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叹了口气道:“那你预备如何?”
李纨低着头回道:“如果真的是……那还求大嫂帮我送一碗落子汤来。”
张氏拧着眉头说道:“真是造孽哟。”
说完她立在原地想了想,突然就转身走人了。
李纨双手捂脸颓然地坐在椅子上,自己到底是怎么把日子过得如此一团糟的啊?
她真是没脸面对舅妈、面对母亲了。
第二天,家里就来了一位大夫,张氏带着到了李纨房里。
当大夫眉头舒展,露出一个笑容时,张氏就知道确实是有了。
“几个月了?”张氏问道。
大夫回道:“不过一个月左右,脉象还很弱。
不过老夫很肯定是喜脉。”
张氏让人带着大夫去拿赏钱。
李纨低声说道:“既然确定了,还请嫂子去熬落子汤吧。”
张氏没说话,不过晚上确实是她身边的丫鬟送了一碗汤药过来。
李纨盯着汤药掉了眼泪,她摸了摸尚且平坦的小腹,喃喃自语道:“孩子,是娘对不起你。
无法给你一个生存在这世上的身份,你莫要怪娘。”
说完,李纨端起汤药一饮而尽,靠在床上等待着疼痛的降临。
结果等得人都快要睡着了,都没有感觉到想象中的腹痛。
李纨还奇怪,难道大嫂开得是什么仙丹妙药,没有感觉就能把孩子去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又有丫鬟送来了一碗汤药。
这下李纨坐不住了,她去找了张氏。
“大嫂给我喝的是什么药?
为何还要连喝两天?”
张氏正忙着抄写菜单,眼皮儿都没抬,“不止要喝两天,大夫说要连着喝半个月呢。”
李纨奇道:“这是什么落子汤,居然要喝那么久?”
张氏回道:“这不是落子汤,是保胎药。”
李纨一听是保胎药,立刻急了。
她过去夺过张氏手里的笔,“大嫂为何要这样戏耍于我?
是要看我的笑话吗?”
张氏叹道:“妹妹,我若要看你的笑话,还用等到现在吗?
你难道还看不出我要做什么?”
李纨愣住,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嫂……不可……这样不可……”
张氏哼了一声,“有何不可?
明明你二人你情我愿,一对良配。
偏偏要闹得这般各分西东。
要我看,这孩子就是来助它爹娘一臂之力的。
必须给你好好把它保下来!”
李纨急了,“大嫂,这可如何使得?”
“这如何使不得?”张氏认真地盯着李纨的眼睛。
“你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想和明贤表弟在一起。
只要你说完,我就立刻给你换成落子汤。”
李纨看着张氏的眼睛,张了张嘴,终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张氏说道:“既然如此,你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全由嫂子帮你做主。”
张氏对这个小姑真得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是见到她这般可怜,又实在是于心不忍。
反正送佛送到西,张氏决定最后再帮她一次。
就这样,李纨的保胎药一喝就是半个月,直到大夫第二次来问诊的时候说道:“夫人胎像稳固,日常只要稍加注意即可。”
张氏笑着谢过大夫,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
于是,她给丰县送了信,告知了李纨的情况。
朱明贤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他觉得这是老天爷都不想让他俩分开。
之后的事情就顺利了许多,不过即便如此,朱明贤还是挨了赵氏几个板子。
倒不为别的,赵氏是嫌他居然做出这样有辱李纨名声的事情。
“你个混小子,即便是你二人即刻成亲,这孩子不到八个月就要落地。
到时候你让宫裁如何见人?”
张氏从旁劝道:“舅妈,其实早产这种事情也是有的。
宫裁生萌儿的时候不也是早产嘛。
到时候给稳婆些银子,让放出风声说是早产,也就没什么了。”
朱明贤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又只有母亲、姑姑和大嫂在,他虽刚挨了打,却还满脸是笑地说道:“既然都到这种时候了,我也不瞒着您和姑姑了。
其实萌儿也是我的儿子。”
此话一出,赵氏、朱氏甚至张氏全都目瞪口呆。
难怪李纨生贾萌的时候会早产,难怪贾珠如此痛快就答应把贾萌给了李纨,原来这小子当时就已经做下了这等子事儿!
这回轮到赵氏不好意思了,她忍不住又给了朱明贤几板子。
“你让我有何脸面面对你姑姑?!”
朱氏连忙阻拦,“哎,哎,快别打了,这不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嘛。
你再把孩子打出个好歹,可如何迎亲啊!”
张氏也从旁劝道:“是啊,舅妈,虽然……
但是现在看来,不也是好事一桩嘛。”
如此一来,两个人的亲事就水到渠成了。
只不过一切都要加快速度,毕竟不能让新娘大着肚子进门。
于是,两个人成亲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月初三。
虽然十分仓促,但是朱明贤因着早就有心要娶表姐,所以彩礼之类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
两家又都是亲戚,什么都好商量。
朱家在京中给两人买了一处三进小院作为新房,不过是新婚的时候住一阵子,随后李纨就要随着朱明贤去丰县了。
李纨也没想到自己和表弟的亲事一波三折最终还能落得这样一个好结果。
她红着眼睛把张氏谢了又谢。
“嫂嫂给了我第二条命,请受宫裁一拜。”
张氏忙拦住她,“自家人,这么客气是要做什么?
我既嫁给了你哥哥,你就是我的亲妹子,我自是愿意你好的。
只要你跟着表弟恩爱和美,就是对我的报答了。”
李纨感激涕零,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
李纨再嫁的事儿,没过多久,相熟的人家就都听说了。
街头巷尾有那八卦之人跟着议论纷纷。
都说这国子监李家的女儿才刚刚和离不久就能带着孩子嫁给年轻有为的官员,可见人家姑娘是个好的。
既然如此,贾家那个大少爷能与她和离,看来都是这个大少爷不好等等。
说得多了,总有一两句传到王氏耳朵里的,只把她气个倒仰,拍着桌子咒骂李纨再嫁生不出孩子来。
王氏正在屋里骂的热闹,忽见玉钏儿哭着跑进来,把王氏吓了一跳。
“你哭什么?”
玉钏儿跑得太过着急,又哭得厉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太太,太太快去冷香阁看看。
我们二爷被人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