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过完了,除了学生,其他人都回到了工作岗位。
沈建珍跟张红英把老两口安排好,准备出门。
沈大林大概知道他们要去办事,开口问道:“要不要我一起去?”
张红英有点动心。沈大林走南闯北,跟人打交道肯定比自己强:“阿爸……”。
沈建珍却道:“阿爸,你还是住宾馆里陪姆妈吧。
伊头一通外出,一个人蹲房间里,我怕她着急。”
吴小红也不问他们在商量什么,开口:“我一个人不行的。又不是自己家里,要点啥都方便。”
沈大林只好叮嘱沈建兴:“你跟她们俩一起去。
小心别吃亏。”
虽然说,南京人相对苏州人,看上去要凶很多。一边是吵架像说话,一边是说话像吵架。
但是南京毕竟是一省省会,再说他们又不是第一次来,张红英是不担心马红艳会动粗的。
三个人收拾停当,就往店铺那边走。
快到的时候,沈建珍拦住他们:“等一等。”
“等什么?”张红英不解:“不去问问看吗?”
沈建珍道:“我们是要去问问清爽,但是,不是你和我,直接去问。”
张红英跟沈建兴同款疑惑表情看向沈建珍。
沈建珍叹了口气:“这么说吧,如果我们直接过去,那还不是马红艳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可以先去隔壁店里打听点。”
“嗯嗯,哪哈打听,寻啥人打听?”张红英虚心求教。
沈建珍安排:“这样,我跟红英,都是熟面孔。我们去打听,人家可能幸灾乐祸,什么都不愿意说。
到底曾经是竞争对手来着。
建兴是生面孔,让他去。”
沈建兴跃跃欲试:“我去就我去。
不就是打听点事嘛!”
沈建珍还拦着:“这样,你去了不要直接打听,去了粉天下店里,先捡店里卖的东西,点上一份。
看看他们现在报价,还有招呼生意的是什么人。
这就叫知己。
等你看过价目,吃过东西,出来跟我们汇报。
看看味道怎么样。
然后换一家店,再去点菜吃饭。
顺便跟老板搭话,说是你以前习惯在粉天下吃东西的。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东西越来越难吃了。
你这样说,老板肯定要跟你说八卦。
你可以从他们嘴里,知道粉天下发生了什么事。”
沈建兴竖起大拇指:“老奸巨猾。”
沈建珍没好气拍他一下:“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闭嘴。。”
张红英笑眯眯看着,老奸巨猾四个字,确实贴切。
沈建珍明明年纪不大,办事却比自己这个活过一辈子的人还老道。
说完,沈建珍指了指路边的小茶馆:“我们在这里等你,你快去吧。”
茶馆要十五一位,但是瓜子零食可以随便吃。
沈建珍拉开凳子坐下,要了一壶茶,一叠西瓜子,开始嗑瓜子。
张红英看沈建珍不慌不忙,心里也安稳下来。
沈建兴正是能吃的时候,跑去粉天下,要了一碗棒骨粉,一个粽子。
吃了一口,就开始皱眉头。
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吃完了。
沈建兴结完账,五块钱。
这下子,完全不必假装。沈建兴跑到隔壁店里,又要了一碗面。
等吃面的时候,真心实意吐槽:“那个粉天下,怎么回事?
以前我经常吃他们家米线的,味道好的很。
刚才又吃了一份,难吃的要死,差点吐出来。”
“你也是嫌他们家店不好吃?”老板还没说话,隔壁桌上的人先接话了。
“原先的老板,是一个小姑娘。做的东西,真材实料的,味道确实不错。
去年春天,小姑娘说是回家嫁人了,店就留给了他们的合伙人,只吃分红。
去年秋天吧,房子到期了,老板看他们生意好,说是要把房子收回去自己做生意。”
“还能这样?”沈建兴假装吃惊:“他们家店,生意做起来不容易吧?做了三四年,好不容易把店做起来,,房东就要收房子,这样做生意的谁还敢租店铺?
而且做生意也是有门道的呀,人家做的好,房东就以为自己也能做的好?”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是这个道理。”
“同样一碗面,同样的材料,不同人做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的。”
“这个倒不是这么说的,刚开始小姑娘走了,留下那个去东北插队回来的,生意做的也蛮好的。
那段时间东西味道没什么变化。
也就是后来房东非要自己做老板,味道才变的天差地别了。”
沈建兴便一脸好奇的问道:“那原来那个人呢?房东没有留下她打工?她是不是去别的地方开店了?毕竟开店要的是手艺啊。”
隔壁食客谈性很浓:“你聪明的!她是不是确实是在隔壁一条街摆摊来着?
没有开店,就是推个小车子,煮米线卖。生意一点都不好。”
沈建兴了然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的。
棒骨米线嘛,棒骨肯定要小火慢炖,才能好吃。
她推个车子,质量肯定没法保证。”
“这就对了,房东空有一家店,没有手艺,不舍得放料,做的不好吃。
那个姓马的嘛,空有手艺,不舍得真材实料,一样不好吃。
以前的小老板,一碗汤底,那是至少几十斤棒骨熬出来的。
现在两个人一拆伙,我看顶多一斤棒骨熬一桶汤,再加点牛奶调色,看上去熬的奶白,实际上一点香气都没有。”
沈建珍喝水喝饱的时候,沈建兴也听小道消息听饱了。
等到三个人汇合,沈建兴把自己听来的消息一说,沈建珍一拍桌子:“我就晓得是这么回事!”
张红英忙虚心问:“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要怎么办?”
沈建珍道:“租房合同是你签的,默认自动续约。
房东想要收回房子,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要通知到租客的。
如果她通知你,你肯定要跟她扯皮。
她就假装不知道真正的老板不在,只跟马红艳联合起来,先把你的店吞了。
也不知道到底许了马红艳什么好处。
等到店铺收回既定事实,又以为掌握了发财的窍门,把马红艳也赶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