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手电筒把身下的褥子检查一遍,多亏它俩发现的早,没弄脏。
折腾这么一遭,反而没了睡意,她摸向小腹处两团溜光水滑的白毛。
肚子倒是不痛,就是腰酸困的厉害,把小狼崽往身前拢了拢。
这两个家伙毛发顺滑得像丝绸,手感不要太好。
小狼崽舒服的眯眼,不自觉的翻身露出肚皮嚎了一嗓子,吓得她一把捏紧它俩的嘴。
“嘘.....,别叫,大晚上的,你俩想挨骂吗?
说完对上两双闪着亮光的琥珀色眼睛,“算了,睡吧。”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睡觉,再不睡明早该起不来了。
第二天脑中响的时候,沈玉姝脑中天人交战了小半刻才艰难起身。
陪着俩人晨跑完又接着回去补觉,直到顾氏吃完饭都不见踪影。
顾氏问了侄女才知道女儿今天没去田里。
她把吃饭的桌子擦干净,看厨房也没什么要她做的,便想着回后院看看。
女儿身体被那神奇的水调养的生龙活虎。
之前除了有些赖床,从没见她起的这么晚过。
她趴到窗户边听了半晌,屋里确实没动静,轻轻敲了敲房门。
“姝姝,你起了吗?”
沈玉姝睡得沉压根没听到,还是小狼崽认得顾氏的声音,低叫嚎着拱了拱她的胳膊,这才把人喊醒。
“娘,门没关,你进来吧。”
顾氏听见屋里的说话声有气无力,赶紧推门进来。
一眼看到薄被下一拱一拱的料到是那两只狼崽子。
她坐到炕那边摸了摸女儿的脸,“姝姝,你这脸色怎么看起来有些白,是不是生病了。”
沈玉姝只觉得自己有些困乏,抬手摸了一把。
“有吗?大概是来葵水的缘故。”
顾氏欣喜,脸上瞬间布满笑容,“真的?那可太好了。
我们姝姝长成个大姑娘了。
你以后可要多注意,尤其是每个月的这几天不能贪凉更不能累着。
你这孩子今天早上是不是还陪宁嘉他们跑步去了,真是胡来。
怪娘太粗心了,难怪你最近脾气见长,估计就是被这影响的。
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肚子疼不疼?
你等着,娘去给你拿月事带。”
沈玉姝枕着顾氏的手,嘴角含笑听她一阵絮叨。
心里正感动呢,听到最后一句话赶紧起身拉住了她。
一想到这古代的月事带,心里便是一阵哆嗦。
“娘,娘,不用去了,我这里有,你看,比你那个好用多了。”
她爬到炕柜前把卫生棉裤拿了一个出来递给她看。
也是之前有次从田里回来看到沈玉兰蹲在角落搓洗什么布子。
心下好奇悄悄问了顾氏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事后她在犄角旮旯找到那布条看了。
巴掌宽的布条缝制而成,不知用了多久,皱巴的不成样子。
只能说古代条件不好,女人过的着实辛苦。
过后她借着去县城的机会买了两斤棉花给她。
顺势普及了一些关于月经的小知识,直到她脸红害羞才放过。
顾氏知道她做的事后逮住她好一顿说。
沈玉姝默默听完,拉起顾氏也科普了一遍。
结果顾氏在她殷切的目光中躲回了屋,独留她一个人。
顾氏看着手里的裤头薄薄一片,白暇柔软。
疑惑的转头看向她,似在怀疑它真能挡住波涛汹涌。
沈玉姝已经完全清醒,起身拿起桌上的半杯凉水倒上去给她看效果,收获了顾氏一叠声惊呼。
说到内裤她不得不吐槽一下刚来时碰到的尴尬事。
这会儿的人是不讲究穿内裤的,或者说他们压根没有内裤这个东西。
她是旁敲侧击的问了顾氏一通才知道。
穷人家下半身穿的直接是宽大的裤子。
富贵人家不用干活穿的多是开裆裤,也有合裆裤但少见。
她实在受不了那种冷风呼啸而过的凉意,央着顾氏给她做了四角短裤。
在她的影响下,二房一家四口也渐渐穿上了内裤。
顾氏把她倒的水拧干,裤子摊开晾在太阳能照到的地方。
“那你今日乖乖待在屋里,有什么事吩咐你爹去干就行。”
沈玉姝恹恹的点头,“嗯嗯,知道了。”
叮嘱完顾氏腾出才心思管别的,指着她手边的狼崽子一脸奇怪,“它们这是怎么了?”
从进来到现在一直在拱女儿的胳膊。
她在女儿这里练瑜伽,有时会碰到它们在炕上玩耍。
这么长时间她也看出来了,这两只狼崽聪明也很听女儿的话,倒是让人放心不少。
沈玉姝把它俩抱到另一边,不让它们往顾氏跟前凑。
“没事,往常这会儿该到吃饭的时候了它俩就是饿了。”
“行,那娘先出去,待会儿你爹回来我让他来找你。”
说着顾氏起身带上门出去了。
“走,带你俩去吃饭。”
沈玉姝闪身回了空间,把它俩安顿好。
自己也麻利的洗漱完,拿了个肉包子和鸡蛋赶紧出了空间。
她估摸着沈安信快回来了,一会儿就会找她。
沈安信听顾氏说了女儿的身体情况。
他是个男人不好进去,只站在门口喊道:“姝姝,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和爹说,爹去做。”
沈玉姝不是小姑娘,没那么多讲究。
她收了桌上的卫生裤,把人叫进来。
“爹,后院的菜地昨日浇了水。
今天应该可以施肥了,这回就用草木灰和豆肥吧。
豆肥营养高,那几样菜正是结果子的时候,可不能缺了肥力。”
“行,那你好好歇着。”
她看着离开的身影在心里盘算半月后的麦收。
可她脑海里关于小麦收割的情形却不多。
只隐约想起些在麦场的场景。
原身这个小姑娘对这农事真是不怎么上心。
看来她还是得和沈安信侧面探听一下。
她第一次来例假,顾氏肯定会把她拘在屋里不让她下田,不过在院子里走动倒是可以。
前院众人正在搅拌皂液,大家熟能生巧如今一上午二十斤猪油完全能做完。
要不是皂房地方有限,估摸沈老太太一天得做四五十斤。
顾氏瞧见她的身影放下手里的戥子,招手把人叫到跟前问了两句。
沈玉姝耐心回答,“我没事娘,你别这么紧张,这天下又不是只女儿一个人来葵水。”
顾氏戳了戳她的额头,嗔怪,“尽胡说,你大姐可你比早来了一年。”
沈玉姝由着她念叨,暗自猜测应该是原主平日不怎么动弹的缘故气血不太足,所以才来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