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宁坐在竹屋中的凳子上听逍遥子给她讲天山上的事儿。
她这才知道原来在她离开之后的一个月后无涯子正式和李秋水确定了关系。
然后大师姐就疯了,竟然开始不管不顾的攻击李秋水。
但李秋水有无涯子护着,并未受到任何伤害。
在逍遥子下山来寻她时,无涯子和李秋水正在收拾行囊,似乎是打算离开天山。
听到这里玖宁就忍不住问了。
“师傅,你之前没把七宝指环给师兄吗?”
逍遥子听这话就明白玖宁想问什么了,语气中满是失望。
“七宝指环为师确实给了你师兄。”
玖宁相当不解的说道。
“七宝指环可是只能号令天山本部的人啊! ”
“师兄这一离开天山,那这七宝指环不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了呀!”
逍遥子已经彻底对他的三个大徒弟失望了,语气中满是淡漠。
“小宁儿,别管你师兄师姐他们三个了,你师兄离开天山本部是他的选择。 ”
顿了顿,又满眼慈爱的对玖宁说。
“小宁儿,以后天山本部还是要靠你了。”
玖宁叹了口气说道。
“师兄和三师姐离开天山,那现在天山应该就只剩下大师姐了,没有师兄和三师姐的刺激,想来大师姐应该可以接手天山本部的事情的。”
“天山本部本来就是想留给师兄师姐的,现在倒不如交到大师姐手中,如果真的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我再去处理便是。 ”
逍遥子听到这里也没再说什么,当时把逍遥令牌给小宁儿的时候,就已经说好天山本部留给她师兄师姐三个人做个依靠。
如今无涯子和李秋水离开天山,那天山本部就交给他那大徒弟吧!
反正天山本部若真的有什么大问题,小宁儿也不会袖手旁观。
“既如此,那就天山本部就交到你大师姐手中了。”
玖宁点点头。
“现在天山本部就剩下大师姐一个人在,交到她手里正合适。”
“师傅,那现在师兄和三师姐他们住哪啊?”
逍遥子面不改色的回道。
“你三师姐是江南李家的小姐,此次他们二人下山应当会去江南小住些时日。”
玖宁了然,同时心里打算,过段时间下山要避开江南这片地了,她可不想和两人碰面。
玖宁陪逍遥子在山谷中住了三天,便和逍遥子请辞了。
她师傅的闭关之所确定之后,她也该寻个能长期居住的落脚点了。
她之后的活动范围肯定是在中原之内。
所以她现在要先离开西域前往中原,这期间她也该好好想想她该在哪建个落脚点为好。
首先她不可能寻一隐蔽远离人烟之所,因为她要积攒功德。
她要积攒功德就注定她不能离人群太远。
但是她又不太喜欢过于繁杂吵闹的地方。
实在是难搞啊,算了,她慢慢找吧!
玖宁这次前往中原并不急,一路上走走停停,一边看看风景,寻些草药,顺便易容义诊一番,一边行侠仗义,缴了两个土匪窝,白得了一大笔财物。
玖宁自己挑了两箱金银,和一些喜欢的首饰布匹放进空间,其他的通知附近的逍遥派门人拉走了。
虽然他们逍遥派并不缺钱,但白得的,不要白不要,起码他逍遥派拿了之后,还能换些药材,用于义诊上。
如此走走停停,半年后玖宁到了汴京。
她如今正式接手逍遥派,无论如何也得让门下的人知道,所以到了汴京之后,玖宁就直接去了逍遥医馆。
医馆负责人见到玖宁手持逍遥令牌,一点震惊的意思都没有,仿佛是对此早有预料。
玖宁看医馆主事人的表情如此镇定,诧异的问道。
“徐管事好像一点都不疑惑令牌为何在我手中,难不成是师傅早就通知你们了?”
徐管事并未直视玖宁,反而是看了一眼后就低下了头,内心却是相当震惊。
早就听闻掌门门下几个弟子都是些姿容冠绝之辈,今日一见这位小徒弟才知何为真正的仙姿玉骨。
真真就是洛神在世,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不论管事心中如何想,面色却相当尊敬的领着玖宁朝内院走去,还一边解释。
“姑娘,不,应该是掌门,您这可就想多了,老掌门并未告知我等。”
“之所以不疑惑,是因为早就有此预感罢了。”
玖宁更加好奇了,她和这些管事并不相熟,这些管事又是如何预料到她会成为逍遥派下一任掌门的?
能坐上管事这个位置的人都很聪明,自然也是很会察言观色。
“咱们逍遥派的产业每年都会汇总至天山交由掌门查验,自从三年前,老掌门就吩咐属下把这些汇总都送到掌门那里了。”
听到这里玖宁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她一直都知道逍遥派的产业一年一汇总,之前一直都是她师傅在处理。
直到五年前历练回山之后,这些东西都交给她处理了,不过前两年她师傅还会一起帮忙处理,后面则是直接送到她那里了。
想来是从那时起,这些管事便已经默认她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了吧!
不过,既然这些管事都已经这么早就猜到她会成为逍遥派掌门,那她师兄怕是也有所察觉吧!
算了,不管这些了,反正现在逍遥派的掌门已经是她了。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整合这些产业,然后进行调整,为她的功德计划助力。
积攒功德难吗?难又不难,现代网上乃至小说中都提供了太多的积攒功德的方法了,像是行医问诊,赈灾,更甚是推广良种,兴修水利,或者大兴教育。
这些都能获得功德,但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反倒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她目前身处的仁宗时期,直接断了好些个积攒功德的途径。
为什么呢,仁宗时期的百姓富啊!就连乞丐都是丐帮的人,还能偶尔喝酒吃肉呢!
也不是说这个时期没有穷人,相反绝大多数百姓还真没那么富。
但她也没那么多钱去做圣母,无缘无故给人送吃的。
怎么说呢,施粥赈灾这一途径她走不通,毕竟她不是圣人。
大兴教育,培养人才也轮不到她,仁宗时期可是人才多的是啊!
唐宋八大家,除了唐代的那两位,其余六位都在仁宗时期。
那行医问诊呢,虽然可以积攒功德,但她一个人攒不到多少的,顶多到后面她想办法出些医术之类的。
所以她还真的就只能把希望放到那些她从现代带来的种子上了。
最多,就是后面宋辽大战的时候,她再想办法出点力,庇护一下百姓就是。
当然这前提是那时她还在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