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雨微轻轻叹了口气,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行囊,右手紧握着一个略显陈旧的行李箱,左手则是一个沉甸甸的编织袋,每一步都走得有些踉跄,仿佛是这两件行李的重量,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肚子适时地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咕噜声,提醒着她已经许久未进食。
回想起早晨的匆忙,不禁苦笑,下车的时候火车的早餐还没到供应时间,而自带的食物也已在路上消耗殆尽,仅余的几包饼干,此刻对她而言,却提不起半点食欲。
正当她犹豫是否要找个地方稍作休息时,一旁知青办接待的小姑娘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温柔的声音适时响起:“看你这样子,是饿了吧?轮船还没到,先去旁边吃个饭吧。”
池雨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望向那位小姑娘。
点点头,却又不免担忧起行李的安全。“同志,真是太感谢了,但这行李……”
小姑娘见状,立刻明白了她的顾虑,笑道:“放心,你放在这里,我保证它不会少一根毫毛。等会儿你回来拿就是了。”
池雨微听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从口袋里摸索出一把糖果,数了数,只有五颗了,这是她在火车上省下来的最后一点甜。
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小姑娘,眼中满是真诚:“这点小东西,不成敬意,希望你能收下。”
小姑娘见状,笑容更加灿烂,欣然接受了这份心意。
“快去吧,再晚些,好吃的可就被别人抢光了。”小姑娘催促道。
池雨微应了一声,连忙放下行李,快步向附近的餐馆走去。
这会儿,没了行李的拖累,她的步伐轻快了许多。
火车站的喧嚣在晨光中渐渐苏醒,一家不远处的简陋小吃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馨。
店面虽小,却能给旅途的中人带来一些温暖。
此时,店内仅提供着几样简单的早餐——热气腾腾的面条与软糯可口的肠粉,它们不仅是食物的慰藉,更是旅途疲惫的临时港湾。
池雨微,穿梭在人群之中,最终在这家小店前停下了脚步。
点了一碗招牌鲜虾云吞面,面汤上漂浮着几颗圆润饱满的云吞,鲜红的虾仁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七毛钱一碗,再加二两粮票。”老板娘的声音带着几分淳朴,熟练地将找零和粮票递到池雨微手中。
尽管整体味道中规中矩,但那几只新鲜捕捞的虾,却以它们独有的鲜美,为这碗面增添了几分不凡。
面条分量十足,满足了长途跋涉后渴望饱腹的胃。
连汤带面吃得干干净净,仿佛这份简单的温暖能驱散所有的疲惫和不确定。
饭后,池雨微站在店外,目光望向远方,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
刚才她了解到,前往琼州岛的轮船旅程漫长,需要超过二十个小时的航行时间。
这意味着,她还需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以应对海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于是,开始在附近的小商店里穿梭,精心挑选着干粮、水果。
完成采购后,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匆匆返回了位于火车站附近那间临时用作办公室的小屋。
小屋内,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或忙碌或闲聊,之前接待池雨微的小姑娘看到她回来,投以微笑。
简短地交谈几句后,池雨微拿出水壶又跑到旁边接了满壶的开水。
拿起行李的那一刻,池雨微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回望了一眼这个短暂停留的地方,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淡淡不舍。
没过多久,传来了召集前往琼州岛知青的指令,声音穿透了人群的嘈杂,让池雨微的心跳不禁加速。
迅速起身,双手用力提起行李,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却未来得及细数同行的面孔,只感受到周围涌动着一股青春与未知交织的气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在一位中年负责人的带领下,步行至不远处的客运站。
那里停着一辆略显陈旧的老式客车,车身斑驳,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车门缓缓开启,众人鱼贯而入,车内早已是满满当当,各种行囊和包裹堆砌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汗水与期待的气息。
随着客车的启动,沿途的风景如同电影画面般一幕幕掠过,最终定格在广州-太古仓客运站的门前。
这里,将是他们踏上新旅程的起点。
在太古仓码头,一艘名为“红卫轮”的巨轮静静地停泊在岸边,它庞大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
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汽笛声,池雨微和同伴们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有人与前来送别的亲人紧紧相拥,泪水与不舍交织,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担忧。
终于,在亲人的挥手告别中,他们踏上了轮船的甲板,踏上了前往琼州岛生产建设兵团的征途。
站在甲板上,池雨微这才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建设兵团农场。
农场会比下乡要好吗?
轮船内部,虽然设施简单,但足以容纳众多乘客。
座椅虽不豪华,却也足够宽敞,让人在长时间的航行中能够稍作休息。
池雨微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目光不自觉地被甲板上的景象所吸引。
那里,几个年轻人正围坐一起,兴奋地打着扑克牌,欢声笑语在船舱间回荡。
这意外的发现让她感到惊讶,原来在70年代的这个时候,竟然就有了扑克牌这种娱乐方式。
坐下后,池雨微耳边渐渐响起了广州本地知青的交谈声,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前往农场成为知青的青年们,虽然也肩负起了与广大农村青年相同的辛勤劳作任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经历着从城市到乡村的巨大生活变迁,但他们的境遇却悄然蕴含着一丝不同寻常。
与那些纯粹响应号召、深入偏远乡村、不领取报酬的广大下乡知青相比,前往农场的这批青年们能够享受到一份来自农场的特殊待遇——按月领取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