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能今天让我和孩子回家吗?”
林倩倩满脸忧虑地看着眼前的医生,小心翼翼地问道。
她心里很清楚,诺如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患病后的 3 天左右就能逐渐康复。
然而,这毕竟是孩子第一次住院,无论是抽血检查、大小便检测,还是输液和各种治疗手段,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林倩倩作为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医院里所遭受的一切,心中自然是无比心疼。
每一次看到孩子因为害怕打针而哭闹不止,她的内心都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而且,看病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焦虑。一方面,疾病本身的不确定性让人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孩子对打针吃药的强烈反抗,也让家长们容易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
此外,医护人员的态度和繁琐的流程也是让家长们感到焦虑的原因之一。
有些医生和护士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态度并不友好,这无疑给本来就焦虑的家长们又增添了一份负担。
林倩倩就不幸遇到了这样一位医生。
当她向这位医生询问是否可以让孩子今天出院时,这位医生的反应却让她大吃一惊。
只见医生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语气生硬地回答道:
“不行,孩子的病情还没有完全稳定,怎么能这么快出院呢?”
林倩倩有些诧异,她解释道:
“可是医生,我知道诺如病毒一般 3 天左右就能好,孩子现在的症状也已经明显减轻了……”
还没等林倩倩说完,医生就不耐烦地打断了她:
“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说完,医生便转身离开了病房,留下林倩倩一个人在原地,一脸惊愕。
林倩倩不知道这位医生是在哪里受了气,竟然会如此对待患者家属。
她不禁感到有些委屈和无奈,原本只是想询问一下孩子的出院事宜,却没想到会遭到这样的冷遇。
然而,为了孩子能够早日康复,林倩倩还是决定忍气吞声。
她安慰自己,也许这位医生只是一时心情不好,并不是故意针对她和孩子。
于是,她默默地回到孩子的病床前,继续照顾着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好起来。
但是回到病房后。
病房里传来阵阵哭闹声,就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无休无止。
这声音在她的耳边回荡,仿佛要冲破她的耳膜,让她的脑袋都快炸掉了。
她本就身体不适,需要安静的环境来调养,可这吵闹的环境却让她根本无法得到片刻安宁。
她试图跟护士沟通换个病房,但被告知没有空床;
她也想直接出院回家,但医生说孩子的病情还不稳定,不适合出院。
面对这样的困境,她感到十分无奈和焦虑。
如果继续待在这个病房里,她肯定没办法好好休息,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差。
尤其是到了夜里,那更是一场噩梦。
孩子们的哭声、大人们的交谈声,还有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她根本无法入睡。
哪怕只是想睡上几个小时,都如同登天一般困难。
思来想去,她决定还是要去和医生再谈一谈。
于是,她强打起精神,拖着疲惫的身体,硬着头皮朝医生办公室走去。
“医生,我真的受不了了,”她一脸痛苦地对医生说,“我们病房里实在是太吵了,我昨天夜里一夜都没合眼。这样下去,我怎么能照顾好孩子呢?求求你们,让我出院吧。”
“让孩子爸爸夜里留在这里,你回去不就得了?”
这位女医生性格颇为刁钻,她的言辞犀利,尤其擅长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同事,她总是运用反问句。
诊疗室内,这位女医生坐在桌前,正为患者诊断病情。
然而,在交流过程中,她不自觉地频繁使用反问句。
面对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她皱了皱眉头,语气有些生硬地问:
“我刚刚不是跟你解释过了吗?这还不明白?”
患者一脸茫然,嗫嚅着试图表达自己的困惑,她又紧接着追问:“这种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呢?”
旁边陪诊的家属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脸上露出明显的反感之色。
女医生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大家的异样,继续一连串反问:
“按时吃药这点要求很难做到吗?不遵医嘱病怎么能好?”
患者和家属心里越来越窝火,可又觉得在医院不好发作。
整个诊疗过程,女医生的反问句一个接一个,就像一把把小刺,扎得患者和家属心里很不舒服。
她沉浸在自己的专业世界里,自顾自地询问、诊断,完全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些反问句,患者对她的信任在一点点流失,家属对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敬重变得充满不满,原本安静的诊疗室,气氛变得压抑又尴尬。
林倩倩不想和医生闹僵。
她尽量忍着怒火,一字一顿地说道:
“医生,我老公他前几个月脑出血刚恢复得差不多,没办法熬夜,只能是我一个人熬夜,我有些撑不住了。”
女医生转过身去,忙着自己电脑上的工作。
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后。
她或许是想通了:
“这样吧,这瓶液体输完后,你带孩子去做个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没事,就放你们走。”
接着,她又补充说道:
“我们病房出院都是早上出院,没有晚上出院的。”
对于医生的态度,林倩倩实在是懒得去计较了。
她现在满心都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快点带上自己的女儿回家。
毕竟,家里是那么的安静,没有医院里的嘈杂和喧嚣,也没有那些令人心烦的人和事。
只要一回到家,她和孩子就能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个安稳的好觉了。
想到这里,林倩倩的心情不禁愉悦了起来,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她高兴地小跑着,像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回自己的巢穴。
随着离医生办公室越来越远,林倩倩感觉自己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那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喜悦,让她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