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回到家,推开门,看见两个孩子正坐在桌前吃饭。她放下包,随口问道:“你爸呢?”
大儿子抬起头,嘴里还嚼着饭,含糊不清地回答:“刚才二宝叔来找爸,爸跟他出去了。”
刘丽点点头,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刚喝了一口,就听见门被推开,王建峰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刘丽放下杯子,好奇地问。
王建峰搓了搓手,语气里透着几分激动:“刚才二宝来找我,他前阵子不是下了一趟南方吗?你猜怎么着?他带回来不少好东西,还跟我聊了不少那边的见闻。”
刘丽挑了挑眉:“哦?他带什么回来了?”
王建峰坐到桌边,压低声音说道:“他带了些电子表、录音带,还有几件时髦的衣服。听说在南方,这些东西特别便宜,他倒手一卖,赚了不少钱。”
刘丽听了,有些惊讶:“这么赚钱?那咱们供销社的东西岂不是更没人买了?”
王建峰看了她一眼,问道:“供销社不是一直挺忙的吗?”
刘丽摇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那是以前了。现在镇上开了好几家私人商店,东西比我们供销社便宜,种类还多。大家都跑去那儿买了,供销社的生意越来越差。”
王建峰皱了皱眉,放下报纸:“私人商店?他们哪儿来的货?”
“听说都是从南方进的,价格低,款式新。”刘丽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咱们供销社的东西,价格定得高,品种还少,根本竞争不过。”
王建峰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你们领导没想办法?”
“领导?”刘丽苦笑了一下,“领导也没辙。供销社是国营的,进货渠道、价格都是上面定的,咱们动不了。再说了,现在政策放开了,私人做生意越来越容易,咱们供销社的优势早就没了。”
王建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看来这世道真是变了。以前供销社可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现在居然没人去了。”
刘丽点点头,眼神里透着几分迷茫:“是啊,我都不知道这工作还能干多久。听说有些地方的供销社已经开始裁员了,咱们这儿说不定哪天也轮到我。”
“要不咱也自己干得了!”王建峰说。
刘丽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王建峰,眼中露出一丝不太相信:“你说自己干?开什么店?”
王建峰眉头一挑,笑了笑:“我们也去南方看看,有什么卖什么。咱们这儿有那么多市场,咱们这里的东西都差不多,没什么特色,价格还定得死死的。要是咱们能弄点新东西,价格稍微低一点,就能吸引人过来。”
刘丽有些犹豫,低头想了想:“可是咱们哪有那么多钱?店面租金、进货这些都要钱。就算能找到货源,做生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可以从小做起,咱们不急。先从一些家用小商品、日常百货开始,试试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买。慢慢做,赚钱了再说。”
刘丽若有所思:“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咱们得找个可靠的货源,不能像供销社那样货源单一,搞不出什么花样来。”
“我去跟二宝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渠道,进一些便宜又好卖的东西。”王建峰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也可以在外面多看看,市场上都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要是能找到低价、质量还不错的货源,咱们的优势就出来了。”
刘丽听了,心里有些动摇,但更多的是不安:“这能行吗?万一被抓了怎么办?这可是投机倒把啊。”
王建峰摇摇头:“现在政策放开了,没那么严了。再说了,咱们不偷不抢,靠自己的本事赚钱,有什么不对?”
刘丽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可咱们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万一赔了怎么办?”
“那咱们先试试,从小做起,慢慢来。”
刘丽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好,那咱们就试试。反正供销社的工作也不稳定了,不如自己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