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心头一凛,缓缓转身。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熟悉的脸庞——公孙大娘,一袭红衣在落日余晖下如火焰般耀眼,那红色刺得李豪眼睛有些微微发痛(视觉),她朱唇轻启,笑意盈盈,声音似银铃般清脆却让李豪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听觉)。
他淡淡地回应:“公孙姑娘,确实许久未见。”
公孙大娘掩嘴轻笑,那笑声仿佛带着钩子,暗藏机锋:“殿下贵人事忙,小女子不敢叨扰。只是今日恰巧路过,特来向殿下问安。” 李豪不动声色,他知道公孙姑娘并非简单的舞女,她的出现绝非偶然。
“公孙姑娘客气了。”李豪微微一笑,“不知姑娘有何指教?”
公孙大娘眼波流转,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女子只是好奇,殿下为何如此执着于安西节度使之位?莫非……”她故意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盛王的脸庞,那目光似冰冷的刀锋划过(视觉),让李豪心中一紧。
“殿下心中另有图谋?”
李豪心中冷笑,这分明是试探,或许也是警告。
他坦然迎上公孙大娘的目光,语气坚定:“为国效力,乃臣子本分。本王身为皇子,自当为大唐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公孙大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再追问。
她盈盈一拜,说道:“殿下高义,小女子佩服。告辞。”说完,她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御花园的树影之中。
李豪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回到府邸,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凝重起来,像有一块沉甸甸的湿布裹在身上(触觉)。
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影在暗处晃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李豪心中警铃大作,紧张感再次袭来。
敌人不会轻易罢手,他们一定会在暗中继续使绊子。
不出所料,第二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就传起了新的谣言,说盛王与江湖势力勾结,意图谋反。
这谣言比之前的更加恶毒,也更加具有煽动性。
李豪听到这个消息,怒火中烧,感觉脑袋里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触觉)。
他知道这谣言的危害,必须尽快制止。
“杨国忠,你真是阴魂不散!”李豪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深知,这谣言的幕后黑手一定是杨国忠。
“来人!” 李豪厉声喝道,声音如雷般在府邸中炸响(听觉)。
一个侍卫立刻上前,“殿下有何吩咐?”“去查!查清楚这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李豪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卫领命而去,李豪独自一人站在书房中,目光阴沉。
窗外,夜色渐深,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殿下……”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像是从黑暗的深渊中传来的呼唤(听觉)。
李豪站在书房内,心思如潮,眉头紧锁。
他迅速整理思绪,决定利用自己在京城中的一些人脉,查清这谣言的源头。
他迅速写下几封密信,交给心腹侍卫,“火速将这些信送出去,一刻也不能耽搁!”
不多时,消息陆续传来。
李豪得知谣言主要出自京城的几个酒肆和茶楼,而这些地方大多受到鲜于仲通的控制。
李豪心中一凛,果然是杨国忠的党羽。
他立即换上便装,带着几个得力手下,径直前往鲜于仲通的府邸。
刚到门口,便见到鲜于仲通心腹匆匆走出,神色慌张。
李豪心中更加确定,一挥手,手下们迅速将对方控制住。
“带我去见鲜于仲通!”李豪的声音冰冷而坚定,仿佛能把周围的空气都冻结(触觉)。
李豪一脚踹开鲜于仲通书房的门,木屑纷飞,他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闯入。
周围的烛光被气流带动得剧烈摇晃,映得众人的脸影影绰绰。
李豪的眼神如同利箭,直直地射向惊恐的鲜于仲通,大声道:“鲜于仲通,你以为你的阴谋能得逞?今日就是你的末日!”
鲜于仲通正紧张地翻阅着什么,听到动静,猛地抬头,见到盛王,脸色变得煞白,身体微微颤抖。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鲜于仲通结结巴巴地问道,心中一阵慌乱。
李豪冷冷一笑,逼近一步,“听说你最近很忙,特别是那谣言传得沸沸扬扬,不知你可有听说过?”鲜于仲通面如土色,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殿下……这……这完全是误会……”
“误会吗?”李豪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那这些信件又是怎么回事?”他从侍卫手中接过一封封书信,丢在鲜于仲通面前。
鲜于仲通双膝一软,跌倒在地,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你以为杨国忠能只手遮天?本王乃是皇子,为大唐尽心尽力,岂容你们这些小人肆意污蔑。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鲜于仲通低头不敢言语,周围的侍卫们看着他的狼狈相,无不心生敬畏,对盛王的手段更加佩服。
李豪冷冷地看了一眼鲜于仲通,转身离去,留下一室的寂静。
回到府邸,李豪的心中却并未有一丝轻松。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景,心中满是复杂思绪,一边担心计划不足,一边害怕错过时机,额间隐有汗珠。
他不仅要应对这些阴谋,还要准备迎接皇帝可能的进一步考验。
李豪看着侍卫们紧张的神情,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兄弟们,莫要如此紧张,天塌下来本王顶着,咱们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何惧那些小人!”
时间紧迫,稍有不慎,前功尽弃。
李豪换上戎装,前往军营视察。
他腰间佩剑,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巡视着操练的士兵。
队列严整,士气高昂,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这股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触觉)。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唐的军威依旧!
一位女军官走上前来,向盛王敬礼。
她身穿银色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视觉),英姿飒爽,眉宇间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她双手捧着一杯热茶,恭敬地递给盛王,“殿下,请用茶。”李豪接过茶杯,感受到茶杯传来的温热(触觉),目光与女军官的目光交汇。
他感受到她眼神中带着一丝倾慕,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这女军官名叫秦良玉,是军中有名的巾帼英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兵法。
秦良玉在军中常常亲自教导女兵,她将自己的武艺绝学倾囊相授,女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秦姐姐,她常说:‘女子不比男子差,只要肯努力,一样能在军中建功立业。
’李豪早就听闻她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将茶杯递给身后的侍卫,然后继续巡视军营,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
秦良玉的目光追随着盛王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佩和仰慕。
回到府邸,李豪却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些保守势力对他的任命依旧耿耿于怀,不断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安西之地,关系重大,岂能轻易托付给一个乳臭未干的皇子!”一位老臣阴阳怪气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是啊,盛王殿下虽然有些才华,但终究缺乏经验,若是让他掌管安西,恐怕会坏了大事。”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李豪听着这些话,心中怒火翻涌,但他没有单纯的强忍怒火,而是巧妙地反驳道:“诸位大人莫要以年龄论英雄,本王虽年轻,却有一腔热血为大唐,且本王在军中表现诸位可曾亲眼目睹?莫要仅凭臆想就妄下论断。”
夜深人静,李豪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那敲门声如同鼓点般敲在李豪的心间(听觉)。
“殿下,高将军求见!”侍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李豪心中一动,高仙芝在这个时候来访,究竟是为了何事?
他快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高将军,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高仙芝站在门口,神色凝重,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李豪心中一动,连忙将高仙芝请进屋内,端上一杯热茶。
“高将军深夜来访,必有要事。”李豪微笑着说道,但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高仙芝点了点头,脸上的皱纹因严肃而更加深刻。
他缓缓开口:“盛王殿下,您在军中的表现,我已看在眼里。您年轻有为,既有才智,又有谋略,实乃大唐之栋梁。”
李豪心中一暖,却也更加警惕。
他清楚,高仙芝的这个时候出现,必然有更深的用意。
“多谢高将军的肯定。但朝堂之上,反对之人甚多,我怕自己的努力终究难逃无功而返的结局。”李豪坦诚地说道。
高仙芝说:“我已与几位中立官员商议,将您在军中的表现如实上报。您的才华与胆识,已经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豪心中一喜,感激地看了高仙芝一眼。
他知道,高仙芝的这一举动,无疑为他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
这一刻,他离安西节度使的职位又近了一步。
“多谢高将军!”李豪躬身行礼,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然而,就在这时,门轻轻地推开,一个侍卫匆匆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封未署名的信件。
“殿下,这封信是刚刚送来的,信封上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侍卫低声说道,将信件递给了盛王。
李豪接过信件,心中一凛。
他迅速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字迹潦草,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莫名的威胁:“殿下,更大的危险即将降临。暗处的眼睛无处不在,切勿大意。”
李豪的脸色变得阴沉,目光在信纸上反复扫描,那纸张粗糙的质感摩擦着他的手指(触觉)。
他不知道这是何人所写,也不知道即将来临的危险是什么,心中充满了疑惑与警惕。
“高将军,这封信……”李豪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高仙芝。
高仙芝眉头微皱,摇了摇头:“殿下,此事非同小可,需谨慎应对。或许,您可以先前往军营,加强防备。”
李豪点了点头,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将信件收好,站起身来,“多谢高将军的建议。我这就前往军营。”李豪坚定地说道,转身大步迈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