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想了想说道:“既然你对玉钏儿有气,那就让她还回我房里伺候吧。
即便你想要卖了她,也等到你身子养好了,自己和老太太说去。”
说完,她不等牛晓绮答复,径直对宝玉说道:“既然你媳妇看不上娘给你的这个通房,那就等以后她给你安排更好的吧。
玉钏儿我先带走了。”
宝玉虽觉得有些对不起玉钏儿,但此时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他连忙点了点头,“娘先将人带走吧,莫要让绮儿见了她更生气。”
这样的结果虽不是牛晓绮想要的,她觉得对玉钏儿的处罚未免太轻了些。
不过眼下自己的身体确实也不允许她继续纠缠此事了,方才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就觉得下身的血又汩汩而出。
她只好先躺着将养身体。
玉钏儿的事儿,等自己身子好了再解决也不晚。
玉钏儿知道自己又要回到王氏那里,她虽舍不得宝玉,却也知道这是自己目前最好的去处了。
她临走之前将麝月叫到了身边,把宝玉和宝钗通过暗门往来之事交待给了她。
她看见麝月目光中的惊恐,拉着手劝道:“好妹妹,咱们都是一处长大的,本就情同姐妹。
宝二爷是个怎么样的人你我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性子好,会疼人,将来待你定是错不了的。
只是这个二奶奶并非容人之人。
她这样待二爷,二爷也可怜。
他以前同珠大奶奶那样好,咱们也都是知道的。
如今帮他二人一把,也算是成全二爷了。”
麝月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宝玉可怜。
她们这些当大丫鬟的,谁对宝玉能没点情愫呢。
麝月点了点头,“你放心吧,以后我自是会好好替二爷和大奶奶掩护的。
既然二奶奶对咱们都不仁,那咱们也没必要对她有义。”
玉钏儿重重点了点头,“正是这个理儿。”
嘱咐完麝月,玉钏儿就拎起她的包袱向外走去。
走到门口看见了等在那里的宝玉。
她眼中含泪,看周围无人,拉起宝玉的手道:“如果将来还有机会,二爷莫要忘了玉钏儿。”
宝玉也红了眼眶,轻轻摩挲着玉钏儿的手,“你放心,咱们几个将来都是要在一处的。”
正说着,他听见房门响了,怕是妻子房里有人出来,慌忙松了玉钏儿的手。
“你且先回母亲那里待着,我总会想法子让你回来的。”
玉钏儿点点头,抬脚走了。
宝玉又站在原地痴痴望了许久,才转身进了院子。
一墙之隔的宝钗自然早就听说了牛晓绮小产之事,恐怕只有她能明白为什么牛晓绮只不过是动了动气这孩子就没了。
莺儿过来告诉宝钗玉钏儿也被王氏带走了,宝钗抿嘴淡然一笑,这个弟妹,真得是给自己四处树敌啊。
她虽然没了孩子惹人同情,但是等人们细究起来她小产的原因竟是因为丈夫去了通房那里。
估计也就没有多少人会心疼她了。
难道牛晓绮不知道七出里面有一条就是“善妒”嘛。
说完冷香阁里的事儿,莺儿又小心翼翼地问道:“昨天大爷在家用过晚膳就出去了,也不知道今日回不回来。”
宝钗从床上拿起正在绣着的小儿肚兜,冷漠地说道:“管他回不回来呢,咱们的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好了,你去给我把花样子拿来,我看看这里再加个什么会更好看。”
宝钗斜斜地坐在窗前的绣墩上,一针一针地给肚子里的孩子绣起肚兜来。
冬日的阳光洒进窗棂,让她想起多年前在怡红院的那个午后,她也是这样坐在宝玉的床边,给他绣了几针肚兜。
如今她竟是给两人的孩子在绣肚兜了。
宝钗抿嘴一笑,虽然自己没能嫁给宝玉,但是这以后的日子会怎样,还真是不一定呢。
镇国公府上听说了牛晓绮小产一事,杨氏自是要登门去问个清楚的。
虽然顾妈妈和鹅黄加油添醋地把当晚的事情说了一遍,但是杨氏听完也有几分沉默。
姑爷不过是因为女儿有孕去了通房的屋里,女儿就气性如此之大,以至于孩子都没保住。
这种事儿说到哪儿去女儿都不占理,不过是各打五十大板罢了。
于是她倒没有太过苛责宝玉,反而还安慰了他几句。
“可见这个孩子和你们没缘分。
你们还年轻,等绮儿身子养好了,孩子还是能有的。”
她一边说,宝玉一边点头。
牛晓绮虽然暗恨母亲过于软弱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但是也不能当着贾家的人给母亲没脸,于是也只能冷着脸不说话。
杨氏走之前又把女儿劝了劝,“要我说,你这个姑爷算是个好的了。
上次他和杏黄的事儿我也听说了,那丫头野心不小,谁都能猜到定是她先勾引姑爷的。
你当时那般给他没脸,把丫鬟送去当了尼姑,他也都依了你。
这次这个玉钏儿,是他正儿八经开了脸的通房。
你有孕在身,不让爷们儿和通房睡怎么能行呢?
总不能一直忍着吧?
娘知道你要强,也不喜欢家里有庶子。
宝玉这样听你的话,你大可把避子汤备好就是了,又何苦拦着不让人去呢?
而且玉钏儿是在你进门之前就有的,又是你婆婆给的人。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你就这样要把人发卖出去,这不是明摆着打你婆婆的脸嘛。
听娘的劝,娘都是为你好。”
牛晓绮最不耐烦她娘如念经般的唠叨,拉起被子把头一蒙,“行了行了,您快回去吧。
我该歇着了。”
杨氏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自己的劝说女儿听进去几分。
虽然这门亲事是皇上赐的,但是杨氏在见过宝玉之后却也觉得是门不错的亲事。
以女儿这般强势的性格,就要配个这般温柔的姑爷才是好的。
奈何女儿不知足,反而如此跋扈。
上次撵着杏黄去做姑子也就罢了,好歹是自家陪过来的丫鬟。
如今她又因为宝玉去通房屋里闹得孩子都没了。
这说出去,只怕谁家的主母都要说是她的不是。
杨氏觉得女儿还是太过年轻,等再过几年,也许就知道宝玉的好了。
二房闹了这样一出,这个年过得也就不够圆满,毕竟家里刚失了一个孩子,谁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林家依旧是大年初二要去荣国府上拜年,黛玉今年三月份的嫁期,这也是最后一次跟着爹娘回外祖家拜年了,她的心情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