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万兴邦也考虑过
他们通过调整机翼的后缘角度,改变气动学性能,以便在低速起降的时候提供较大的上升力。 提升机动性能。
在高速飞行的时候,通过调整角度,还能降低阻力,提升战斗力的飞行速度。 实验机型出来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普遍应用于战斗机。
例如鹰酱的F-111战斗轰炸机和老毛子的mIG-23 鱼蹦跳战斗机,都采用了比较成熟的后掠翼技术。
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随着后掠翼技术越来越成熟,到了七八十年代,不仅仅是战斗机,有一些民航客机也采用了。
英法不甘寂寞,联合研发了一款庞巴迪bAE146短程客机,就是采用了后掠翼,效果也相当不错。 后来其他各大飞机厂商,看到了后掠翼的优势,纷纷在各种飞机上应用。
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后掠翼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出现了可变后掠翼设计。 控制系统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可靠...
从最初的简单机械控制,到后来的电动控制,还引入了液压系统,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调整机翼。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的原型,就是液压控制。
图-160的机翼,在内侧和外侧有多个活动的副翼,每一个都可以独立调整,改变气动学性能。
提供更大的上升力。 或更大的阻力。
这是相对独立的副翼,通过驾驶室内的推拉杆控制的,通过操纵推拉杆,把调整信号传到活动副翼上。 图-160稍微特殊一点,操纵杆不仅可以用手拉,还可以用脚蹬。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的副翼,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改进来的,根本不需要飞行员专门控制。 是自动的。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采用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没有机械控制装置,由计算机直接指挥。 飞行员飞行的时候,要改变飞行姿态,或者做机械动作,命令首先传到计算机。
计算机通过先进的算法,分析机身所处的外部环境,计算出如何配合机械动作,直接控制副翼。 根本不需要飞行员操心。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战斗机的难度,提高可操控性,避免人为产生的错误。
毕竟多个副翼操作起来很复杂,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飞行员操作2.4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 紧急情况下,任何意外都是致命的。
交给计算机系统就不一样了,计算机系统没有情绪,不受情绪影响,出意外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是万兴邦最新设计的轰炸机。
比龙兴一型截击机和轰炸机出现的都晚,应用了更多先进技术,包括最新最先进的操作系统。
整体配置,比以前的战斗机先进了一大截。 当然。
万兴邦也考虑过,要不要升级龙兴一型截击机和轰炸机的控制系统? 后来放弃了。
升级控制系统,并不只是简单的更换软件,加装计算机,还要包括一系列的机械结构升级。 成本很高,还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综合考虑后,万兴邦暂时放弃升级生产出来的龙兴一型截击机和轰炸机,但不是一点不动。 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谈不上升级。
同时花了三天时间,重新设计龙兴截击机和轰炸机,采用成熟的电控系统,降低了操作难度。 因为电子技术已经成熟,以后生产的机械,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多将如果采用电动控制。
用电动操控,计算机辅助,能大幅度减少操作复杂度。
电动系统的可操控性和可靠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比机械推拉杆更安全可靠。 相比于复杂的机械液压系统,电动控制大幅度降低了泄露、故障和维护问题。
相比于机械系统,电动操控系统的灵活性更大,更容易适应飞行员,满足飞行员个性化驾驶。。 毕竟每一个飞行员的身体素质不同,飞行习惯不同,使用机械推拉杆,很难发挥他们的潜力。
电动系统就不一样了。
操作更容易,让他们可以14把更多精力用在思考上,而不是推拉沉重的推拉杆白白浪费体力。
毕竟原来的推拉杆是机械式的。 有一定力反馈。
推拉的时候,调整的角度越大,需要的力气就越大,让开战斗机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 采用电控系统之后就不一样了。
只需要按一个按钮,或者推拉电动推拉杆,电动推拉杆不费力,只是调节变动幅度的大小。 电动控制系统不是独立的,还能和飞机的这种飞行控制系统集成,让飞行自动化程度更高。 传统的机械或液压控制系统,有很多机械零部件,大部分都是金属材料,很沉重!
电动控制系统也不可避免使用机械零件,但很多零件可以被电子零件替代,更容易实现轻量化。 毕竟机械能将是一大块钢铁塑形,而电动零件往往只是一个小电路板,或者一个小电动开关。
重量当然轻很多!
除了轻量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体积小。
体积小,可以让结构更紧凑,同样的飞机,采用电动控制系统之后,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 增加可利用空间。
无论载人载物都可以。
相比机械系统,电动系统的响应更快,传递信号更精确,更有效! 再就是维护成本。
维护机械系统,需要一个一个检查零部件,检查金属是否疲劳,是不是该更换了,非常烦琐。 维护电动系统,可以程序自检,就算是出现问题,直接更换零件就可以,电子零件更换很快。 维护时间、维护难度、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
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机械和液压操作系统的飞机, 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长时间停飞检修。 电动系统就不一样了,直接更新。
甚至不需要停飞。
这就是电动系统最大的优势之一。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在电动系统上更进一步,采用了全数字化操作系统。
全数字化操作系统,进一步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很多机械零件、电子零部件,都被芯片取代。 芯片的数量越来越多。
机械零件,除了必需的,比如机翼、副翼等等不可或缺的机械结构,其他逐步被芯片取代。 大大增加了芯片的需求量。
这又有什么关系?
万兴邦早就研发出光刻机了,还在一代一代的迭代, 一件一件的更新,想要多少芯片都有。 芯片绝对不是问题!
换成其他各大势力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大势力没有研发光刻机的能力。 他们想要芯片,只能通过两种途径。
一种途径是进口芯片。
一种途径是进口光刻机。
这两个途径都绕不开龙国。
无论进口芯片,还是进口光刻机,都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全都是外贸版的,降低功能或删减。 全数字化操作系统,相比之前的电动系统。
准确性更高。 集成度更高。
自动化程度更高。 操作难度更低。
全数字化操作系统传递的是数字信号,能减少误差,排除干扰,操作的时候更可靠。 让飞行员能更精准控制飞机。
数字化操作系统还带来一个全新的功能,就是编程功能,每个数字化操作系统都可以个性化编程。
允许通过软件编程来优化飞行参数,支持共同的飞行任务,以便更适应不同款型的飞机性能。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的后掠翼,就是通过个性化编程来控制的。
能根据飞行情况自动切换角度。 不需要飞行员专门控制。
同时简化了大量没必要的设备,让控制系统简化,高度集成化,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高。 全数字化操作系统,还有极强的故障诊断能力,甚至可以自行修复一些故障。
大幅度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在每一次起飞前。
飞行员一进入驾驶舱,启动全数字控制系统的时候,数字控制系统就会首先进行一次全面037自检。 确保控制系统正常。
并测试飞机上每一个组件,保证飞机能正常执行任务。
不像以前全人工检查,因为综合因素影响,全人工检查,出现意外的概率远远超过系统检查。 毕竟人受疲劳、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
一旦身体状态不佳,情绪不好,很容易影响判断,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全数字化操作系统还可以提供驾驶辅助。
例如自动驾驶,在飞机不需要复杂操作的时候,比如从甲地飞到乙地,设定目标就能自动航行。
自动选择最优航线。 自动防撞。
减轻飞行员的工作强度,提高驾驶效率,增加安全性。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就是全数字化操作系统,有自动飞行能力。 在简单飞行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动驾驶。
在需要超低空、超音速破防的时候,自动驾驶的防撞功能,比战斗机飞行员的反应速度更快。
整个过程,不需要战斗机飞行员过多操作。 他只需要掌控全局。
设定好路线,设定好高度,进行一定安全设置,确定没问题就可以交给全数字化操作系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