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三儿比老二聪明多了。”
“……兄长,这并不是什么夸奖的好话。”
姜笙嘴角抽了抽,下一瞬一只大手过来,轻轻拍了拍他脑袋,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
姜翎温声说:“以后你只管种粮食,种出来放不下了,就放在这里,我会让人运走有用。”
“……兄长,你是不是要造反?”
“唔,这个要看看情况,帝王真无情的话,也不是不能考虑,总比命一直握在别人手里强。”
姜笙沉默良久,不解道:“兄长,那你为何不让我直接去,也省得你运粮麻烦,还容易留下蛛丝马迹。”
姜翎摇摇头,目光多了几分复杂。
“不可,让你放在这里,是为了更好得保护你,三儿你才是姜家的宝贝,无价之宝。”
“有你在,姜家不管多落魄,只要还有血脉在,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至于这里,不过是帮你遮掩的地方。”
姜笙沉思片刻,猜测道:“兄长的意思是,若是粮食来源被盯上,那山谷被人盯着,转移他们的视线。”
“也就没有人会怀疑,粮食大头在我这,没有人盯着我,我自然就更安全。”
姜翎嗯了一声:“之前这里我当宝贝,但现在跟你身上的秘密比,这里不算什么了。”
“从这里运粮,是有一点风险,但你会更安全,这才是为兄在意的地方。”
“走吧,我带你去地窖,你把粮食放在那,后面会有人处理好。”
两人在山谷内,一待就是三日才出来。
姜笙骑在马儿上,一想到空间存货搬空,心里空落落的,下次还是多留点更踏实。
“兄长,你要那些瓜果是要吃吗?”
“不是,是卖向其他几国,中间转几次手,就算有人想查,也查不到什么线索来。”
姜翎骑着马,轻声说:“粮食自己用,瓜果之类在寒冬可是珍品,我们可以大赚一笔,以后日子更好过些。”
姜笙点点头,心念一动手上出现个桃子,直接丢过去:“兄长吃吧,回军营后就不能吃了,人多眼杂。”
“嗯,以后在外面少用你的空间,小心被人瞧见了,到时对你不利。”
“世人对不能理解的东西,一律会当成妖怪,烧死都是正常的,就怕把了折磨致死,再封印起来。”
“……我,我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
姜笙又换了一张脸,跟在自家兄长身后。
两人刚到军营,冷风脚步匆匆过来。
“公子,圣旨到了,要求将军府的人,在来年开春三月班师回朝,其他老将军也一起,至于莫小童……”
见他神色有异,姜翎挑挑眉:“怎么,旨意上说了什么,要莫小童做什么?”
冷风压低声音:“陛下旨意,让莫小童也跟着回京,日后直接进太医院。”
“哦,太医院?”
“知道了,你先下去盯着他,不要让人乱跑了,等第一次毒发后,再将人带过来。”
“是,公子。”
姜笙顶着一张陌生脸,不解道:“兄长,那位到底什么意思,为何会盯上莫小童。”
“皇宫那么多太医,难道还不够他用嘛。”
姜翎思索片刻,推测出一个可能。
“不,明面上是太医,背地里很可能是让人炼丹,那位已经疯魔了。”
“只要有一点点可能,都不会放弃长生。”
姜笙脸色拉了下来:“兄长的意思是,他会让莫小童去炼丹,就因为治瘟疫的事,让那位给盯上了嘛。”
“可莫小童根本不会炼丹,制药也不是太好,让他去炼丹,那位万一被毒死怎么办。”
“虽然我很盼着他死,可现在要是真死,朝廷动荡不安,大乾也会动荡,其他几国只怕要蠢蠢欲动。”
姜翎赞赏看了他一眼,毫不吝啬夸道。
“不错,三儿你现在很敏锐。”
“所以啊,这才是我给莫小童下毒的原因,每个月都要吃药,不然他会痛不欲生。”
“有莫小童在皇宫,对我们没什么坏处,以后那位的生死,可就控制在我们手里了,不是更有利嘛。”
姜笙皱着眉,还是有些担忧。
“莫小童要是不听话,会坏事得。”
“嗯,这件事我有准备,他身边会一直有人盯着,皇宫也有我们的人。”
听到兄长这话,姜笙心里彻底踏实了。
前世若是兄长活着,一定会比他做得好,最起码不会看着家族覆灭,只能无力扛着,满腔怨恨后悔无处发泄。
“兄长,你活着真好!”
姜翎看他一脸真诚,眼里满是庆幸,心里升起一抹怪异,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嘴角抽了抽,笑得有些无奈:“真是美好的祝福,为兄收到了。”
眼看着进入寒冬腊月。
天气越来越冷了,路上行人越发少,除非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冒险出来打猎。
营帐内燃着火炭。
姜笙还是觉得很冷,围着火炭蹦蹦跳跳,想让身体暖和起来,现在他最喜欢的就是天黑,可以进空间里。
不冷不热很舒服,一出来……太冷了。
这么下去的话,军营有粮食不至于饿死,可百姓要怎么活,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哎,要是有法子,解决百姓取暖问题就好了。
姜笙脑中灵光一闪而过,对了,他可以去空间竹屋找,说不定会有什么法子。
明显竹屋的书籍记载,是要比现在更全得,抬脚掀开帘子,对着外面的守卫说:“我要做毒针,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进来。”
“是,莫副将。”
放下帘子,将毒药毒针摆放在桌上做掩饰,一个闪身进了空间,直奔竹屋而去。
不知过去多久,地上放了一堆书。
姜笙翻看着,喃喃着:“盘炕,这是什么东西,当真有如此神奇作用,只要烧点木柴,可以保暖一整夜。”
唔,多少人是睡梦中死去,要是真能如此神奇,那南疆百姓可以少死不少人。
只要木柴啊,多便宜,只要勤快点找木柴,还是比较容易的,也更适合老百姓用。
姜笙目光灼灼道:“很好,就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