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芸、何强、何萍各自拿着夹菜的盆选自己喜欢的菜。迟了一点的黄志文和黄志武也各自拿盆选菜。
肉要多多多,蔬菜来一点点,粉丝各来一夹。
选好菜和口味后,五个孩子坐下等菜上桌。何家芸进入后厨,用小锅加入锅底烫菜。
十分钟后,麻辣烫出锅了。何家芸端出来,一桌人开吃。
如此快速、高效的晚饭,还不用洗碗,何家芸很满意。
晚饭后,六人慢悠悠的散步回家。
黄国华回家时,家里没有灯光,没有孩子的声音。他低头笑了笑,看来还没回家,是我回来早了。
放下右手的塑料袋,里面是桃酥、奶糖等零食。家里孩子多,零食消耗快。
早上出门前,黄国华发现屋里挂在墙上的零食吃完了,回来的时候买了一些补上。
不久后,孩子们的声音传到屋里,黄国华来到门口,看妻子孩子回家。这是幸福的时刻。
何家芸说:“国华,我回来的路上遇到邵医生,他说省城医院下个月有安装假肢的专家莅临指导。”
“我们去省城医院装假肢。前两年是家里没钱,现在有钱了,假肢能安装了。”
“好,我听你的。”黄国华语气有些激动,但强忍住激动之情。
自从挣钱后,每天的忙碌让他淡忘了自己左手残疾。就像媳妇说的,之前是没有钱,现在有钱了,可以安装假肢。
一个月后,黄国华和何家芸坐火车到省城。曹均琴和大嫂进城帮忙看孩子。
在省城待了半个月,黄国华的假肢安装好了,夫妻俩回家。
假肢手是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简单的开合动作。从功能上来说,它能够完成基本的抓、握和释放动作。
但是,更加精细的操作和复杂的动作是不能做到的。
安装了假肢手后,黄国华的生活更加便利。比如穿衣服不用别人帮忙了。
从心理层面来说,黄国华对生活更有信心,深埋心底的自卑感降低了,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黄国华的变化,家里人看得清楚。
回家后,黄国华的事业心更强了。假肢价格高,他很多战友残疾了,因家庭贫困,不能承担高昂的假肢费用。
他想多挣钱,捐钱给战友安装假腿。这样战友的生活更加便利,能做的工作更多,赚钱才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这时候,城里的罐头厂濒临破产,订单越来越少,账面上的钱发不起工资了。工人停薪留职,工厂的机器也不开机了。
苏厂长很心痛,但是无可奈何。曾经辉煌的罐头厂走到了末路。
三个月后,罐头厂宣布破产。地皮和流水线一起打包卖,用来给工人发工资。
黄国华和何家芸得知消息,两人商量后决定买下罐头厂。何家芸想好了,罐头厂改为饭光光食品厂,专门生产油辣椒、肉酱、香菇酱等下饭菜。
何家芸从小长大的黄泥村,黄国华出生的白杨村,最先开始种植辣椒、香菇、木耳、黄豆等下饭菜需要的菜,以及开办养猪场。
这直接带动了村里老弱妇孺的生产积极性。腰不疼、腿不酸,走路带风。
饭光光食品厂的厂长何家芸说:“只要你们种植的香菇、木耳、辣椒……满足要求,厂里统统收购。”
食品厂的招工名额,拿出三分之一给退伍务农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士。
配料比例确定好,第一批原料采购好后,饭光光食品厂正式开工。
饭光光食品厂最先推出的一款产品是豆豉油辣椒。豆豉油辣椒可以拌饭吃、拌面吃,做凉拌菜,炒菜也能用。
加入一勺豆豉油辣椒,白米饭有盐有味,一碗饭哐哐刨干净。
产品生产出来,就要销售出去,不然放库房就是堆灰。何家芸招聘了一批销售,同时发动厂里的员工给亲朋好友推荐。
销售员很给力,四处跑,在火车站、服务站、百货商店、供销社等地方推销豆豉油辣椒。库房里的货卖出一半。
随着时间和口碑的发酵,豆豉油辣椒的需求变大,食品厂需要二十四小时倒班生产。
过了一段时间,村里的香菇、木耳、猪肉能够供货后。何家芸和临时组成的研发中心,研究香菇肉酱、木耳肉酱的最佳比例。
有了豆豉油辣椒的惊艳表现,香菇肉酱和木耳肉酱一上架就卖空了。
为了扩大销售渠道,扩张外地市场,何家芸和厂里的工人出差h省,参加展销会。
饭光光食品厂的展位很朴素,一锅热腾腾的白米饭,一桌摆放整齐的豆豉油辣椒、香菇肉酱、木耳肉酱等产品。
展览开始,销售员李进拿着大喇叭宣传。
能吃的工人王存孝、曹斌、肖林三人拿出各自的饭盒,添一盒白米饭,加一勺油辣椒,直接现场吃播。
过路的看展人员看到不由得吞了吞口水,真的有这么好吃吗?
李进拿着大喇叭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饭光光食品厂新推出豆豉油辣椒……姐,可以试吃的,我给你拿……”
三个吃播工人只留下一个最能吃的王存孝,曹斌和肖林给顾客分发食物。
闻着香,吃着更香!
一个小时不到,食品厂的订单达到了3000瓶。
这一次展销会有外国商人。外国人麦克闻到油辣椒的香味,很冲但很香。他循着味道来到饭光光食品厂的展位,接过了肖林递出的试吃小纸盒。
第一口好辣,第二口、第三口……
这一吃就停不下来。几口的功夫,麦克决定下订单。
这时候挣外汇是很难的,主要是不符合外国人的需求。
何家芸亲自和麦克交谈。
只见何家芸拿出一本英语书,翻开自己做的笔记,“哈喽,how many bottles do you want?”
李进一看,原来厂长一路上看的书、说外语就是为了这个时刻。不愧是厂长!
曹斌和肖林也对厂长十分佩服。能和外国人交谈,他们一句话都说不明白。
麦克很惊喜,眼前这个大姐竟然会说英语。刚巧,他的翻译接了另外的翻译单子,暂时不能随行。
两人先谈订单,然后交朋友。
经过了解后,麦克才知道何家芸只学了两个月英语。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让他感动。
农展会结束,麦克以参观工厂的名义跟着来了。
参观了饭光光食品厂,麦克又去了村里原材料生产地。两天时间,麦克吃了很多美食,然后带着第一批货回国了。
他要先卖出去,看外国市场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如果销量好,他才会加大采购。
十天后,麦克带回来的第一批货物全部卖出,很多超市客人询问多久能补货。
麦克再次来到饭光光食品厂,这一次他要大量进货。
饭光光食品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给当地村民创收,还能创收外汇。
领导喜闻乐见,希望食品厂发展越来越好。首先就是食品厂需要扩建,领导商议后将郊区的一块地批下来,给食品厂建二厂。
然后鼓励更多的村子种植香菇、养猪。当然品质要有保证,不能给食品厂送劣质原材料。
省城的报社来采访何家芸,采访报告放在头版。何家芸的名气更大了。
何强、何萍、何毅、黄志文、黄志武各收藏了一份报纸,为有一个这样能干的妈妈自豪。
妈妈不仅自己挣钱,还造福了家乡。妈妈就是他们的榜样。
黄国华看到报纸后,眉头拧成了麻花。对比媳妇的出色,他经营的美味麻辣烫就是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