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时间已到了七月中旬,沐雷也终于放了假,虽说有写不完的作业,但是至少在时间上,不用卡的那么严格了。
木耒将驻守在车邑的祀纨调到了弓邑,命他继续训练兵卒。
在白驷颊戎走后的第九天,斥候便传回了消息:他们抵达房子邑,城已破两日,他们只收拢了数百邢民,现已将溃民经由夷仪城山口向南转运到封地。
现在颊戎他们已经到了元氏邑,围困元氏的是白狄的,主要还是鼓国和肥国人,围城之兵仅有五六千人。
长狄和赤狄联军在攻破房子邑后,并没有继续北上,他们似乎和白狄之间有什么嫌隙。
白驷颊戎和翟让的骑兵,现在在元氏外围,稍作休整后,便开始他们的袭扰战术了。
斥候还告诉木耒:白驷和颊戎在途中袭击了一队放牧的赤狄兵,俘获得了一些牛羊和马匹等,足够他们吃一阵子的了。多余的牛和马,会尽快和溃民一起送至封地。
其实白狄和联军之间确实有些隔阂,联军肯定是不会帮白狄去攻邢北的城邑城了。
在最初的规划中,邢北四邑便是那白狄的目标,且白狄要求自己独立攻城,不用长狄帮忙。当然,攻城所得也都是归白狄所有。
除了邢北的城邑外,还有一个夷仪城没被攻下,长狄王也也从被俘获的邢人口中得知,夷仪城只是一个小小的陪都,并没有多少人口和财富,而且处于深山之中,于是便放弃了对夷仪城的攻击。
现在,邢国和卫国都已经是灭国的状态了,长狄和赤狄联军的首领们,现在也开始了分赃,也可以说是分战利品和地盘。
长狄王自认为此战中自己出力最多,所以所得也应是最多的,长狄想要最多的战利品。
而留吁氏、甲氏和潞氏不同,他们现在被晋国逼迫的厉害,他们最想要的,反而是得到土地和人口。
经过几天的争吵,联军的头领们将邢国的旧地分给了甲氏,因为甲氏是赤狄中出兵最多的。
卫国的邯郸邑,以及以南百里的土地分给了潞氏。
留吁氏分得卫国南部的一些土地和人口。
廧咎如则分到了和自己地盘相邻的卫国的土地。
长狄一部留在卫国南部,大部的长狄还会返回黄河以东去,也就是后世的衡水、沧州及邢台以东的部分。
长狄和赤狄不同,赤狄现在已经是游牧耕作部落了,但长狄仍是以游牧为主,他们还没有太多土地的概念,农耕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他们还是喜欢放羊牧马。
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因为赤狄各部都分得了许多的土地和人口,所以长狄王想让他们拿出一些青铜器、布匹、车马等物进行补偿。
但已经进入自己口袋的东西,没有一家想拿出来的,而甲氏又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邢国山中有铜,邢国出产大量的铜,这邢侯墓,每次下葬都陪葬上万斤的青铜器械。
于是在甲氏的带领下,长狄又伙同赤狄挖了邢国历代国君的的墓。
从邢国历代国君的墓中,确实挖出了非常多的青铜器和宝物,长狄王也非常的满意,然后便分兵各自回家了。
邢国的各地的狄兵陆续的撤走,到秋收的时候,整个邢国境内只剩下一万左右的甲氏士卒。
而甲氏也准备通过太行八径之一的滏口径,将山西的不少妇孺和物资,一一的迁到邢国旧地。
白驷和颊戎还有翟让他们,凭借1000多的骑兵,与围元氏邑和石邑城(今石家庄鹿泉南)的白狄进行多次的周旋,在自己损失很小的情况下,给白狄兵造成了近半的伤亡。
因秋收在即,再围下去破城之日也是遥遥无期,肥鼓两国的狄兵先是撤离元氏邑,然后,鲜虞国也从石邑城撤了兵。自此,邢北的两个城邑算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虽说白狄识趣的去秋收了,但是,石邑城和元氏邑城外的农田,早已被他们毁坏殆尽。这两个城邑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一个问题。
木耒以邢国公子的身份,对这两个城邑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这两个城邑自己坚守,一旦白狄再次来攻,需迅速向木耒求助。
城中之人,若是觉得渡不过去这个冬季的妇孺,可随白驷和颊戎他们一起来木耒的封地。
要求他们在秋冬之际,抓紧种植一些冬麦,以备来年的口粮。冬季之时,需抓紧练兵,冬去春来之时,木耒会带领他们收复失地,痛击狄兵,以报今日之仇。
到这两城邑解围之时,两城总共的居民在人左右,青壮应该有5000左右。
在木耒发布这命令之后,元氏邑肯定是无条件的支持,因为木耒就是自己的亲女婿。
当然,石邑城的大夫也别无选择,毕竟连国都都丢了,邢君都跑去了齐国。这里有一个留守公子,也算是个主事之人吧,况且人家确实帮自己解了围城。
两个城邑的人在经过详细的思虑之后,将五六千的妇孺交给白驷和颊戎,让他们一并带回木耒的封地,留在城中的多数是一些老人和青壮。
临走之时,白驷和颊戎将多余的伤马和羊等可食用之物,全都分给了这个两城中的留守之人。
木耒封地中的人们也在抓紧秋收,这一季又是一个丰收季,但封地的人们全都高兴不起来。因为邢国亡了,家中外出征战的骑兵们也没有返回,封地之外还全都是狄兵。
而只有木耒、蹇叔等少数人知道,秋去冬来之时,又一场血雨腥风要开始了。我们要反攻了,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等白驷和颊戎带领妇孺们来到了封地后,封地的总人口将近四万了。粮食应该是勉强够吃的,但是人多的却是真的快住不下了。
当然,在木耒封地这片区域,在另一世中也仅有三万来人。而在春秋这个时代,这里竟聚集了四万人,单纯靠土地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的。
好的是,封地以前留存的粮食足够多,到明年来麦收时,还是没有问题的。
山西的甲氏的家眷们,陆续的通过釜口向邢国旧地迁移,木耒的斥候们也早已探得了这些消息。
一支队伍约三四千人,赶着大批的牛羊刚出滏口,牛羊比三四千还要多。
当木耒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眼睛都放出了绿光,这不就是粮食嘛!
正东是邯郸邑,从滏口到达邢都,必须经过东南隘口以东,虽说他们行进路线距东南隘口有三十里地那么远,但现在已顾不了那么多了。
木耒命令回来还没有休息多久的白驷和颊戎,带领1000骑兵,2000步兵倾巢而出,生怕人去少了抓不住牛羊。
根本不用动用火器,现在颊戎和白驷的骑兵早已是百战老兵,对付这些仅有少量护卫的家眷队伍来说,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杀敌如砍瓜切菜般。
他们早已将木耒的某句话记于心间,因此,战中少有俘虏。
此战中,己方几乎无伤亡,俘获牛近千头,羊三四千只,马匹四百余,还有些粮食、布匹、兽皮、青铜器械等物资。
此战也有例外,比如还俘获了1000余人。当然,俘获的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多数为年轻女子和一些孩童。那些四五十的老朽和青壮狄兵,没有一个被俘的。
通过此战木耒又再次发现,通过打劫,不,是通过战争,获得牛马等大牲畜,比他通过贸易购买都来的容易,怪不得有人打仗会越打越富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