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才耷拉着脑袋回屋了。
于心月则陪着于妈在厨房里烙大饼、煮鸡蛋,准备明天火车上要吃的干粮。
直到晚上九点半,才把一切准备妥当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一大早,于思远就起了床。
今天是出发的日子,想到第一次坐火车,他昨天大半夜都没睡好。
于妈早早就起了床,早饭已经做好了,就等着他们三个起床了。
这是孩子们在家的最后一天了,她倒没有催促他们起床,而是坐在客厅里安静的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