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揭陀国的营帐外,阳光洒在金黄色的沙地上,微风拂动着飘扬的军旗。
刘彻正在帐中审阅军报,突然,侍卫匆匆入内,声音带着几分激动:“陛下,卫太后到了!”
刘彻手中的竹简“啪”地滑落,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喜,脚步急切地朝帐外奔去。
阳光中,卫子夫一袭素色宫装,身姿依旧婀娜,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与牵挂。
四目相对,时间仿佛凝固。
刘彻大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卫子夫的手,声音微微颤抖:“子夫,真的是你!朕日日夜夜都盼着这一天,没想到能在这异国他乡与你重逢!”
卫子夫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抬手轻轻抚上刘彻的脸庞:“陛下,臣妾也想您想得紧,得知您身处险境,臣妾一刻都无法安心。”
刘彻心疼地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将她轻轻拥入怀中:“让你担心了,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卫子夫靠在刘彻的肩头,声音带着哭腔道:“只要能见到陛下,一切都值得。臣妾在长安,每日都为陛下祈福,盼着您平安归来。”
许久,刘彻松开卫子夫,牵着她的手步入营帐。
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激动的脸庞。
刘彻细细端详着卫子夫,眼中满是深情:“子夫,这些年你操持后宫,辛苦了。等打完这一仗,咱们一起回长安,再也不分开。”
卫子夫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好,臣妾等着和陛下一起回长安,共享太平。”
两人相视而笑,营帐内弥漫着温馨与甜蜜。
翌日,温存一夜的刘彻与卫子夫携手走出营帐,远远便瞧见李嫣正笑盈盈的额看着两人,身姿轻盈,仪态端庄。
李嫣见刘彻和卫子夫进来,立刻恭敬地行礼:“拜见父皇、母后,愿父皇、母后身体康健。”
刘彻目光温和地看着李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快起来,嫣儿。此次子夫前来,多亏有你一路悉心照料。路途遥远,又多有艰险,你不仅保障了子夫的安全,还一路陪伴解闷,这份孝心,朕都看在眼里。”
李嫣脸颊微红,谦逊地说道:“父皇过誉了,这都是儿媳分内之事。母后一路上关怀备至,儿媳也从母后身上学到了许多。能陪伴母后平安抵达,是儿媳的荣幸。”
卫子夫走上前,拉着李嫣的手,笑着对刘彻说道:“陛下,嫣儿一路上极为贴心,遇到困难从不抱怨,还总是想法子逗我开心。要不是有她,这漫长的旅途,我真不知该如何度过。”
刘彻听后,不住地点头:“嫣儿,你不仅模样出众,还心地善良,善解人意。有你这样的儿媳,是我刘家的福气。据儿能娶到你,也是他的幸运。”
李嫣羞涩地低下头,轻声说道:“父皇谬赞,儿媳定当继续努力,不辜负父皇、母后的期望。”
刘彻满意地笑了笑,又叮嘱道:“往后在宫中,你要多陪陪子夫,要是据儿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尽管跟朕说。”
李嫣乖巧地应道:“儿媳明白。”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侍卫通报,商讨战事的将领们已经到齐。
刘彻转身对卫子夫和李嫣说:“你们先休息,朕去去就来。”
说罢,大步走出营帐。
营帐内灯火通明,香气四溢,刘彻为迎接卫子夫一行,特意摆下盛宴。
席间,众人欢声笑语不断,畅谈着分别后的经历。
酒过三巡,宴会渐近尾声,侍从们迅速撤下杯盘,摆放好军事地图和文书。
刘彻神色一正,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缓缓开口:“如今众人齐聚,是我大汉之幸。但罗马和帕提亚联军压境,我们必须尽快商讨出应对之策。”
卫青率先起身,指着地图说道:“陛下,据情报所示,敌军主力集结于此。他们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但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存在隐患。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敌后,截断他们的补给线,打乱敌军部署。”
霍去病目光如炬,兴奋地补充道:“卫将军所言极是!与此同时,我愿率领一支轻骑兵,正面突袭敌军营地。趁他们慌乱之际,发动总攻,定能大获全胜!”
张骞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罗马和帕提亚联军周边还有不少小势力。我们可派使者前去游说,分化他们的联盟,孤立敌军。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减少阻力,增加胜算。”
董仲舒轻抚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军事行动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人心所向。我们可对外宣扬正义之师的名号,揭露敌军的侵略行径,争取更多支持。”
田千秋也起身建言:“陛下,粮草和装备的供应至关重要。我们需确保后勤通道的畅通,及时为前线提供补给。”
李广微微颔首,补充道:“此外,摩揭陀国地形复杂,我们应提前派出斥候,详细勘察地形,熟悉周边环境,为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刘彻认真倾听着众人的建议,不时点头沉思。
待众人发言完毕,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次作战,关乎大汉的兴衰存亡,我们务必谨慎行事。就按大家提出的方案,各负其责,抓紧筹备。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败敌军,扬我大汉国威!”
众人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命!”
营帐内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