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欢欢喜喜跑到探春的院子里,正巧见李纨和惜春都在那里描花样子,这下倒是省了他再跑一趟了。
李纨见他跑得满头的汗,忙让自己的丫鬟素云拿帕子给他拭了。
这才细问缘由。
得知是奉大老爷之命来让几位姑娘一起去接黛玉。
李纨心中不禁泛起疑惑:以往也没看到大老爷对黛玉如此重视呀,怎么突然之间亲情大爆发了?
但她并未将疑惑表露出来,只笑着催促他们快去:“那敢情好,林姑娘来了,正巧我听说,二夫人家有个姨表姑娘,名唤宝钗的,也生得天资聪慧,贞静娴雅,这阵子也在来的路上,不日就要到了,到时候,大家又可以一起起诗社了。”
宝玉听了这话,喜得一下原地蹦了三尺高,连声道:“太好了!这可真是大好消息!”
说完,他迫不及待的催着探春和惜春去换了出门的衣裳。
因迎春前日偶感了风寒,此时正在自己屋里喝苦药汁子,不宜出门,他们便没惊动她。
几人径直各回房里换衣,依旧约在探春院门口汇合,一路说笑着往二门上去。
李纨欲待吩咐人喊轿子,只因这里到大门口还有好一段距离。
被探春含笑拦住:“大嫂子快别忙活了,我与大嫂子打个赌儿,以鸳鸯的周全,此时必定在二门上等着我们呢,你们信也不信?”
李纨一想也是,一笑作罢,自回自己院子去了。
几人来到二门口,果见鸳鸯一手托腮,眼巴巴地坐在马车上等在那里。
不由相视而笑。
宝玉便骑了马,跟在马车后面,一行人兴冲冲往墨竹巷而来。
没想到,刚到林府门口,就吃了闭门羹。
门房说,黛玉不在府里。
几人相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宝玉欲待细问,哪知那门房口风极紧,只告诉他,他家大人一大早就和夫人领着小姐和小少爷出门去了,至于去了哪里?几时能回?却是无可奉告。
他只是个小小的门房,无权窥探主子的行踪。
宝玉被这门房的软刀子刺得只翻白眼儿,但却无可奈何。
几人苦等未果,只得一步三回头,怏怏而回。
那头,黛玉一家循着房契上的地址,乘马车缓缓拐进了琼林坊。
进了琼林坊才知道,这个坊占地面积极为宽广。
整个琼林坊,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都市画卷。
他们乘着马车,在这如织的街巷中穿行,足足又走了两刻钟的光景,才终于抵达了房契上所描绘的那座宅邸前。
圣上曾提及,这是一座五进的宅子,他们心中虽已有所准备。
但当这座宏伟的宅邸实实在在的呈现在眼前时,他们还是被惊得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他们所置身的这条街道,乃是琼林坊的南街,又名大华街。
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距离皇城仅仅相隔了三条街。
黛玉和权景瑶相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涌上一个念头:若是父亲\/林如海从这里乘马车出发去上早朝,起码在路上要节省两刻钟的时间。
然而,俗话说得好,“京城居,大不易”。
黛玉和权景瑶望着眼前这座庞大的府邸,心中不禁又想起了这句老话。
这么大的宅子,就住他们几个主子,加上里面洒扫、修整的人手,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拾掇得过来啊?
两人拉着权宇轩小朋友的小手,轻盈地下了马车,林如海紧随其后。
一家人一同仰头,凝视着这座宅子的大门,那古朴而庄重的门扉,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荣耀。
随后,他们又回身,扭头看了一眼周围安静而宽大的街道,心中不禁慢慢涌上一股对京城生活的憧憬。
权景瑶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爽朗的笑声如春风般拂过心田:“倒是个好地方。”
黛玉也震惊地点了点头,可不是好地方么?
她记得荣国公府是在皇城的另一边儿,虽然同样占地极大。
但与之相比,这座府邸的地理位置更让她心仪。
单是这宅子与荣国公府中间相隔了整座皇城,只这一点,就极得她心。
这意味着,她不用过度频繁地与荣国公府的人有太多的交集。
即使不得不交集,她也可以借口回府提早离开……
权景瑶小朋友才不管这宅子大不大,他是只要和义父、姑姑、姐姐在一块儿,不管宅子大小,他都高兴。
此时,见他们都抬头呆呆看着这宅子的门匾,小家伙也有样学样,好奇的仰起小脑袋,试图也看出些什么来。
然而,他看来看去,也只是看到一块写着“林府”两个烫金大字的门匾。
他小脑袋上挂满了问号,这没毛病呀?怎么义父他们一直看呢?
他仰头仰得脖子都酸困了。
小家伙想不明白,索性不想。
他扭过小脸,眨巴着大眼睛问道:“义父,姐姐,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小家伙兴奋地迈着小短腿就往门口台阶上爬。
路过门两旁矗立的石狮子时,他还伸出小手好奇地摸了摸,仿佛在与这些古老的守护者打招呼。
然后,他站在大门前,抡起两个小拳头,就开始“哐哐”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