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河曲城进发时,王嘉胤望着远方,对陈风说:“河曲,那是希望之地,我们要在那里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陈风目光坚定:“大哥,不管前路如何,我都随你。”
而在河曲城中,有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她生得灵动聪慧,常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世界。
这日,她听闻义军将至,心中涌起莫名的悸动。她对身旁的丫鬟小荷说:“这乱世,或许会因这些义军而变,不知他们是怎样的人。”
小荷有些害怕:“小姐,义军会不会很凶残?”
苏瑶轻轻摇头:“我看未必,若只是为了抢掠,何必大动干戈。”
王嘉胤的义军渐近河曲,他望着那巍峨的城池,心中五味杂陈。
“陈风,此次攻城,定要减少伤亡,城中百姓无辜。”王嘉胤叮嘱道。
陈风应道:“大哥放心,我会约束兄弟们。”
苏瑶在城中,也在默默关注着义军的动静。她看到义军虽装备简陋,却纪律严明,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好奇与敬佩。
“小荷,你看这义军,和传言不太一样呢。”苏瑶轻声说道。
当攻城之战打响,王嘉胤身先士卒。
“兄弟们,为了河曲百姓,为了天下太平,冲!”他的呼喊声在战场上回荡。
城墙上的官兵拼死抵抗,箭如雨下。王嘉胤在箭雨中穿梭,却瞥见城楼上苏瑶那担忧的眼神。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他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
苏瑶也看到了王嘉胤的英勇无畏,她的心湖泛起涟漪。
“他,真的是为了百姓而来吗?”苏瑶暗自思忖。
战斗愈发激烈,王嘉胤的义军虽勇猛,但河曲城的防御也极为坚固。
而山西总兵王国梁站在城墙上,望着那漫山遍野的义军,神色凝重。他身旁的参将刘勇亦是一脸紧张,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
“将军,这王嘉胤来势汹汹,咱们的兵力怕难以抵挡啊。”刘勇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王国梁眉头紧皱,目光紧紧盯着城下:“河曲城绝不能失,此乃山西之门户。如今之际,唯有动用西洋大炮,或可阻其锋芒。”
那西洋大炮,在当时堪称威力绝伦的利器,被擦拭得锃亮,炮口犹如巨兽的大口,朝向黄河。炮兵们忙碌地装填弹药,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炮兵统领高声喊道。
王国梁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开炮!”
随着一声令下,炮声轰鸣,仿若天崩地裂。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精准地砸向黄河上的义军船只。刹那间,黄河水面火光冲天,巨浪翻涌,木屑横飞。一艘艘义军船只在炮火的肆虐下,或被炸得粉碎,或燃起熊熊大火。
“哈哈,看这炮火,王嘉胤的乌合之众必定胆寒!”刘勇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然而,王嘉胤的义军们毫无惧色。他们在王嘉胤的激励下,视死如归。王嘉胤站在岸边一块巨石之上,振臂高呼:“兄弟们,莫要害怕!黄河水挡不住我们,官兵的炮火亦不能!我们为了自由,为了不再受那官府的欺压,今日定要攻下河曲城!”
“大哥说得对!大不了一死,好过在这世道苟且偷生!”一位名叫赵虎的壮士大声回应,眼神中满是决然。
那些精于水性的勇士们,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黄河那冰冷刺骨的水中,口中高呼着战斗的口号:“推翻暴政,还我太平!”他们奋力向着对岸游去。
河中,一位叫钱龙的义军战士对身旁的兄弟孙强喊道:“强子,这水真冷啊,但我心里热乎着呢,想着进城后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觉得浑身是劲!”
孙强抹去脸上的水花:“龙哥,俺也一样,俺们要是退缩了,家中的爹娘还得受苦,俺们不能退!”
尽管官兵的箭矢如密雨般射来,在水中溅起一片片水花,但他们依旧勇往直前,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将军,你看,这些贼子竟然不惧炮火,还敢渡河!”刘勇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王国梁脸色一沉:“哼,莫要小瞧了他们。传令下去,弓箭手全力射击,绝不能让他们轻易上岸!”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纷纷弯弓搭箭,箭矢如蝗虫般射向河中。但义军们相互呼喊着打气,时而潜入水中躲避箭矢,时而冒出头来继续前进。
“兄弟们,快到岸边了,加把劲!上岸后就是和官兵近身搏斗,别手软!”赵虎再次呼喊。
此时,一位年轻的义军士兵李刚有些害怕,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旁边的老兵王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别怕。俺们跟着大哥走,就没错。想想你受的苦,想想那些被官府害死的乡亲,这仇今天就得报!”
李刚咬了咬牙,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俺知道了,猛哥,俺不会退缩的!”
终于,一批批义军成功登上了对岸。他们迅速集结,毫不犹豫地与前来阻击的官兵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
“杀啊!为了死去的兄弟,为了天下苍生!”赵虎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向官兵,如猛虎下山。
钱龙和孙强也不甘示弱,背靠背与官兵厮杀。钱龙一边抵挡着官兵的攻击,一边喊道:“强子,今天就是我们的生死之战,死也要多拉几个官兵垫背!”
孙强大笑道:“龙哥,俺们肯定不会死,这河曲城迟早是我们的!”
官兵们虽有防御工事,但在义军这般无畏的冲锋下,也渐渐陷入了困境。一位官兵小头目惊恐地喊道:“这些人不要命了吗?怎么如此勇猛!”
而在河曲城中,百姓们听到城外的喊杀声,有的躲在家中瑟瑟发抖,有的则悄悄从门缝中向外张望。
他们心中既害怕又对这场战斗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一场风云变幻,究竟会将河曲城带向何方,是继续被官府统治的黑暗,还是迎来义军所承诺的曙光。
终于,一批批义军成功登上了对岸。他们迅速集结,毫不犹豫地与前来阻击的官兵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义军们个个怀着满腔的热血与对自由的渴望,他们的招式刚猛有力,每一次攻击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官兵们虽有防御工事,但在义军这般无畏的冲锋下,也渐渐陷入了困境。
此时,河曲城中的王可贵做出了一个改变局势的抉择。
王可贵本是城中一个平凡的百姓,但他对官府的黑暗统治早已心怀不满。他听闻过王嘉胤义军的事迹,对其为民请命的义举钦佩不已。
当看到义军在城外奋勇作战时,他决定挺身而出。他在城中悄悄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市井小贩,有落魄书生,还有手工艺人。他们虽身份各异,但都怀着对正义的向往。
“兄弟们,如今义军在外浴血奋战,正是我们为河曲城谋求出路之时。我们不能再坐视官府的腐败,打开城门,迎接义军入城!”王可贵目光坚定地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他们趁着城中官兵忙于抵御城外义军之际,从一条隐蔽的小巷中杀出。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小股官兵的阻拦,但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出其不意的攻击,成功冲破了防线,最终抵达城门。
一番激战之后,城门缓缓打开,王嘉胤率领义军如潮水般涌入河曲城。
王嘉胤入城之后,深知建立稳固政权的重要性。
他在城中的一处宽敞庭院中,召集了麾下的一众将领与谋士,开始了分封之事。庭院中气氛庄重而肃穆,众人皆神情专注地望着王嘉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