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顾风,见过法师。”
先前没有想过化名,风来为求方便,便直接用了顾城雪和自己的姓氏。好歹别人叫起时,他们听着不至于完全陌生。
“顾施主不像是北州人士,不知是路过,还是来此礼佛。”
广妙没有再纠正风来的称呼,在修为上他也确实高风来一等,实在不必为这些外在的虚名浪费时间。
药师佛殿处于却恶城后半段,除非是专为药师佛而来,否则很少有人会一直走到城尾才选择寺庙。
此时殿中没有其他的香客,光妙便邀请风来到一旁的茶室小坐。
风来不知这和尚是对所有的香客都如此热情,还是就单冲他与顾城雪二人而来。
他们本就要去大佛寺,现下也不介意先与佛修交流一番。面对广妙的邀请,便也欣然应允,随之前往。
说是茶室,其实也就是寺庙正殿旁边的一个敞开的小角落。
这里面积不大,被均匀的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靠着佛像的一边摆放着各种与药师佛相符合的各类商品,如佛门的灵药灵丹灵符灵器等。
商品繁多,但却摆放得十分工整有序。
另一边就是广妙休息打坐的小茶室,或许是因为面积不大。茶室里只放了一个八仙桌四个配套的凳子,和角落里用来打坐的蒲团。
八仙桌上有一个泡了茶的青玉茶壶,一个留有半杯茶的同色茶杯和一本翻了多半的佛书。
显然风来他们进来前,广妙法师正在喝茶看书。
广妙请风来在桌前坐下,随即收起了桌上的物品,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套新的茶具和灵茶。
灵茶放在玉盒里,暂时不知道品种,但茶具却依旧是天青玉色。其实从蒲团和旁边摆放商品的架子,桌布上不难看出,这广妙法师独爱天青色。
此时顾城雪在佛堂里转了一圈,也到了茶室的桌前坐下。广妙只看了一眼便继续泡茶,也没计较顾城雪的不请自来。
“施主,请。”
很快,两杯灵茶就分别放在了风顾二人面前。
“玉亭春暖,明前悟道。这仲春与暮春之交采摘的五百年悟道茶,还未入口,便已满室生香。好茶~”
风来双手执起茶杯,放在鼻前轻晃慢嗅。对广妙法师冲泡的灵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这倒也不是风来故意吹捧,在见到茶叶之前,风来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药师佛庙里驻守的小师傅,能拿出如此品阶的悟道茶。
这茶,他只是闻着便已憬然有悟。当下也不敢尝,只能再放回桌上。
看来他今天遇到的不是什么平平无奇小和尚,而是来此入世的大师弟子。
要知道,在修真界世人对茶的追捧,比之风来前世更甚。
而所有的茶类中,悟道茶若称第二,便无其它茶敢称第一。
悟道茶的珍贵,不仅是因为它的稀少和成熟年限较久,最大的原因在于它特殊的功效。
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会在修为圆满后,依然卡在某个关口不得提升。此时他们大多缺少的就是那一丝领悟。
而年份越高的悟道茶,对悟道的帮助就越大。
不困在原地的人不会明白,那轻飘飘的一声‘悟了’对修行的帮助有多大。
“顾施主,是懂茶之人。这悟道茶,对顾施主而言确实品阶过高。但于这位……”
广妙以询问的目光看向顾城雪,顾城雪端着茶杯也未饮用,看着广妙的眼睛缓缓吐出两个字。
“顾融”
“对这位顾融施主,倒正好合适。”
听闻此话,顾城雪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淡定的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将空杯倒扣在身前桌上,定定的看着广妙。
倒是风来不由庆幸,早早的将阿彩送入了家园。面前这个和尚,多半已经修成了慧眼。才能看出阿融的修为,能承受得住五百年上的悟道茶。
只是可惜,悟道茶对满点升级的阿融是真真没有一点效果。
这杯茶的作用,可能还不如五百块灵石对阿融来得有用。
“二位施主不必多虑,贫僧生来自带慧眼,能看出许多常人看不见的能量影像。”
广妙又重新取了一盒灵茶,等水开后,单为风来泡了一壶真正的清明灵茶。
见两人都还不解的看着自己,这才接着说道:“虽然顾融施主的敛息之术登峰造极,几乎无人可查。”
“但贫僧却在施主身上看到了,比之贫僧师兄更加强大锋利的能量气场,于是斗胆猜测施主修为应不在化神之下。”
“而顾风施主,贫僧能看出施主一身清灵之气,蕴含着与贫僧侍奉的药师佛相通却更纯粹的药性。若我没有猜错,施主你便是阿罗无念寻找的风来,风施主吧。”
此话一出,顾城雪身上便散发出一股凌厉寒气,直逼广妙而去。
“阿融!”
风来见此,顾不得惊诧。叫住了站起身准备出剑的顾城雪,将其手掌握在自己手里,强行让其收回灵力重新坐下。
城中不便交手,既然已经被拆穿。倒也不必急于一时,端看这和尚欲待如何。
好不容易用念珠挡下寒刃的广妙,见二人神色恢复平静,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师兄总说他不能看破不说破,早晚会惹上事端。果然,如今又差点惹人出手。
可他的慧眼开启后,又由不得他视而不见。或许要修到师尊那般,才能知世故而不世故,收放自如吧。
“法师拥有慧眼,能看出我等真实修为,也不足为奇。只是不知法师是如何猜出在下就是那魔修寻找的风来。”
出家人不打诳语,广妙总不能是故意这样讲诈他们的吧。
“风施主,不必担心。贫僧曾在几天前,见过阿罗云依。”
广妙说着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清明茶,刚才还是有点小惊吓,得给自己压压惊。
“那无极宗宗主,生机已尽时日无多。原本我也以为风施主可能是在秘境中得到了什么,才引起阿罗无念的窥视。”
其实,广妙原本也以为风来继承了秘境,还偷偷询问过秘境消失时,留在原地的朋友。结果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如今一见施主,贫僧便明白了阿罗无念寻找施主的真正意图。秘境是假,为母续命才是真。”
也不知道那阿罗无念从何看出风施主的能力,广妙敢保证。
他若不是天生的慧眼,即便后天神通大成,也看不出这两位施主半点异常。
“法师知道后没有隐瞒,而是当面点出,应当也不是想拿我二人与无极宗交涉。只不知法师,所求为何?”
这广妙看着清澄自然,风来即便是被其直接拆穿,也始终无法对他生出半点怒意。
既然如此,不如将话讲明,也看看自己的直觉是否一如既往的准确。
“我大佛寺世代与无极宗对抗,自然不会为了那魔头出卖施主。”
广妙见风来神色坦荡,注视着他的眼神满是信任。不由觉得自己接下来的要求,也有些唐突,与那魔修别无二致,一时心生愧疚。
只是想到如今还卧在榻上生死不知,恐怕再难修行的师兄,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讲。
“贫僧本不该多求,只是即见施主,便心生妄念。还望施主能伸出援手,助贫僧救治师兄广济。事后无论结果如何,我大佛寺上下必有厚报。”
广妙说完不敢看风来的眼睛,只双手合十埋头恳求。
也就没有看到,听见他的话,眼中露出狡黠光芒的风来,唇边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果然如此,遇到一个别人在找的宝贝。除了不想便宜了别人,还能有什么原因让你不愿交出来呢?
当然是你也想要了。
不过风来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眼前的广妙对他没有恶意。
现在不管是绕过阿罗无念,还是寻找失踪的天音宗弟子。能有大佛寺的帮助,都是有益而无害的事情。
现下面对广妙的请求,风来装着为难,但又不忍心拒绝的样子,将其扶起。
“法师不必多礼,这却恶城上百座寺庙。我与阿融没有选择城门近前,却独独来到了这药师佛殿。说明我与药师佛,与法师皆有缘分。”
见广妙被自己的真情实意,说的热泪盈眶。风来语气越发悲悯。
“如今法师既有所求,在下少不得要学一学药师佛。即便费尽灵力,也要尽力为广济法师消除痼疾,也不枉我这天生的治愈之力。”
对于自己的灵能提取天赋,风来在离开风家后就有所预想。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优秀本就是藏不住的。虽说如今比料想的稍微早了一点,但也无碍。
如今要做的就是借由大佛寺的口,将自己抬到一定的高度,再明确这救治的难度。
至于阿罗无念,即便风来愿意。大佛寺也不会让他有机会,走到风来面前为其母亲续命。
“这,风施主。贫僧知道为人疗伤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你放心,你的一应所需,都将由大佛寺全力承担。”
广妙是真的很感动,他没有见过风来的画像。却也没想到这位虽然看不出原貌如何,只论气质就已十分惊艳出尘的世家公子。
竟有如此慈悲心肠,广妙其实有点心虚。风施主所谓的缘分,其实是他刻意而为的。
早在城门口,他便注意到了风施主二人的异象。
虽然他也确实在此侍奉药师佛,但无论风施主进入这却恶城中的哪一座寺庙,都会遇到拥有特权的他。
作为佛修,有此行径,实属失德。但为了师兄,却也别无它法。
此事过后,他愿意前往幽都度化恶鬼,以求能赎回自己说出的妄语。
既然同意了广妙的请求,风来二人也未耽搁。直接同广妙到城主府,从传送阵直达大佛寺外门。
大佛寺作为佛教,宗门自然是由寺庙组成。一座座由紫檀灵木建造而成的佛堂高塔依山而建。
沉稳大气巍峨庄严的庙宇佛塔,在灵雾环绕下,竟显得分外庄严神秘。
到达外门后。广妙没有直接带二人进入内门。而是先用通讯符请示过后,才带着两人徒步上山。
风来不知道广妙在寺中到底是何身份,但这一路走来。不论老少修为,见到他的和尚都会立足行礼,称其为‘师叔或师祖’。
这样看来,他需要救治的人在大佛寺中地位不低。
果然,等三人走过一层又一层的阶梯。穿过一座接着一座的佛堂,才在后山的一座斋院停了下来。
进去后,风来没有见到广妙口中的师兄广济,而是先看到了三位大佛寺高僧。
一位是在‘秘境’外见过,还被风来吐槽过的无慎大师。
其余两位在广妙引荐下才知道,一位是大佛寺的住持了尘大师,一位是无慎大师的师兄无明大师。
无明大师,也就是从阿罗无念手中救下祖父风渊之人。
“见过了尘住持,无慎大师,无明大师。”
毕竟祖父的救命恩人在此,风来与顾城雪的态度越发端正,语气也是真诚了许多。
祖父的为人风来还是了解的,虽然敏感爱哭,却也格外的坚韧不屈。
如果当初没有无明大师的解救,真落到阿罗无念手里。风家人的烈性,会让他选择与阿罗无念同归于尽。
但以祖父当年的修为,即便燃尽真火,也不见得真能杀死修为高出他太多的阿罗无念。
“小友,广妙传信说你有救治广济之法。吾等不敢多求,还请小友尽力而为。”
了尘身为大佛寺的代言人,没有秉持高阶修士的身份。对风来语气谦和,面色友善,只拜托其尽力即可,多的没有再言。
“大师放心,无明大师对晚辈祖父风渊有救命之恩。即便是为祖父报恩,晚辈此次也会全力以赴。”
风来没有因为几人的修为而产生压力,面对了尘的托付,也只是落落大方的提出了无明当年对风渊的帮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小友不必多谢,出家人不可见死不救。这两者也不能混为一谈,小友尽力即可,无需因此徒增压力。”
无明大师见此,也缓声说道。言语真诚,态度慈和。
无慎大师没有多说什么,只对风来点头轻笑,以示感激。
于是在三人的目视下,与顾城雪暂时分开,独自随广妙进入了广济的斋房。
在那里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佛修,那位手持白玉菩提的佛子-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