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这个计划的最关键任务,就是拿下拍卖场的管事。
安书余今天去城里打听了一下城中拍卖场的情况。
了解到城中只有唯一一家拍卖场,而且这个拍卖场的背后的势力非常庞大。
所有在拍卖场拍卖的东西,最后成交之后,都要付给拍卖场最终成交价的一成利润,作为他们拍卖场的佣金。
当然,在这个拍卖场拍卖东西,最后的成交价大多时候,都是让卖者十分满意的价格。
也正是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将自己的物品放到拍卖场上去拍卖。
拍卖场自然不是任何人想卖任何物品都可以,至少你要拍卖的物品的价值得达到他们拍卖场的最低标准。
而这个价值的判定,通常是由拍卖场专门的鉴定师来决定。
最后能进入拍卖场的物品,都必须要经过拍卖场主管最后的审查才可以通过。
明日安书余的任务就是先去杨大夫那,得到一个确切的诊断。
需要多长时间,狐狸才能够完全恢复成原样。
然后,安书余就要就要独自去往拍卖场,和拍卖场的管事的商议。
能不能够等那么长的时间,到时候保证给到他一件完美的拍品。
绝对能够保证拍卖场能够因为这一只狐狸的存在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怎么说服管事的,林元平也讲述了几个技巧。
比如稍微透露一点点他们的计划。
讲述一丢丢怎么抬高拍品价格的技巧。
然后表示,他们后面还有更多的类似的技巧。
只要管事的答应和他们的合作,那这些技巧到时候都将无偿地传授他。
要是问及,为什么不能早日把狐狸拿出来拍卖的时候。
林元平表示,安书余要做的就是保持神秘。
告诉他,这一切只有到时候他才能知道为什么。
这种时候,一般大概率就能拿下管事的了。
毕竟只是答应日后有这么个拍卖的机会给人家而已,拍卖场又不会损失什么。
如若他们真的能为他们拍卖场弄来一只毛色漂亮,还是活着的狐狸。
那他们拍卖场绝对会将这只府里作为压轴的拍品,而且绝对会卖出高价。
又商讨了一下后面计划的具体细节之后,大家才各自散了,回房间休息。
安书余躺在床上的时候,一直在脑子里复盘安晚晚和林元平的计划。
越想他就越觉着有几分不对劲。
怎么回事啊?这俩孩子的脑子怎么长的?
他这个活了这么大岁数的大人,都比不上他们这么两个六七岁的孩童。
不过想想自己早慧的大儿子安天奇,安书余又释然了。
也许就是他和他娘子的条件好,生下来的个顶个都是聪明的孩子。
翌日早晨,林之桃在做好早饭之后,就将留给杨大夫的两个碗已经单独盛出来了。
孩子们吃完早饭,就跟着安书余一起去杨大夫家了。
林元平提着食盒,稳稳当当地走路。
安书余则是双手抱住装狐狸的笼子,安熙和安晚晚走在最前面。
浩浩荡荡地一群人往村口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村里人看到他们一家子人,都好奇大早上要去干嘛。
“去给杨爷爷家帮忙呀!”安熙很是大声的回答。
“哟!安熙长大啦!都能够帮你杨爷爷的忙啦,你杨爷爷可真没白疼你啊!”
安熙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灿烂了。
没错!他已经变成一个小男子汉了!
爱听,多夸!
安书余出门之前,已经将狐狸笼子都给用布给盖住了。
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来,笼子里头装的什么东西。
村里人好奇。
他就说里面是昨天抓到的两只兔子,怕兔子胆子小被吓死,所以拿布盖着了。
有只兔子的腿受伤了,想让杨大夫那看看能不能治。
孩子毕竟小,喜欢小兔子这种可可爱爱的小动物。
他们夫妻俩呢,就想把兔子的伤给治好了。
留在家里,给他们当宠物养着玩。
兔子的胆子小,村里人都知道。
是真的有可能被吓死。
听到这样的说辞,村里人一般都不会执意要打开看布下面的笼子到底装的什么了。
要真是兔子,被他们这一看给吓死了,那安熙不得哭着找他们赔兔子啊。
但一时之间,村里人倒是也没有走开的意思。
还是跟着安家人一起往村口走着,就像是同路碰上了,就像和他们多聊会天一样。
安书余甚至还得到了几句夸赞。
有村民夸,怪不得他们家孩子个顶个的出息呢,原来是有他们这么上心孩子的父母。
当初他们在安家门口讨教养孩子的方法,原来安家夫妇俩是真的做到了。
怪不得呢孩子都长得好,不用多操心呢!
安书余被夸得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是自己说了谎,得到如此夸奖,实在是受之有愧。
又闲聊了几句,村民们像是聊够了,又或是到达了目的地,又都散开,各忙各的去了。
好在安书余他们今日到达杨大夫家的时候,屋外没有病人在排队。
也是,他们今日可是起了个大早。
为了防止杨大夫自己弄早饭吃,林之桃可是掐好了时间,催几个人吃饭出门的。
可怜的安熙连眼睛都还没睁开,碗里的饭都已经吃了一半了。
就是这种速度,等他们到了杨大夫家的时候,他果然才刚起来。
这样就没有枉费林之桃的一番苦心了。
林元平将手中的食盒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安书余则将饭菜拿出来摆在桌上,让杨大夫先把饭吃了。
冬日的早上本就寒冷。
一路上,本来他举了个狐狸笼子走路就不快。
还有村民们时不时的搭话,耽误了不少时间。
安书余都怕饭菜凉了,所以让杨大夫赶紧吃。
杨大夫倒也没推辞。
刚好自己饿了,有的吃就吃呗。
反正是他的干儿子孝顺他的,他有什么不能吃的。
在杨大夫吃饭的过程中,安书余就把昨天晚上和孩子们聊的事情都跟杨大夫说了一遍。
邀请他去安家吃午饭和晚饭,早饭也都由安晚晚他们送过来。
这样就可以让杨大夫安心看病就好了,不用再忙活吃上的事情。
杨大夫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他早就吃厌了自己做的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