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雨尽管眼中充满了八卦,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问任何考题从何而来的问题。
李卫民点点头,目前观察,死丫头暂时还能使用。
至于将来?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人心是会变的,不可能一眼就望到底。
“小楚,我当初报的是新原大学,你呢?”
和后世不一样,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报志愿,不是在成绩出来之后,也不是在考试之后,而是在考试之前,你敢信?
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报名的时候就填好中意的学校,然后等着录取就好。
楚思雨是便宜小妈帮忙报的名,压根就不知道这些环节。
直到今天去看便宜小妈,这才知道还有提前报志愿这回事。
听说还要报志愿,小楚同志心里立马就凉了半截,连忙拒绝便宜小妈的留饭,着急忙慌赶到了新城。
……
李卫民说的新原大学,是新原地区唯一的本科大学,可惜是一所普通高校。
如果放在后世,大约相当于一类的普通本科,连双一流都算不上的那种。
不过,放在这个时代,却是新原人,以及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大学。
没办法,一所毕业就能分配工作的学校,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让无数考生挤破脑袋!
活了两辈子,李卫民还是头一回参加高考,心里没有丝毫底气。
第一届恢复高考,没有任何之前的考卷可以参照,完全就是凭着感觉走。
尤其李卫民还有前世的记忆,知道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录取率有多低。
连百分之五都不到的录取率,自己要不是可能提前看到考卷,甚至连参加高考的想法都不会有!
何况,到底能不能提前看到考卷,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报名的时候,李卫民压根没敢想太多,只是随便填了几个离家近,相对比较普通的学校。
毕竟要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意,跑太远了可不行。
说得功利一些,新原大学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会陆续走上新原政商两界的舞台。
对于李卫民这种想要大展拳脚的人来说,上新原大学,比上外地的大学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什么,上京城的名牌大学,同学更有助力?
拉倒吧,天南地北哪都有,到哪里给李卫民助力?
何况,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李卫民。
最关键的是,李卫民也不一定……哦,是一定考不上!
其实,新原的考生已经相当走运了。
第一年恢复高考,准备不足,有些地区必须先参加一次预考,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高考。
如果李卫民出生在那些地方,说不定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哦,应该还是有的,因为李卫民有挂,是个挂逼。
听说李卫民报了新原大学,楚思雨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小脸一下子就红了。
“卫……李卫民,你猜我报了哪里?”
李卫民翻了小楚同志两个大大的白眼:“小楚同志,根据你的学习水平,我认为你报的是北大,是不是?”
楚思雨:“……”
哼了一声,小楚同志狠狠白了李卫民一眼,严重怀疑李老三是故意拿自己开涮。
臭李老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成份,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能考上北大,人家也不会要我!
“不好意思啊李大队长,我还要跟着洪书记去干活,不能和你聊天啦!”
一甩马尾辫,一扭小蛮腰,留给李卫民一个婀娜的背影,貌似心情很好地离开了。
“死妮子……”
李卫民气得想抓人,狠狠抓楚思雨……抓得她嗷嗷叫!
这是考试完,觉得要飞了,不把自己这个大队长放在眼里了啊!
……
就在李卫民想着用什么办法狠狠收拾楚思雨的时候,他的考卷也正在被人收拾。
一群从全省各地挑来的优秀教师,正在紧张而忙碌地批改着高考试卷。
“各位,刚刚接到上级通知,让咱们挑几篇写得好的作文报上去,说是人民报有可能登载……”
“嗡……”
组长话音未落,众教师就是一片哗然。
人民报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能刊登自己推荐的优秀作文,能吹牛……咳咳,能光荣一辈子!
“王组长,我这里刚发现一篇,感觉不错,正想让你看看能不能打满分,要不你现在看一下?”
“哦,拿来我瞧瞧!”
王组长戴上老花镜,直接站着看了起来:
“当我听到巨星陨落的那一刻,就像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一样无助……”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从一个普通社员,成了生产队长,从自己一个人努力,成了带动全体社员共同努力……”
“我坚信,在伟人光辉思想地照耀下,在新一代领导同志地指引下,我和我们向阳大队的全体社员,一定能……”
“嘶……”
王组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字迹工整,行文流畅,全篇连一个错字都没有,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就像是提前打好了草稿,这哪像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如果文章里没提到他自己的岁数,我还以为是哪个下放的大作家呢……”
王组长是着名的老教师,桃李满天下,哪怕运动中的十年,也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可见他的威望有多大。
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居然对一篇作文赞不绝口,一下子就引起了所有改卷老师的兴趣。
“王组长,什么好文章,让我们也欣赏欣赏呗?”
“好,大家先停一下,我给大家读一遍,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要不要给这篇作文打满分?”
“好嘞!”
不是王组长大惊小怪,也不是李卫民的作文写得有多好。
之所以能引起王组长的兴趣,主要还是时运使然。
一是李卫民提前打了草稿,一个错字没有,没有一处修改。
二就是李卫民知道大势所趋,知道如何把握分寸!
再看其他人的作文,水平不行,不会写的就不说了。
那些会写的,大都害怕被人揪辫子,小心翼翼,根本就不敢多说,生怕哪一句犯忌讳。
少数胆大的,又特别胆大,写起来根本就刹不住车。
又是批评,又是骂街,甚至搞起了伤痕文学,吓得老师都想给零分了,哪里还敢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