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晨雾未散,紫禁城上空隐隐透出一丝肃杀之气。朝堂内,官员分列两侧,气氛却异常沉重。昨夜关于东厂押送物资被伏击的消息已经传开,赵元功的脸色比这雾气还要阴沉。
“陛下!”赵元功上前一步,重重叩首,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怒意,“臣奉命护卫京城治安,却被一群不明身份的江湖宵小挑衅。更可恨的是,这些人胆大妄为,竟胆敢袭击东厂的物资队伍!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若不严惩,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朝廷威严?”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听起来似乎正义凛然,实际上却是想逼皇上下令对江湖势力大肆清剿,好为他东厂找回颜面。
皇帝低头品茶,神色未动,只淡淡开口:“赵提督,朕听闻你此次押送的乃是东厂的私物,非朝廷公事?”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
赵元功额角冷汗滑下,但他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虽然物资确有部分是东厂自用,但护送此物也是为朝廷分忧。东厂肩负着查奸除恶的重任,物资被劫对朝廷大局不利!”
皇帝冷哼一声,放下茶盏:“既然是东厂的私物,赵提督又何必大动干戈?你手下人马众多,难道连几名江湖人都对付不了?”
赵元功一时间哑口无言。
这时,户部侍郎徐子涵站了出来,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另有隐情。据臣所知,伏击之人并非纯粹的江湖草莽,而是有人暗中组织。倘若背后另有高人,赵提督一味清剿江湖,只会激化矛盾,徒增乱局。”
徐子涵的言辞滴水不漏,暗中却为李志化解了不少危机。他心里明白,李志并非真心想与朝廷为敌,而是针对赵元功的独断专行。
皇帝听后点点头:“徐侍郎所言有理。赵提督,此事朕命你彻查幕后主谋,但不得滥杀无辜。若再有类似事件,朕可不轻饶。”
赵元功咬牙应下,心中却已杀意涌动:“李志,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密林中,李志和柳小蝶正在与江湖中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凌云阁的沈青锋率先开口:“李公子,昨夜一战虽大获全胜,但东厂定会有后续动作,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错,”风雷帮的黄啸天接着说道,“赵元功那老狐狸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下一步肯定会动用更多人手。若是直接与朝廷对抗,恐怕我们这些江湖势力难以承受。”
李志点点头,脸上却没有丝毫慌乱。他从怀里取出一张地图,展开在众人面前。
“各位,请看。”
地图上标注着京城周边的地形,还有几处重点标记的红圈。
“这些红圈,是赵元功的重要据点。他的手下多依赖这些据点收集情报、转运物资。我们若想动摇他,就必须断其根基。”李志说道。
沈青锋皱眉:“直接攻击据点,未免太过冒险。一旦被发现,我们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
李志摇头:“我并非要大张旗鼓地攻打,而是运用声东击西之策。比如,在他以为最安全的据点附近制造混乱,逼他调动人手,然后趁虚而入。”
黄啸天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东厂必定腹背受敌,而我们只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胜利。”
“没错。”李志继续说道,“不过,计划实施之前,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我手中还有几件新武器正在完善,到时候大家便可亲自尝试它们的威力。”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期待之色。
正如李志所料,赵元功很快便展开了反击。他调动东厂高手,暗中搜查江湖人士的踪迹,同时派出密探刺探消息。
几天后,东厂的一支精锐人马突然袭击了风雷帮的一处分舵,导致分舵覆灭,数十名弟子惨死当场。消息传开后,整个江湖一片哗然,风雷帮更是群情激奋。
黄啸天咬牙切齿:“赵元功欺人太甚!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沈青锋劝道:“黄帮主,此时不可意气用事。赵元功正等着我们冲动行事,然后各个击破。只有按照李公子的计划行动,我们才有胜算。”
黄啸天这才冷静下来:“沈阁主所言有理。这次还请李公子为我们拿主意。”
几天后,李志将众人召集到隐秘的作坊中,展示了他的新发明——“弩火轮”。
“此物结合了连弩与火药的原理,可一次性发射十支弩箭,且箭头涂有特制的火油,命中后可引燃目标。”李志耐心地解释。
众人看着威力惊人的演示,纷纷露出震撼之色。
“此物一出,东厂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黄啸天惊叹道。
李志笑道:“东厂的反击会越来越猛烈,我们不能只依靠武器,还需要策略。接下来,我们便试用这些弩火轮,对赵元功的据点展开一次奇袭。”
“但奇袭之后呢?”柳小蝶问道,“若赵元功狗急跳墙,是否会直接向皇帝告状?”
“那正好。”李志目光冷峻,“他若急了,便是露出破绽的时候。”
当晚,李志与众人彻夜商讨行动细节。每一步都经过精密推敲,既保证行动的成功率,又尽量减少损失。
“赵元功的气焰已经太盛,我们要让他明白,江湖之事,朝廷最好不要插手太深。”李志的声音掷地有声。
众人纷纷点头,士气高涨。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这一票大的!”黄啸天拍案而起,豪情万丈。
未完待续:李志的新武器如何在奇袭中大放异彩?赵元功又将采取怎样的手段反击?朝堂的争斗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敬请期待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