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那在道门仅剩的一个名额上时,九叔倒是表示以胡梓墨跟总坛那边的情况,是有绝对把握的,让四目不用太操心这件事情。
“我也知道名额的事情,几乎已经算是内定在了梓墨的头上,但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我这心里面总是感觉不踏实…”
从他们师兄弟二人的这番交流当中,倒是听出来了关于那个名额,还有不少胡梓墨不知道的内情。
“哼,有什么不踏实的,难道就只允许他们全真道那边可以内定,就不许咱们正一也内定么,世间可没这种道理。
再加上汉水龙宫那边的事情,所以你觉得在整个道门里边,年轻一辈弟子当中,有哪个能跟梓墨相比的!
所以,这个名额是必定要落在梓墨身上的,如果不成,那就在去汉水那边的时候手上见见真章吧,我倒是想要看看那个获得名额之人,若是败在了梓墨的手上,还有什么脸面在玄幻界当中混。”
四目咂吧了下嘴,也觉得师兄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嘛…
“师兄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想着多少也出点力,能给梓墨多加上一点胜算也是不错的,没准还能授到五雷箓也说不准呢!”
看样子四目是打定主意了,虽然不敢奢望,但也不能说连尽力争取都不去做吧。
九叔也是了解自己这个师弟的性格,知道他只要做出了决定,那么就不会反悔,更不会在以后感到后悔,所以也就不多劝说什么,由着他去了。
不过四目却也没有就此告辞继续去访友,而是询问起来了汉水龙宫那边的事情,他有些拿不准主意,到底要不要让胡梓墨也凑这个热闹,虽然有不少的好处,但若真被对方给看上了,那也是有些吃亏的。
对于四目的这个问题,九叔倒是看得很明白,直言道:“像是梓墨那种情况的,就算去凑热闹了,人家也未必会选他,选他就只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汉水龙宫看上了胡梓墨未来的前景,二来就是那龙女是个喜欢小孩子的变态。
你觉得这两种可能性,总坛会接受哪种呢?
哪种都不会接受的,不然吃亏的就是咱们茅山了!
对方也不是傻子,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得硬是选择梓墨,一旦对方敢这么做,不说总坛认不认,且说掌门肯定是要跟天上的祖师爷们打小报告的,到时候可有得是小鞋给汉水龙宫穿的。
所以只要对方不傻,就不会做出得罪人的事情。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梓墨看上了对方的龙女,如果是这样的话,反倒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好事情。”
“好事是好事,估计梓墨也未必看得上,毕竟龙族化形出来的外貌,可是跟人类审美有些差异的,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未必会选择娶一条龙女!”四目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这种情况。
因为他说的可是真的,都不是一个种族,所以你认为人家龙族化形出来的躯体,会符合人族的审美观么,那是真有差异啊。
倒不是说龙女一般都很丑,而是基于种族之间那完全不同的审美观念,导致了很少会有人喜欢龙族,甚至是海族水族的。
举个最普遍的例子,那就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龙族化形出来的躯体,往往都异常高大,也就是说要比正常的人类高出很多。
不提相貌方面,且说这身高,就很少有人能够看得上龙族女性了。
反正四目是不认为胡梓墨的审美会异于常人。
师兄弟二人既然都已经聊到了汉水龙宫的事情上了,索性就针对此事继续往下聊,当然说的并非是龙女的事情,而是他们茅山到底要不要掺和进去关乎未来国运的那个旋涡当中。
这掺和进去自然有掺和进去的好处,不掺和进去,也有不掺和进去的理由,最起码还能给茅山多保留些底蕴。
像是这种关乎整个华夏国运的事情,要么不参和,连想法都不能有,要么就举全宗之力参和进去,努力争取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好处。
说白了,就是赌上了全部家当,成了皆大欢喜,收获的好处多多,如果不成那就全都完蛋。
当然,完蛋的只有人,茅山道统是不会完蛋的,毕竟总坛那边留下的后手可不少,更别提还在外面的那些诸多法脉们,只要外边还有一个法脉存在,那么茅山就算不上是断绝。
事关全宗门人弟子的生死存亡,总坛肯定是要经过各种详细考虑,权衡利弊等,才能决定到底要不要掺和。
九叔好像对于总坛的选择,有着自己的猜测:“我估计总坛最后还是会选择掺和进去的。”
“是因为茅山处在华夏之地,无法避免被牵连进去的原故么!”四目听到师兄的这种说法后,也是愣神了一下,回过神来后就询问起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让总坛决定要掺和进去?
“是有这个原因,不过不全是因为此,虽然咱们茅山势大人多,就算想躲都未必全都能躲过去,一旦有门人弟子被扯进去了,迟早会牵连到整个茅山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情况,也是因此才会让我认为总坛最终只会是决定掺和进去的主要原因。”
四目好奇问道:“什么情况?”
“师弟难道就没察觉到,目前世间的灵气,要比咱们当初还在山上学艺时少了很多么?”九叔意味深长的说道。
“…少了很多?有么,我怎么没觉得呢,我道场那边的灵气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样的啊!”四目纳闷的想了想,并没有察觉出来九叔所说的那种情况。
“笨蛋,你那道场本就建在了好的地方,又有阵法不断聚集着灵气,但你怎么不想想,为何你道场从建立到现在为止,灵气却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呢?”
经过九叔这么一说,四目才反应过来,自家道场那边的灵气的确是没有过任何的变化。
其实对于外界灵气的多寡,除非是出现巨大的变化,不然很少会有人关注的,更别提还只是细微的那种,这如何能够让人察觉得出来呢。
四目的性格本就大大咧咧的,那就更不可能察觉出来这么细微的变化了,甚至也都忽略掉了自家道场灵气没有任何变化,这一点本身就是最不正常的地方了。
别说四目,就连隔壁的一休大师,不也没能察觉到,可见这种情况到底是有多么的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