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镇北王周宁占领天元城的消息,犹如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北元帝都。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上京城的北元朝廷官员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他们深知,天元城的失陷意味着周宁的势力已经逼近了上京城,这座帝都随时都可能面临着被攻击的危险。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北元皇帝武元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怒。
大将军上官飞竟然被周宁耍得团团转,一直像只无头苍蝇一样跟在周宁的屁股后面跑,如今周宁已经占领了天元城,可上官飞却连与周宁正面交锋的机会都没有,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皇帝武元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镇北王周宁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上京城了,而国师此刻又不在帝都,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然而,下方的大臣们却一个个都沉默不语,仿佛变成了哑巴一般。皇帝武元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瞪大了眼睛,怒吼道:“你们都哑巴了吗?为何没人说话?”
就在这时,三皇子武青书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对皇帝说道:“父皇请息怒,儿臣认为您不必过于担忧。
上京城目前拥有十五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根本无需惧怕周宁。而且,大将军上官飞必定会尽快率领军队赶赴天元城,阻止周宁的进一步行动。”
上京城原本就有六万兵马,这已经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了。然而,天元城的沦陷许多北元士兵在天元城被攻破后,纷纷逃窜回到了上京城,使得上京城聚集了十五万兵马。
然而,北元朝廷还不知道,他们的大将军上官飞在之前在跑马城的战斗中遭遇了一场惨败,损失惨重。如今,上官飞手中所剩的兵马仅有五万而已。
为了能够彻底消灭周宁的军队,大将军上官飞还从附近的城池中抽调了五万兵马,这意味着北元所有可以调动的兵力几乎都集中在一起了。
这一战对于北元来说,无疑是生死攸关的关键之战。如果北元在此战中失利,那么他们在未来的十年内恐怕都无法再对大周发动任何军事行动。
更严重的是,如果镇北王周宁趁机赶尽杀绝,北元恐怕将会面临灭国的危机。
皇帝武元在听完三皇子武青书的汇报后,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一战关系到大元的生死存亡,朕决定亲自指挥这场战斗。
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全力以赴,保卫我们的国家。北元是一个马背上的国家,如今却被敌人打到了家门口,这简直就是我们的奇耻大辱!”
北元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凝重,他们深知此刻皇帝武元正处于盛怒之中,如果不能及时表明自己的忠心,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们纷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表示对皇帝的绝对忠诚,誓言要为国家和皇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与此同时,周宁并没有急于对上京城发动进攻。他深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武力,还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策略。
因此,他首先让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恢复体力和士气。
其次,他在等待物资补给的到来,尤其是弹药的补充。由于之前的战斗消耗巨大,现有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而这对于接下来的战斗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周宁特意派遣了一支队伍前去运送战利品,并同时带回所需的补给。
这支队伍肩负着双重任务,不仅要确保战利品安全送达,还要及时带回关键的物资。
在等待补给的过程中,周宁并没有闲着。他敏锐地察觉到上官飞的军队迟迟未到天元城,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上官飞的军队应该早就抵达了。
周宁推断,上官飞一定在暗中策划着什么大动作。为了摸清对方的意图,他果断派出了一批探子,深入敌后进行侦查,以便及时掌握上官飞的动向。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在三天之后,负责补给的军队如预期般返回了。看到满载着弹药和其他物资的车队,周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有了充足的物资保障,他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无论上官飞有怎样的阴谋诡计,他都相信自己能够从容应对。
时间匆匆流逝,短短两天转瞬即逝。就在这两天里,周宁接连收到了两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其中一份来自谛听,这份情报详细地揭示了上京城的兵力状况以及他们的部署情况。
而另一份情报则是由负责侦察上官飞动向的探子带回的。这份情报显示,上官飞已经集结了足足十万兵马,正马不停蹄地朝着天元城疾驰而来。根据探子的估计,他们大概再过一天时间就能抵达目的地。
周宁深知情况紧急,他当机立断,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们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在会议上,周宁首先向众将领们通报了目前的局势。
赵飞虎率先发言:“王爷,天元城的粮草储备十分充足,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单凭上官飞那点兵马,绝对不可能攻破我们的天元城!”
关项天紧接着说道:“王爷,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与上官飞开战。如今我军士气如虹,必定能够一举击溃敌军!”
王一天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急切地说道:“王爷,自从攻打北元以来,我的重骑兵一直未能派上用场,始终未能参战。我实在是等不及了,恳请王爷下令,让我带领重骑兵直接出击,与上官飞决一死战!”
周宁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眉头微皱,双眼凝视着桌面,仿佛要透过那坚硬的木板看到隐藏在其中的答案。他正在苦苦思索着应对北元大将军上官飞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