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的房子正如火如荼的修建着。
春宁在罗大叔的帮衬下每天都在操持着新房大事。
“春宁,快要上梁了,你打算怎么办?”
新房上梁,也是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事儿。
春宁听罗大叔提起过,说不管家富家贫都是要进行搞一些礼节。
当然,丰俭由人,看的是主人的安排。
“我和家里人商量过了,也按常寻常人家的样子搞。”
要请修房的工人吃一顿,还要撒糕点和糖之类的食物,这些春宁都一知半解的。
“罗大叔,我们家上梁需要准备几桌饭?”
“正常来说,帮了忙的工匠都要请他们来吃饭,一是图个热闹二来也是一种感谢的意思。但是有的纤夫兄弟要拉纤,估计着是来不了,目前还有十多人在帮忙修房子,你准备……加上你家的人,准备三桌应该合适了。”
“祖母身体抱恙,大伯母她们也不来。”
肖家的女眷一直信奉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原则,所以不会来凑这个热闹。
只有兄弟姐妹几人来。
长嫂应该也会来吧。
“对了,罗大叔,我能请罗大婶帮忙张罗饭菜吗?”春宁道:“到时候需要些什么菜我去买。”
“行,让你罗大婶做,她做的饭菜虽然不太好吃,但到底是能煮熟。”罗大叔笑道:“两三桌人的饭她还是能煮得出来的。买菜的话,你让小刚陪你一起去。”
“另外还要买些什么,我一并买回来。”
春宁表示真是不懂啊。
“要买一只大公鸡,还有一些红糕糕,买糖。”罗大叔说在上梁的时候,里面还要放一些小钱,待抛洒下来时供人捡:“这些都是风俗,信则可以做,不信也就算了。”
“信,自然是信的。”春宁听阿姐说过,一方一俗,而每一种风俗都没有白做的道理,要尊重要遵从。
罗大婶听说春宁要将上梁请客煮饭的任务交给自己倒也不意外。
“你姐姐要来吧,要不让她掌勺炒菜吧,小刚和三丫都说春暖做的菜好吃。”
“罗大婶,我阿姐说过了,她做几个人的饭菜还行,做人数多的就完全就掌握不好了,还是您来做,她会带着春燕春姝一起来打下手。”
阿姐的原话是:蜀地的人饮食与我们的不一样,我做出来的他们未必喜欢吃。
至说说糕点,阿姐表示她可以做。
春暖在家里做糕点,这是她的强项。
而且,她做的糕点味道却是不一样的,这个镇上买都买不到的。
吴氏在厨房里帮春暖打下手,看着一字排开的配料就惊讶万分。
“姑娘,其实只需要做一些米糕就可以了。”
“米糕里面加点红枣核桃也行。”春暖道:“大家都辛苦了,这些糕点在上桌的时候吃。”
至于说从房梁上抛下来的就蒸米糕吧。
吴氏会做这个。
“把糕点蒸好,你带一些回去看看你闺女吧。”又歇了几天没回曹家了,她拼命努力压抑的情绪春暖也是看得见的:“明天你跟我一起回村去帮忙做饭,蜀地的很多规矩我们都不懂,你更熟练一些。”
不得不说,吴氏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身份上是奶娘,但是洗衣做饭扫洒卫生这些一样没落下,完全就是一个人能当两三个人使,一两银子的月银算是大赚。
而吴氏呢,又觉得东家人人都对她好,压根儿就没将她当成一个下人看待,每隔几天又让她回家看一次闺女,这份恩情让她难以报答。
“多谢姑娘。”
东家真的很好很她,她也能理解自己思女心切。而且还让自己带糕点回去看女儿,真的考虑得很周全。
“不用谢,这是喜事,让你闺女也沾沾喜气。”
春暖就是这样的人,你对我的好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也会尽我所能对你好。
吴氏放不下家里的女儿,春暖就多给她创造一些回家看女儿的机会。
只是,春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回去会让吴氏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吴氏是傍晚的时候回来的,回来时手上还牵着一个孩子。
孩子的脸上全是伤痕,有些还渗着血。
“咋了这是,孩子怎么搞成这样了?”
都是当娘的人,朱玲玲一看到吴氏手上牵着小姑娘就知道是她的女儿,只是心疼惊讶于她脸上的伤:女孩子最在意的就是容貌,这么明显的伤留下满脸的疤痕又后可会自卑,谈人家的时候就会被嫌弃的。
“少奶奶,我把我大丫带来了。”吴氏双眼红肿,声音哽咽:“大丫再留在他们家会被虐待死的!”
“这……”谁打的呀,朱玲玲都不敢问了:“这伤……我去找二妹妹给她处理一下,她那里有药膏,可千万别留下疤痕了。”
知道吴氏带了女儿回来,她女儿满脸都是伤,春暖一声叹息。
看吧,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只有你想不想办的事儿,或者说,老天爷也会给你一个做决断的机会。
春暖让吴氏将孩子带到药房来。
小孩一张脸上有新伤有旧伤,无一例外都很骇人。
“是用荆条打的?”
大丫点头。
“谁打的?”
“奶奶,大伯娘,还有哥哥,爸爸还说要打凶一点我才能长记性。”
“为什么要打你?”
“他们不给大丫饭吃,大丫饿,去拿了厨房里的肉吃。”大丫咽了一记口水:“他们说肉是祭祖的,说我嘴馋。早知道是祭祖的就不吃了。可是我真的很饿。”
“吃了多少?”
“这么多。”大丫比划着:“很香很香,我就吃光光了。”
春暖估计着差不多有一斤肉左右,看着这小小的人儿居然干了一件天大的事儿,还真是……
“我先给你上药,每天都要上药,过两天脸上会痒,你要记住了,一定不能用手去抓,抓的话就会真正的留疤了。”春暖一边上药一边对吴氏道:“孩子很久没吃肉荤了,突然间吃下这么多会受不住,等会儿我开一副药你煎了给她喝。”
“多谢姑娘,姑娘您放心,我会看好大丫的,不会让她再偷嘴的。”
“孩子只是饿了,哪来什么偷嘴一说。”春暖道:“在我们家,还不至于让一个孩子饿成这样。”
大丫听到这话抬头看向春暖。
“姐姐,你好好看,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