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岛链,终于被摧毁了。
只剩下最后一道岛链,龙国就可以进入全新海域。
留下一半人,他们要重新修建两座岛屿。
这个海峡,以后都有龙国舰队驻守。
剩下一半人,前往后方海域。
这里的气候,就非常的温润,海面上,是2-3级的微风,气温也是26度,非常的舒适。
光看气候,就比前段海域,舒服很多倍。
来到后方海域,给人熟悉的感觉。
这里的土着,生活条件,就和前世的蓝星一样。
甚至,很多地方比前世龙国,生活的还要好。
农田资源岛,每年产出大量的粮食,都是自动化机械,几乎不需要农民。
几百个农民,就可以养活几十亿人口。
剩下的资源岛,都是一个个工业化的城市。
有擅长纺织的岛屿,有擅长化工的岛屿,有擅轻工业的岛屿。
每个岛屿,都是工业现代化的城市,岛屿上的土着,也基本上都是龙国人的外形。
在这些岛屿上待久了,会让叶凡觉得,自己生活在前世,自己并没有穿越。
语言文字,都是龙国的,生活习惯甚至大致都相同。
这样奇怪的世界,让叶凡感觉惊奇。
第二道岛链,如何获得资源,目前还没有找到。
既然是敌人固守的海域,必然有珍贵的资源的。
所有龙国的船长,分开寻找沙漏海域的资源。
叶凡来到学院资源岛。
所有海岛的小孩,都会在这座岛屿,岛屿上除了学校,最出名的就是图书馆。
里面的货币,和万岛海域的货币相同。
叶凡付费后,进入到图书馆里,来到历史区。
第一眼,就看到上边的唐朝编年史。
难道,是李世民的大唐。
叶凡拿出书,只是看了开头,就知道不对劲。
大唐六千年,只是第一句话,时间就不对劲。
叶凡快速翻页,已经修炼出神识,看书是很快的。
上千字的唐朝编年史,叶凡很快看完了。
这的确是唐朝,在前世蓝星考古学发现,夏朝之前,还有两个朝代,虞朝存续1700年,虞朝之前还有古唐朝,就像西汉、东汉、季汉等等,都是被后加上去的,刘邦、刘秀、刘备建立的,当时都叫汉。
自然在古唐国眼里,他们就是唐,可没有古字。
而在现代蓝星看来,4000年后,有一个新的唐朝,李世民的大唐更加出名,和古唐国有关的文字,只有只言片语。
自然就成了古唐国,而不是李渊建立的唐,是新唐国。
关于商之前的历史,流传下来的很少,这是有原因的。
夏朝是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没有文字依靠口口相传,自然只有少量的事情,可以流传下来。
三皇五帝的故事,更是如同神话传说了。
他们之前的虞朝和古唐朝,那更是少的可怜的信息。
就连前世的龙国,考古已经大发展,也无法确定这两个朝代,是否存在,更别说君主是谁,建立多长时间。
传说,文字是三皇五帝时期发明的,但是夏朝没有任何文字流传下来,传说中的九州鼎也没有了。
最开始,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朝的竹简,连商朝,也只是后来的文字记录。
直到考古出现大量的甲骨文,这才被外国认可。
这个唐朝编年史中,叶凡还是找到了漏洞。
他们在六千年前,进入大航海世界,这里生活条件,比蓝星的龙国更加富裕。
于是,国家的贵族都纷纷进入这个世界。
穷人,留在蓝星的龙国,贵族和平民等于完全分开了。
富人走了,自然有新的穷人变成富人。
有新的贵族诞生,并且进入到大航海世界。
甚至古唐国的王室血脉,早就不在蓝星龙国了。
古唐国随之,也被新的王室取代,成为了虞朝。
同样,虞朝的贵族和王室,也竞争进入大航海世界的名额。
只是吸取了古唐朝的经验,皇室和贵族必须留下一半人口,用来管理国家。
这让古唐国,足足维持了1700年的统治,是寿命最漫长的一个王朝。
原因也很简单,国家的贵族在快速减少,普通人多少都有上升通道。
比如宋代的皇帝,都经常没有儿子,要过继兄弟的孩子,来继承皇位。
虞朝的贵族,可能日渐人丁单薄,直接在蓝星绝迹也很正常。
平民有了上升通道,国家的财富,就不会被少数几个家族垄断。
这让虞朝,成为龙国最悠久的一个朝代。
这些人,进入到大航海世界,他们就要放弃虞朝的身份,再次加入大唐,成为唐朝的子民。
每个人,都是文化水平高,礼仪好的贵族,都是高素质人才。
让大航海世界里的虞朝,日渐的繁荣。
而东南垭其他国家,他们的人进入大航海世界,就成为了低贱的奴隶。
沙漏海域,正好将两种人区别开。
前段海域的土着,就是东南垭其他国家的人,他们在古唐朝,就是当做奴隶使用的。
甚至祭祀祖先的时候,会杀几百个奴隶当祭品。
那时候,古唐朝是有大量的船长,强大的舰队的。
他们有很多人,都是有船长身份的,而不是纯粹的土着,一群Npc。
如果将大航海世界,当做一个游戏,有船长身份的人,就是一个游戏玩家,没有这个身份的人,就是一群Npc。
叶凡发现的漏洞,就是在五千年左右,古唐朝的船长就在不断减少。
到了四千年前,几乎所有的船长都消失了。
在这之后,他们彻底失去了船长的身份,也就变成完全的Npc。
而这个时期,正好是三皇五帝时期。
现在的龙国人,是炎黄子孙,可没有人说是古唐国,或者虞朝的后代。
这期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但是这本唐朝编年史上,并没有说。
甚至,没有对成为船长,有任何渴望。
一个山羊胡老头,看到叶凡手中的书,停留在四千年前的时间段。
“小子,你是不是好奇,这是为什么。”
“老伯,小子的确很好奇,想听老伯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