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王说过,但未曾见过。不过现在长兄确实驻守在北幽州。”公主轻声说道,似乎对这位兄长有着深深的敬意。
“那黑水城之战太过惨烈,横水军三万人从南都出征,等回到南都也就十之一二,其中还有很多受伤残疾的,近20多年了,如今在世的寥寥无几。”莫将军说到这里,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凄凉与无奈。这也难怪沈将军如此担心莫将军的安危,毕竟他们曾经历过那样残酷的战争。
“从此北狄再也没有南下入侵中原,再后来秦王和北梁、北邺,还有明夏,达成颖水之盟,约定若北狄南下,各国之间必须停止纷争,共同抵御外敌。”莫将军继续解释道。
“颖水之盟?”听到这里,郭淮和文宣的眼神都亮了起来。他们深知颖水之盟对于中原百姓意味着什么。自从颖水之盟之后,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百姓们终于得到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喘息机会。
此时此刻,黄东和希安也是一样没睡着,二人约定来到了沈将军的营帐内。
“沈伯伯,在推演着什么呢?”黄东好奇地看着眼前的沙盘,各式各样的小旗子,各种各样的标记。希安和黄东为什么会回到这里呢?这其实是世子的安排。他们三人原本就相识,而沈将军经常前往王府汇报军报,所以他们之间自然而然地变得熟悉起来。
“我在推演着颖水之战呢!”沈将军身旁摆放着许多书籍,他一边翻阅着这些书,一边在沙盘中摆弄着各种物品,时而在这里拿走一个旗子,时而又在那里插上一个。
“颖水之战?”希安好奇地问道:“那不是很多年前的事情吗?为什么您现在还对它如此执着呢?”
“这场战役可是影响深远啊!”沈将军感慨道:“这一战一举奠定了这一二十年的天下太平,可以说是青史留名的一战。当年我有幸跟随秦王征战沙场,亲眼目睹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尤其是在这场战役之后,我对秦王更是钦佩不已。如今,如果有哪位将领不懂得这场战争中的谋略,恐怕都会羞于自称将军吧。”
“此战以后,三国联军的将领都被各自解除了兵权,一个深山采盐,一个海边钓鱼,一个大漠放羊。”莫将军说道。
“父亲如此厉害?”一旁的公主听的入神,本来黑水城之战威震天下,这颖水之战简直封神了!
“那是!我老头子谁都不服,唯独王爷!”莫将军接着又喝了一杯水。
“这水喝的不过瘾,大牛,大牛!”莫将军回头望着大牛,喊道。
此时此刻大牛还在呼呼大睡呢,一旁的小蝶本想捉弄一番,看他睡得那么香便没有打扰,于是走出营帐去取酒了。
“你要说结局最惨的,那要数那联军统帅了,现如今一把年纪了,还在替北梁皇帝看大门呢!”沈将军说到这开怀大笑。
“看大门?”黄东一脸不解。
“确实如此,燕王去年出使北梁时还在西都的城门口见过呢!”
“遭到如此羞辱,换做别人恐怕悬梁了!”希安附和着。
“肯定北梁皇帝不允,他也是为了家人考虑吧!”黄东说着。
小蝶走到大营库房,正在取酒,突然听到什么动静,便放下酒壶,寻声走了出来,只见一道黑影从房顶闪过,她赶紧跟着人影追着。
营房内大家欢声笑语,突然间,世子好像听到了什么,举手示意大家安静些。躺床上的大牛猛地睁开眼睛,表情严肃,耳朵一动一动的,似乎听到了有人踩过屋顶发出的声音。
世子给郭淮使了个眼神,郭淮心领神会,放下手中的书籍,跑出营帐外查探。
世子妃紧紧地躲在世子身后,如临大敌似的。此时一阵风吹过,一把银光闪闪的剑朝着世子刺了过去。
“世子小心!”大牛喊道。
世子警觉地躲过,双手张开护着公主。那人扑了个空,提起剑正准备向着世子刺去,完全没看到身后的大牛,大牛立马起身抓住那人猛地朝门口丢去,那人被重重的摔倒地上。
那人顾不上疼痛,一个起身蹬地再次刺去。桌旁的莫将军气定神闲,稳如泰山,中指沾了杯中的水,再一弹,水滴竟然击打到那人手里的剑,只见剑身来回摆动,这力道如此凶猛竟震的剑柄挣脱手掌,掉落在地上。
那人见有高手在场,不方便动手便退出营帐。
众人迅速走出营帐查探,那人几个健步,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保护好世子、公主,我带些人去追”,沈将军说道。说完,沈将军正打算带着士兵追捕。
“不用追了”,莫将军说道。
“为何?此人是刺客阿”,一旁的公主疑惑不解。
“抓到了多没意思,就算抓到了,那背后之人的线索也就断了”,莫将军回答道。
“不过,还是要加强戒备,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旁的黄东说道,她可不想刺杀的事再次发生,毕竟上次秦王遇刺的事还没查明。
此时郭淮和小蝶回到营帐,跑到世子身前,询问着有没有事。
“我没事,二位不用担心”,世子安慰道。
“刚才真是太危险了,还好有莫将军在”,公主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啊,莫将军的武功真不同凡响”,一旁的文宣也赞叹道。
“好了,我们先回营帐吧”,世子说道。
于是,一行人回到了营帐内。
“将军,进入大营的路只有一条吗?”公主问道。
“世子妃,这属于军中要秘,王爷吩咐过不得往外透露分毫。”沈将军一脸为难地说道。
“直接告诉世子妃那刺客从南边来的,不用绕弯子。”一旁的莫将军又开启了不耐烦模式。
听到这话,文宣不禁皱起眉头:“为什么会从南边来呢?”他转头看向墙上的舆图,沉思片刻后说道,“北边虽然地势平坦,但河网密布,又有重兵把守,倒是南边容易被忽略。你们看,南边是丹阳大泽,水茫茫的一片,那里水下暗流涌动,普通船只根本无法停靠在岸边。”
众人顺着文宣手指的方向看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希安突然开口道:“我记得王爷几年前在南边修筑了向阳码头,会不会刺客就是从那里上岸的?”他转头看向世子,等待着回答。
文宣思索片刻,缓缓说道:“这码头完工之后,王爷安排父亲去打理,不过去年冬天,朝廷下旨将管理之责收走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为何?”世子不是很理解。他皱起眉头,疑惑地看着文宣。毕竟,向阳码头可是王府的重要资产之一,王府将近一半的税银都来源于此,其地位不言而喻。
“其中缘由我也曾向父亲询问过,但父亲并未多言,只是告诫我不要多管闲事,说王爷自然会有安排。”文宣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事也是一头雾水。
“依我之见,这些刺客必然是先设法混入码头,然后再找机会上山。至于如何得知此处,那就不得而知了。”黄东冷静地分析着,试图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即便他们能成功上山,又怎能如此轻易地找到这里?况且山下、山上均设有层层关卡,山中还有专人巡逻,绝无可能发现这里。”文宣对此表示疑问,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难道有内鬼?”小蝶突然喊出声,让众人心中一震。这个猜测虽然大胆,但却不无道理。
“先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踪,导致刺客能够迅速赶到南边;接着,混入码头;最后,通过内应找到了这里。”世子面色凝重,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推测。
“究竟是谁有如此能耐,可以在王府和大营里安插暗旗?”公主不禁陷入沉思,脸色变得愈发阴沉,露出一副吃惊的表情。她意识到,这件事背后恐怕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满脸紧张地禀报道:“禀报世子,风羽卫传信,王爷有令,命您速速返回,楚王明日将亲自拜访横水!”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众人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楚王发现世子和世子妃不仅安然无恙,甚至还出来游玩,必定会心生疑虑,到时候王爷精心策划的一切都会露出破绽。
世子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立刻挥手说道:“好!快去告诉王爷,我们即刻启程!”士兵闻言,不敢耽搁,迅速转身离去。世子转头望向一旁的莫将军,目光坚定而诚恳,“莫老将军,可否烦请您护送我们一程。”
然而,趴在桌上打瞌睡的莫将军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他嘟囔着转过身来,背对着众人,嘴里嘟囔着:“哎呀,真是麻烦!”
看到这一幕,小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快步走到莫将军身边,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莫将军吃痛,忍不住叫出声来:“哎呀,哎呀,松手!松手!我又没说不去……”
这时公主走到二人跟前,温柔地说道:“莫老将军,现在深夜,返回的路只有您最熟悉,况且刺客没走多远,路上还得您保护大家的安全呢!”说着松开小蝶的手。
“哎呀,女大不中留啊,现在开始对亲爹下手了,早晚把你嫁出去!”莫将军轻轻地摸了摸耳朵,“差点就掉了!”
“哼,这路我都记下来了,况且我,希安还有郭淮,我们仨还不能保护世子和世子妃?”角落里的黄安对此表示一脸不屑,她相信她的能力。
“哎呀,世子,不是我不想送你,是有人不相信我哦!”老将军低着头叹气,然后提起脚踩着板凳。
“东姐说笑的,请将军莫怪,刚刚那一弹指,确实见出将军的不凡!回去路途凶险,还请将军助一臂之力!”世子客气地说道。
见此情形,文宣走过去轻轻扯了黄东的衣袖,轻声道:“别置气了,要是世子真出什么岔子,你我可担待不起!”
黄东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就当我刚刚啥也没说。”说完,他鼓着嘴,转过身,背对着大家。众人都能看出,从今天下午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不太高兴。
这时,莫将军看到这一幕,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既然世子和世子妃都已经开口了,那老夫就勉强答应吧!不过,我可是看在王爷的面子上才送你们的!”说着,他背着手,大步走出营房,“出发吧!如果被人发现,后果可不堪设想!”
深夜时分,楚王府内,楚王吩咐下人将涣世子叫到自己面前。
“父王,这么晚了,找我有何事?”涣世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似乎刚刚才睡醒。
楚王看着涣世子,缓缓说道:“明天随我一同前往横水镇!”
涣世子念叨着这句话,但很快回过神来,惊讶地问道:“明天要去拜访横水镇?我没听错吧?”
“没听错,我想了许久,有些话有些事得当面才能说清楚,眼下王府风平浪静,但这很可怕,这不符合你王叔的行事风格,恐怕暗地里想着对付我们呢,我们得先下手!”楚王一脸严肃地解释道。
涣世子听后也觉得楚王说得有理,他皱起眉头,思考着当前的局势。确实,自从明远宫之宴,王府内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这种平静让人感到不安。
似乎觉得有道理,眼下朝廷和各府衙,还有朝中大臣讨论到近期发生的事情,都未曾提及王府,而且也就前两日就向管家询问了一下简单的事情,后面就没动静了,这安静真的可怕,涣世子想到这儿,眼神空洞,缓缓倒退坐在了椅子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色逐渐褪去,东方的天空开始泛起鱼肚白。一行人在莫将军的护送下,顺利到达了横水镇。此刻,镇上还没有多少行人,街道显得格外宁静。
趁着这个机会,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朝着王府疾驰而去,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穿梭。终于,在太阳刚刚露出头的时候,他们成功抵达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