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也是一惊。
这是谁的部将,如此勇猛。
竟然深入北元腹地数千里,直接打到了狼居胥山?
还举行了封狼居胥的大典?
太监回答道,“奴婢不知,但报捷士兵以至殿外,等候传见!”
朱雄英忙道,“传!快传!”
“遵旨。”太监起身退出奉天殿,跑出去传令。
没一会儿,众人就见到一个传令兵捧着捷报进来了,“小人参见……”
朱雄英摆摆手,“不必多礼,快把捷报呈上来,跟孤说说,是谁封狼居胥了?”
钱多多走下御阶,把捷报拿了上来。
只见那传令兵满脸喜色地谢恩起身,然后恭恭敬敬地对朱雄英禀报,“启奏太子殿下,据前方传来的捷报所言,郑国公常茂以及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二人齐心封狼居胥!”
听到这个消息,殿内瞬间炸开了锅。有人难以置信地惊叫道,“什么?竟是我茂太爷封狼居胥?尊嘟假嘟?”
另一个人则脱口而出,“哎呀妈呀,赶紧派人去钟山瞅瞅,常十万的坟头那儿是不是正冒着青烟呢!”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惊叹声此起彼伏,“这家伙一下子就达成了武将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这么快就封狼居胥了?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呐!”
更有甚者指着旁边的人嚷道,“瞧瞧人家的儿子,在外封狼居胥啊,再看看我自家孩子,唉哟喂,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整天就在那青楼里喝得烂醉如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真是把老子给气个半死!同样都是当儿子的,这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儿比儿,气死爹啊。”
“我记得李景隆还没订婚吧?嗯……等老李回来,俺跟他聊聊这事儿,我家有女初长成,与二丫头简直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臣们有的瞠目结舌,仿佛还没从这惊人的消息中回过神来。
有的则激动万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一脸羡慕嫉妒恨,暗自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有这样出色的子嗣。
整个奉天殿顿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朱雄英打开捷报,快速的阅览着上面的内容。
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看完之后递给了马皇后,“皇奶奶,您看看。”
“嗯,好。”马皇后接过捷报,也仔细看了起来。
朱雄英伸手压了压,群臣这才陆续安静了下来。
“诸位,孤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北伐……成功了!蒙古千里草原,此后尽为我草原之牧场!”
“此乃太子殿下用人有道,领导有方啊!若不是殿下您英明神武,统筹全局,又怎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呢?殿下当居首功啊!”
就在这时,一名臣子满脸谄媚地站了出来,对朱雄英大肆吹捧起来,他那阿谀奉承的话语,仿佛要将所有功劳都归到朱雄英一人身上。
“臣附议!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随着这名臣子话音落下,紧接着一群人纷纷附和着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一时间,朝堂之上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然而,面对众人的夸赞与拥戴,朱雄英却是一脸淡然的道。
“诸位切莫这般说,此次大捷,全赖前线将领指挥有方,以及我大明三军将士们浴血拼杀。
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才换来今日之胜利,孤岂敢贪天之功?据战报所述,此番征战,我军歼灭敌军九万余人。
余下残军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如今,大军已然顺利入主王庭,而李景隆更是身先士卒,带领死士趁夜潜入王庭。
成功活捉了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此外,大军进入王庭后,还活捉了众多王公皇族及文武百官。
此刻,征北大将军李文忠发来奏疏,请旨询问是否可以班师回朝,另外,北元之地尚有数十万百姓。
对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还有这片广袤草原未来的规划,以及立下赫赫战功的诸位将士们应如何封赏等事宜。
还需在座诸位爱卿共同商议一番,大家就一块议一下吧,该怎么处理,该如何封赏,讨论一下吧。”
朱雄英语气平缓,不紧不慢地将这份捷报的大致内容向众人讲述了一遍。
听到朱雄英的话,不少人都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战果如此硕大。
妈的,李文忠官爵都已至巅峰了,这要是再封赏,那不得封异姓王啊?
常茂倒是好说,封大将军啥的都行。
常茂的官职还没到头。
这主要是封李文忠啊,而且李文忠的儿子封狼居胥,这也是大功,李家怕是直接一飞冲天了。
“曹国公之功,着实令人惊叹,然而这赏赐却实难抉择呀!”朝堂之上,一名大臣面色凝重地说道。
另一名大臣赶忙附和道,“可不是嘛,如此赫赫战功,真不知该如何封赏才合适。”
这时,又有人插话进来,“依我看呐,除非册封其为异姓王,否则恐怕难以彰显他的功绩。”
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一阵哗然。
有人摇头叹道,“万万不可啊!曹国公虽功高,但他乃是淮西将领中的第二代人物,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尚且未获封王爵,倘若此刻贸然将曹国公封为异姓王,那可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此举必然会招来诸多弊端,百弊而无一利。”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紧接着,又有人提议道,“既然不能封王,要不咱们着重封赏一下曹国公之子李景隆吧?毕竟为人父者,奋勇杀敌、建立功勋,所为无非就是让妻儿老小能过上好日子,得以封妻荫子。”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倒是得到不少人的认可,但很快便有人担忧地说,“只是这李景隆年纪尚轻,若是给予太过丰厚的封赏,是否有些不妥当呢?”
一时间,朝堂上众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觉得这样做可以避免直接给曹国公封王所带来的麻烦,也有人认为年轻的李景隆承受不起过重的封赏。
毕竟李景隆才十四岁,还是年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