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内。
郭嘉引领着曹洪迈入府衙,抬眼便瞧见贾诩安然于大堂之中烹煮香茗。
其身旁,书简堆积似小山,帛书亦散落其间。
贾诩闻得动静,未抬首,仅轻声说道:“奉孝先生,子廉将军,速速前来入座品茗。”
郭嘉微微一怔,对曹洪使了个眼色。
曹洪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大手一挥。
其身后随行的兵卒们训练有素,瞬间散入府衙的各个屋舍内,开始仔细搜查。
郭嘉继而落坐于席,脸上笑意盈盈,开口问道:“文和先生,瞧这般情形,您可是在此等候我等许久了?”
贾诩抬首,嘴角泛起一抹笑意,端起一杯茶盏置于面前的小几之上,“奉孝啊,你我皆是通透之人,无需拐弯抹角。”
“自张绣出征邓城那日起,我见出城之时有人仔细盘查,便知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故而一直在此静候。”
“哈哈……”郭嘉闻言,畅怀大笑,“众人皆言贾文和乃算无遗策之人,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不敢,不敢。”贾诩嘴角微微牵动,摆了摆手,谦逊道:“与此次算计张绣的谋士相较,我贾文和不过是败军之将罢了。”
“算计张绣之人?”郭嘉微微一愣,很快便已明悟,遂打趣道:“文和啊,此番您可真是有所误判了。算计张绣之人并非什么谋士,实乃我主曹操,曹司空大人略施巧计罢了。”
“哦,曹司空?”贾诩身形猛地一震,眼中满是惊愕与不信,直直地盯着郭嘉,似要从他脸上寻出一丝破绽。
郭嘉含笑不语,端起茶盏自顾自品茗了起来。
好大一会,贾诩才缓缓收敛震惊之色。
他苦笑摇头说道:“真没想到啊,曹司空竟也有这般惊人的谋略本事,与他为敌,我贾文和输的不冤。”
郭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文和兄过谦了,我主虽有奇谋,但张绣这次主动出征邓城之举,也算是化被动于主动,说输谈不上。”
贾诩再次苦笑,轻叹道:“那是曹公仁义,不想与我们兵戈相向,又提前为我们想好了退路而已。”
“否则,我们这会已经一败涂地了。”
“算是吧。”郭嘉也不客气,直接承认了。
其实,在张绣率四千兵马出征邓城之时,荀攸、曹洪、夏侯渊三人,不止一次劝曹操顺势将张绣消灭,以免留有后患。
但曹操毫不犹豫拒绝了他们的建议。
想想历史上的‘曹操’,在宛城吃了那么大的亏,与张绣可谓有杀子之大仇,最后不还是选择收编了张绣。
而张绣也没辜负‘曹操’的信任,在官渡之战、庐江之战等关键战役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直至老死都没有再背叛。
曹操心中明白,张绣这个人只要不把他逼急了,再好好善待的话,就不会如同吕布般,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
至于吕布,那就不说了。
方天画戟,专捅义父,流传千古之‘佳话’!
贾诩心中一凛,开门见山问道:“奉孝,如今张绣大部已基本撤离宛城,不知曹司空唯独扣下诩,打算如何处置?”
郭嘉放下茶盏,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我主爱才,文和兄之能,他早有耳闻。若文和兄愿追随我主,司空必当重用。”
贾诩目光闪烁,沉吟片刻后,慨然说道:“承蒙曹公赏识,诩岂能不识抬举,诩愿从此追随曹公,效犬马之劳。”
“哈哈,想不到文和兄也是个爽快人啊。”郭嘉大笑说道。
不远处的曹洪,这才把半鞘之刀缓缓收了回去。
随即,郭嘉站起身来,说道:“既如此,文和兄就莫要让司空久等了,现在就随我一起去面见主公吧。”
“奉孝且慢!”贾诩摆了摆手,欣然起身,目光看向曹洪,说道:“劳烦子廉将军随我去一趟城中马厩,我要给曹公奉上一份厚礼。”
“哦,那简直太好了。”郭嘉立即想到了什么,兴奋笑道。
半个时辰后。
郭嘉、贾诩、曹洪等一行人,带着近千匹神骏战马,一路浩浩荡荡走出了宛城。
这些战马,是张绣的骑兵减员后,即便是一人双骑,还多出来的一些神驹。
昨日张绣的捷报早到,张绣余部本来打算一并带走至邓城。
当贾诩得知自己无法出城后,稍一琢磨便扣下了这些战马。
他新投主公,总不能空着手吧。
……
是夜,曹操在典韦的陪同下,悄然而至邹氏府邸。
门前家丁见一干军士簇拥而来,方欲开口询问。
典韦已抢前一步,声若洪钟:“休得多言,有贵客临门,速去通传!”
那家丁被吓得脚下一个踉跄,赶忙爬起,匆匆入内通报。
邹凤儿闻得讯息,心中满是欢喜,忙不迭地精心整了衣衫,出门来迎。
曹操瞧见邹凤儿,面上笑意盈盈,轻声道:“凤儿,吾来接你了。”
邹凤儿粉面羞红,含羞点头:“孟德,且随我进来,家父已在厅中久候。”
言罢,引领曹操与典韦步入厅内。
其余军士迅速散开,各司其职,严密戒备。
待步入厅中,邹父急忙起身离座相迎。
曹操目睹老丈人迎来,不禁老脸一红,赶忙加快步伐,上前恭敬行礼:“老……邹老,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邹凤儿此前已将与曹操的种种情事,毫无隐瞒地告知了父亲。
邹父拱手回礼,眼神不经意间在曹操身上游走打量,发觉眼前这位未来‘女婿’,看上去竟与自己年龄相仿。
邹父嘴角不自觉地微微抽搐,旋即神色泰然,不卑不亢地说道:“司空大人太过谦逊,草民未能远迎,还望大人海涵。”
随后,众人依循宾主之礼依次就座。
“上茶。”邹父轻声吩咐一句,继而再次审视曹操。
只见曹操目光威严,正襟危坐,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枭雄的霸气与风范。
邹父心中暗自叹息,情绪颇为复杂,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女儿于困境之中觅得转机,承蒙曹操垂青,自此得以攀附高枝,往后余生荣华富贵自不必说。
忧的是女儿只能屈居妾室之位,在曹操的后院之中恐难有出人头地之日。
不过,只要曹操能真心善待女儿,对女儿而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毕竟女儿背负着张氏寡妇之名,若无曹操眷顾,此生恐再难有婚嫁之缘。
俄顷,下人奉茶而至。
曹操轻啜一口香茗,率先打破沉默:“邹老,在下今夜唐突前来,实则是欲接凤儿同赴许都。”
原来,今日自许都传来荀彧书信,称袁术与吕布似有异动。
曹操知道,这两个家伙怕是觑见许都兵力空虚,蠢蠢欲动想搞事了。
因此,曹操打算不日便班师回朝。
当然,他仍需静待樊城一战的结果揭晓,才能定夺下一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