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是个滴滴车司机,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像一条不知疲倦的鱼。
他的车不算新,座椅上还有些许磨损,但车里总是干干净净的,连后座的脚垫都一尘不染。
陆文有个习惯,每次乘客下车后,他都会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东西。
偶尔会有乘客忘记带走饮料瓶、零食袋,甚至是手机。陆文总是把这些东西收好,等着乘客回来取。
这天下午,陆文刚送完一位乘客,正准备发动车子,忽然听到后座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回头一看,发现一个塑料袋正从座椅缝隙里滑出来,里面装满了空饮料瓶和零食包装袋。
陆文皱了皱眉,伸手把袋子拎起来,心里嘀咕:“这乘客也太不注意了,垃圾都乱扔。”
他把袋子扔进后备箱的垃圾桶里,心里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要是车上有个智能垃圾袋,能自动分类、压缩垃圾,还能提醒乘客别乱扔东西,那该多好?
这样一来,车里的环境会更干净,乘客的体验也会更好,说不定还能多接几单生意。
想到这里,陆文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掏出手机,给朋友肖然打了个电话。
“喂,肖然,我有个想法,你帮我参谋参谋。”陆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啥想法?你又想折腾啥?”肖然的声音懒洋洋的,像是刚从午睡中醒来。
“我想搞个车载智能立体垃圾袋,能自动分类、压缩垃圾,
还能提醒乘客别乱扔东西。你觉得咋样?”陆文一口气说完,等着肖然的反应。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肖然的笑声:
“陆文,你是不是开车开傻了?垃圾袋还能智能?你咋不搞个自动洗车的机器人呢?”
“你别笑,我是认真的。”陆文有点急了,“你想啊,现在滴滴竞争这么激烈,
乘客都挑三拣四的。要是我的车里有这么个高科技玩意儿,肯定能吸引不少乘客。”
肖然的笑声渐渐停了下来,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嗯,你这么一说,倒也有点道理。
不过,这东西可不好搞啊,得设计电路、编程,还得找材料。你懂这些吗?”
“我不懂,但你懂啊!”陆文嘿嘿一笑,“你不是学工业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方案呗。”
肖然叹了口气:“行吧,谁让我是你朋友呢。不过,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没问题!”陆文一拍大腿,“只要能成,我请你吃饭!”
挂了电话,陆文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他发动车子,继续接单。
接下来的几天,陆文一边开车,一边琢磨着智能垃圾袋的设计。
他甚至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还去电子市场转了几圈,买了一些零件回来。
一周后,肖然约陆文见面。两人在一家小咖啡馆里碰头,
肖然从包里掏出一叠图纸,递给陆文:“喏,这是我设计的初步方案,你看看。”
陆文接过图纸,仔细翻看起来。图纸上画着一个立体的垃圾袋,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可回收垃圾,下层是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袋的侧面有一个小屏幕,可以显示垃圾的分类情况和容量。
底部还装有一个压缩装置,可以把垃圾压缩成小块,节省空间。
“不错啊!”陆文看得眼睛发亮,“这东西要是做出来,肯定能火!”
肖然笑了笑:“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初步设计,还有很多细节要完善。
比如,怎么让垃圾袋自动识别垃圾种类?怎么保证压缩装置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这些都是问题。”
陆文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得一步步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文和肖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发工作。
他们白天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晚上就凑在一起讨论设计方案。
有时候,两人会因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一个月后,第一台车载智能立体垃圾袋的样机终于完成了。
陆文迫不及待地把垃圾袋装在自己的车上,准备试试效果。
第二天一早,陆文接了一位女乘客。女乘客一上车,就注意到了那个奇怪的垃圾袋。
“师傅,这是啥东西啊?”女乘客好奇地问。
“这是智能垃圾袋,能自动分类、压缩垃圾。”陆文得意地介绍道。
“哇,这么高级!”女乘客惊叹道,“那我试试。”
她从包里掏出一个空饮料瓶,扔进了垃圾袋的上层。
垃圾袋的屏幕立刻亮了起来,显示“可回收垃圾已接收”。
接着,垃圾袋底部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饮料瓶被压缩成了一小块。
“太神奇了!”女乘客兴奋地说,“师傅,你这车真高级,下次我还坐你的车!”
陆文的车载智能立体垃圾袋很快引起了乘客们的注意。
几天下来,不少乘客都对这个小玩意儿赞不绝口,甚至有人专门拍照发到朋友圈,
夸赞陆文的车“科技感十足”。陆文的订单量也明显增加了,他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点子果然没错。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傍晚,陆文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乘客。
男乘客一上车就皱着眉头,目光在车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那个智能垃圾袋上。
“这是什么?”男乘客指着垃圾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
“哦,这是智能垃圾袋,能自动分类和压缩垃圾。”陆文笑着解释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垃圾袋?”男乘客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这车里怎么还放这种东西?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整洁。”
陆文一愣,没想到这位乘客会这么反感。他赶紧解释道:
“这个垃圾袋是为了保持车内环境干净,乘客用完的饮料瓶、零食袋都可以直接扔进去,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