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绝代风华》一曲风靡长安。
许多贵族家中的乐师舞姬常在府上宴请宾客时唱奏此曲。
青楼之中更是将《绝代风华》作为揽客招牌,付费点唱。众多纨绔子弟挥金如土,只为单曲循环。
李英得知陆通在元宵灯会上以一曲惊人之作名声大噪后,心中懊悔不已,悔不该前去宫中。否则,她亦可与春夏秋冬四女一同在画舫中欣赏陆通的风采。
红拂女得知此事后,不由得叹了口气。陆通之光彩难以掩盖,女儿若再不把握机会,日后便难以为继。
朝中众臣有的赞叹不已,有的则贬低连连。赞叹者认为陆通才情无双,贬低者则认为陆通身为子爵,有失威严。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掖庭宫中聆听宫中乐师舞姬演奏《绝代风华》,脸上洋溢着笑意。
\"听此歌曲,令朕回想起当年起兵时的情景。朕驰骋沙场,定国安邦,观音婢你则为朕操劳,稳固后方。\" 李世民将观音婢拥入怀中,目光含情。
\"二郎……” 观音婢眼角泛起泪光,向着李世民献上了深情一吻。
二月春风如剪刀,裁去大地银装。
李世民命房玄龄全力推动新粮种植,泾阳县的土豆军屯亦如火如荼地展开。
琉璃工坊已落成,第一批琉璃烧制工作已然启动。
工坊四周由王府亲卫与百骑司重兵守护,内部实行严格的许进不许出制度,即便离去,也需有士兵随行。
当李孝恭听闻手下汇报第一批琉璃烧制成功,他即刻策马赶往工坊。
当李孝恭目睹那些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时,内心激动不已,几乎无法自持。如此品质,即便万金亦难求。
然而,若让人知晓这些竟是以河沙烧制而成,恐怕会引发轰动。
\"王爷,我家郎君言及这几批琉璃品质稍逊,您可在长安城内先行出售。后续产出的精品,将优先献给陛下,陛下自有妙用。\" 陆五对李孝恭说道。
\"此外,郎君还提到不必将所有琉璃一次投入市场,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推出几件,偶尔以高品质琉璃举办拍卖,由出价最高者得之。\" 陆五继续补充道。
李孝恭点头赞同,他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利用琉璃收割富商豪族的财富,至于后续的计谋,李孝恭甚至感受到了陆通的狠辣与智谋。
在琉璃生意中,利润分成如下:两成归陆通,两成归李孝恭,李世民占五成,剩余一成用于支付工钱和维持工坊运转。
李孝恭原本不欲接受,但李世民坚持要给予他这份利润,李孝恭便不再推辞。
长安城中,两位西域商人带领队伍,拉着一车货物抵达东市新开张的店铺。
店铺尚未挂上匾额,因此暂时无人知晓其经营何种买卖。
河间郡王府的管家引领仆从,小心翼翼地将马车上的木箱搬运下来。在清点数目无误后,管家向两位西域商人支付了两袋钱币。
两位西域商人在向管家行礼致谢后,带领随行人员离开了。
\"李管家,不知河间郡王打算经营何种生意?\" 太原王氏产业的掌柜走上前来,向王府管家询问。
世家对皇室虽无太多敬意,但鉴于天下初定,多少还需给予面子。他们打听河间郡王的生意,若无冲突,便相安无事;若有冲突,王家亦不会客气。
\"王掌柜,过几日自会知晓。\" 李管家并未透露详情,这是王爷的吩咐。
\"那就预祝河间郡王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王掌柜拱手施礼,随后挥袖离去。
次日,新店挂上了匾额,名为“含光阁”。
含光阁内部,以上等木料精制的架子横列两侧,架上陈列着各式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既有杯子、酒壶,也有虫鱼鸟兽等琳琅满目。
日光透过含光阁的窗棂,洒在琉璃制品上,使之熠熠生辉。过路行人被这光彩夺目的景象所吸引,纷纷驻足观赏。
\"哇!此乃琉璃!如此美轮美奂的琉璃,实乃平生未见之奇观。\"
\"含光阁今日开张迎客,还望诸位多多关照。若感兴趣,不妨进店一观。\" 李管家对路过的行人说道。
只有少数人踏入含光阁内细细观赏,大多数人仅是在门口伸颈观望,他们并无足够的财力购买这类奢侈品。
每一件琉璃制品下方均标注了价格,即便是最便宜的也要一千贯。
\"掌柜的,还有其他款式吗?仅此二十件而已?\" 一位富商向李管家询问。
\"琉璃珍贵,这二十件乃远从西域运来,目前暂无更多存货。\" 李管家回答道。
\"原来如此,掌柜的,请将这件比翼鸟为我预留,我这就回去取钱。\" 富商对李管家说道。
\"客官,本店规矩是钱货两清,谁先付钱,此物便归谁所有。\" 李管家并未给予特殊照顾。
富商叹息一声,随即带着小厮急匆匆地离去。
王氏掌柜再次来到店铺,入内细观几眼,心中不禁震惊。如此精美的琉璃,河间郡王竟能拥有二十件,即便是皇帝也不一定有此珍藏。
王掌柜急忙派遣人手前去禀报家主,以便家主作出决断。
如此珍宝,自然应当收藏。日后也可作为炫耀之资,面子至关重要。
不仅太原王氏如此,其他世家亦然,京兆杜氏与韦氏亦不愿屈居人下。
仅仅半日,二十件琉璃制品便被各大世家争相购得,共计收入五万贯!
河间郡王府内,李管家将账本呈递给李孝恭审阅。
李孝恭心中震惊,激动之余不慎拔下了几根胡须。
\"速速将两万五千贯送入宫中。\" 李孝恭对李管家吩咐道。
李管家领命,随即退下。
家财万贯,即可称为富足之家。这琉璃生意果然惊人,二十件琉璃制品成本不过几贯,利润丰厚。
\"若能日日如此销量,皇上亦不愁财政。但琉璃制品一旦增多,其价值便会下降。\" 李孝恭心中思忖,但也明白这并非长久之计。
李世民听闻李孝恭派人送来银钱,心中不禁好奇,这才一日便有钱财送来?
当李世民目睹数辆马车满载铜钱而来,心中亦泛起波澜。此数至少也有数万贯吧?
李管家将账本呈递给李世民,李世民翻阅之后,心情激动,这确实是赚钱的好生意。
李管家离去后,李世民命人将钱财充入内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