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李洛在片场与黄建国渐渐熟悉起来。
清晨天微亮,李洛穿着一身简单的运动服,从酒店出来,顺着熟悉的小路走到烂尾楼旁。远远地,他就看见黄建国蹲在三轮车旁,正用煤炉煮着什么。
“又来了?”黄建国抬眼,看着这个已经不需要自我介绍的年轻人。
“嗯。”李洛笑了笑,随口问道,“今早吃什么?”
黄建国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锅里是熬得稀烂的米粥,旁边还有半块发硬的馒头。
“要来一口吗?”黄建国半开玩笑地问。
他当然不觉得李洛会吃。
明星怎么可能会吃这种东西,简直活着找罪受。
但李洛没犹豫,接过碗,舀了一勺米粥喝下。
粥很淡,带着一丝糊味,但却是温热的。
“行啊,明星也吃咱们这苦粥。”黄建国咧嘴一笑,点了根烟,语气带着点打趣。
“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李洛放下碗,认真地说,“我不是来跟你们玩的,我是很认真来感受的。”
黄建国瞅了他一眼,觉得有点好笑。但烟在指间燃着,似乎又终于认可了点李洛的态度,缓缓开口:“行,那大明星你就感受着点。”
——从那天起,李洛成了烂尾楼区的“熟客”。
剧组里的人知道他这段时间李洛总是跑去那片烂尾楼,但没人干涉。毕竟连温导也鼓励李洛这种实际采风的行为,毕竟对演员来说,真正接触现实才是最好的塑造方式。
黄建国带着他见了许多住在这里的人,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在破败楼道里蹦跳玩耍的孩子,也有和他一样三十出头、却仿佛被生活掏空了灵魂的中年人。
有人愿意讲自己的故事,有人却沉默不语。
但无论哪一种,李洛都认真听着,观察着。
有一天,一个老太太看着他,总觉得眼熟,突然拉着黄建国嘀咕:“他是不是那个谁啊?电视上演戏的?”
“对,明星。”黄建国答,“老太太你挺潮啊,这么年轻的大帅哥你也认识。”
老太太却不搭理黄建国了,只是疑惑地看了李洛半晌,忽然笑了:“那你大明星咋还跑这儿来?”
李洛被她逗笑了,蹲下来,轻声道:“来看看,也来记住。”
老太太没再问什么,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像是对待自家孩子那样轻轻叹息:“可惜了,这些事啊,记住了也没用。”
李洛却不这样想。
那天晚上,他回到酒店,照例给陈思言发了消息。
【李洛:今天遇到了个老太太,她说,这些事情记住也没用。】
陈思言很快回了。
【陈思言:你怎么回的?】
【李洛:我没回话。但我心里想的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就真的没用了。】
【陈思言:嗯,我知道你不会认同。】
【李洛:所以这片子得拍好,得让他们的故事被看到。】
陈思言没有立刻回消息,过了一会儿才发了个语音过来,声音很轻:“大明星加油。”
李洛怔了一下,忽然笑了,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一样。
*
——电影正式开拍前的最后一天,李洛又去了那片烂尾楼。
黄建国正坐在三轮车旁,修补着一只破旧的麻袋。
听见脚步声,他头也不抬:“怎么,大明星还没拍就舍不得走了?还是害怕拍不好呀。”
李洛笑了笑,在他旁边蹲下:“明天就正式开机了,今天是最后一次采风。”
黄建国“啧”了一声:“还挺敬业。”
李洛看着远处的破败楼房,轻声问道:“你觉得……如果这部电影上映了,会有人看吗?”
黄建国掸了掸烟灰,慢悠悠地说:“看不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愿意拍。”
他顿了顿,目光透过烟雾落在李洛身上,语气难得认真:“起码让那些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我们这些人。还有我们这一批人,还有无数讨不回工钱的农民工,在要让他们欠债还钱,在诅咒所有卷款逃跑的,所有信用破产的开发商不得好死。他们的背后有千千万万双眼睛在看着他们。”
李洛抿了抿唇,点头:“会的。”
黄建国没再说话,低头继续补麻袋。
李洛站起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等电影上映了,我请你去电影院看。”
黄建国笑了一声:“行啊,我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