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1971年1月21日
“中六组”香港组
田之雄并未按照叶翔答应的一年后的时间调到六组,主要原因是杨志鹏一直不肯放他走。这段时间,香港站工作局面始终打不开,总部倒也没有布置更多的重大任务,慢慢地,杨志鹏新到任时的雄心壮志也逐渐消磨殆尽。香港站陷入相对平静而沉寂的状态。田之雄谨记陈振忠的告诫,保持静默,对杨志鹏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混日子。也许是认识到田之雄终究成不了心腹,终于,杨志鹏松了口,同意把田之雄调到六组。不料又赶上70年4月,发生纽约布拉萨酒店枪击案,情报局压力很大,内部调动暂停。一来二去时间过去快两年了,田之雄终于到中六组香港组报到了。
程民康的司机开着别克车,把田之雄送到半山道的一幢楼房停下,田之雄从车后座下来打量着这幢三层小楼。这是一座殖民地风格的小洋楼,米黄色的墙皮,通透的大阳台,半圆形的门窗,斑驳的雕花铁艺,显现出浓厚的南洋韵味。门前巨大挺直的罗马柱旁,挂着两个并列的铜牌:“香港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广州书院”。
高高的台阶跑下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问道:“是罗先生吗?”
“是,我是罗清泉。”田之雄忙答道。
“您好,我叫史文麟,书院的副总干事,专程在此恭候,我带您去见程先生。”
田之雄一愣,史文麟?这个名字听着很耳熟啊。他认真看了一眼,确信并不认识,便跟着史文麟向楼里走去,脑子里不断回忆着这个名字。
当他走上三楼,快要到达程民康办公室门口时,他终于想起这个史文麟是谁了。他确实没见过,但他知道这个史文麟就是当年香港动乱时混入左派组织内部的那个笔杆子“疾风”。他不是香港站的情报员吗?这个身份还是刘楚源亲口告诉他的,怎么还是六组的人?
史文麟轻敲了两下房门,“请进吧,罗先生,程先生在里面。”
田之雄跨进门:“程先生,罗清泉前来报到!”
程民康从办公桌后起身迎上来,“哎呀,清泉老弟,我是日也盼夜也盼,终于把你盼来了。来来来,坐坐坐。”
田之雄接过程民康递过来的茶杯,笑着道:“最近工作忙了些,我自己嘛,前段时间回了趟台湾,又出了趟差,报到迟了,望程先生见谅。”
“哪里话。”
“我回局里时,我们局座召见时,又一次主动提起我调动的事,说是六组的建中主任和您多次向他提起此事,他同意我到您手下工作,但保留了我在香港站的职务,我真怕分身乏术呢。”
程民康不在意地说:“是我跟建中主任说了多次,请他发商调函给叶局长,叶局长才忍痛割爱的。不过,叶局长到底还是爱才啊,不舍得让你离开。也好,能者多劳嘛。你们杨站长不会对我有意见吧?”
“杨站长刚到任时,我就奉局里的命令出差去了,后来中间又出了纽约枪击案等一系列事情,我们的工作重心有所调整,局里也暂停了办理调动手续。这一来二去,就快两年了。作为下属,我当然是尽忠职守,坚决执行站长的调遣,接下来的日子总算是没出什么纰漏吧。不过杨站长雄才大略,工作作风很强势,到时候我要是脱不开身,程先生还要多包涵啊。”
程民康点点头:“杨站长我以前只见过几次面,他到任本港后,接触也不算多,没有和刘楚源站长关系那么熟,他是情报局的老人了,叶局长发话了,他还是会很支持的。”
“我听说二组和六组有可能会合并,如果那样的话就好办了。”
“二组和六组合并的事很早就有传言,也确实应该整合,彼此重合的业务不少,好几次中央心战指导会报都有人提此动议,只是涉及到党务部门、机构调整、人事安排、业务重组等等多方面原因,估计没那么快吧。”说着,程民康从保险柜拿出一叠材料。
“虽然你借调来工作过一段时间,可那时主要是忙‘犁庭计划’的事情,对中六组的主要工作范围了解有限。你先看看这个,熟悉熟悉我们的业务。”
田之雄接过来一看,材料装订得很整齐,封面上赫然竖排着《中央心理作战指导会报纪要汇编》的大字,右上角还有猩红色的两个字:绝密。
程民康正色道:“我们六组的核心业务其实就四个字:心战、联战。所谓心战,就是心理作战;所谓联战,其实类似共产党所说的统战。‘中央心理作战指导会报’可以说是国府集全党之力对敌开展心战斗争的最重要的指导决策会议。内容涵盖军事、政治、外交、经贸、侨务、文化、科技、思想、体育等等各个方面,参加单位涉及所有的情治单位,下面划分为9个小组,这里面都有,你好好读读,认真消化,这是我们六组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程民康正侃侃而谈,办公室门被敲响,他马上住了嘴。
“请进。”
史文麟探进脑袋,先向田之雄点了点头表示歉意,然后一脸谄媚地向程民康道:“客人到了,在二楼会客室。”
程民康点点头,起身对田之雄说:“来了个客人,我去见见就回,你先熟悉熟悉材料。”说罢,跟着史文麟走了。
田之雄翻看着《纪要汇编》,越看越觉怵目惊心。这份《纪要汇编》是“中央心理作战指导会报”这个国民党对大陆进行心战联战最高层级的指导机构,从1954年12月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直到今年最近一期会议的全部会议纪要,详尽记录了台湾对大陆进行情报搜集、颠覆活动的策略、方式、手段、内容等等核心机密。参加会报人员范围很小,只有十几个人,但却代表了台湾主要的情治机构,都是田之雄耳熟能详的特务头子或“政战专家”。
他深感这份《汇编》的分量和情报价值,可厚厚一叠,又没有办法誊写摘抄,更不可能拿出程民康的办公室,只好捡重要的内容拼命地记忆。
他翻到最后一页,赫然是“会报”下设的九个小组的职责分工、召集人和参加单位的名单,其中第三小组和第七小组分别由“中二组”组长叶翔和“中六组”组长陈建中任召集人,分别负责心战和广播宣传。
这本《汇编》还搜集了“心战会报”每年一次的工作检讨会的详细记录,规格之高、内容之详尽令人咂舌。会议内容包括各小组工作报告、专题讲演、工作检讨、提案讨论及次年心战指导纲要。为了保密,还特意给每年工作检讨会取了“代号”,比如:1961年叫“孟津”会议、1962年叫“兴夏”会议、……1964年叫“挥戈”会议、……1966年叫“震旦”会议等等。
材料中还详细分析了双方的心战情况,检讨得失,并罗列了历年的大量数据。如:电台数量、频率、功率、广播次数、收听反应,空投的地区、内容、次数、数量、损失情况等等,甚至还有与美国“西方公司”、“美国海军辅助通信中心”、“韩国安全企划部”等国外情报及军方机构直接合作对大陆进行空投、空飘、颠覆破坏等活动的详细内容,由“美国太平洋训练基地”直接进行心战培训的情况,更关键的是,详尽描述了所谓心理作战的纲领、策略、方法、手段。
田之雄读着,激动得手都微微颤抖。这份《汇编》实际上就是十几年来对手实施心战联战的全景式记录,简直是一座金山,不,应该说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宝库!他十分清楚,这些资料一旦为我方所掌握,就可彻底揭露美台勾结的阴谋,稳、准、狠地采取反制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真后悔没带一台微型相机来。
正当他读得神情激荡时,门外传来动静,他赶忙收稳心神,装作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无聊地翻阅着手里的资料。
程民康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走,今晚为你举办履新宴,就在你那位小老弟的轩尼诗,我都安排好了,六组在香港的中层都参加,正好你也认识认识大家。”
他顺手拿过那本《汇编》锁进保险柜,“哎,这本可不能让你带走,这可是绝密中的绝密,是我们的工作指南,我下了好大的功夫才整理出来的,全香港仅此一本。你要看,等回头再慢慢看。时间不早了,走,我们去轩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