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凝视着端坐在雕花木椅上的祖母,手中茶盏微微颤动,茶汤泛起层层涟漪,映照出她那深邃莫测的眼眸。
她心中一紧,面上却波澜不惊,嘴角勾勒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祖母,这是刘尚书府上的拂衣姐姐赠予我的三年白茶,您尝尝是否合口味?孙女觉得这般天气饮白茶,暖意融融,甚是惬意。”
谢老夫人目光如炬,缓缓抬手,指尖轻触茶盏边缘,却并未急于品尝,而是抬眼望向碧云,声音低沉而悠长,“云姐儿,你如今已是尊贵的郡主,我深知让你回府居住,你定是不愿的。但你终究是谢府的嫡女,若不回府住,难免惹人非议。再者,煜哥儿已是官身,宜哥儿日后也要涉足官场……”
碧云心中一凛,看来祖母是欲以大哥与小宜为筹码,迫使她搬回谢府。她面上依旧挂着温婉的笑容,轻声细语:“祖母,今晚您就别回去了,在孙女府上小住几日可好?孙女这些年一直想祖母呢。”
谢老夫人嘴角微扬,那笑容中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云姐儿,你们离去后,祖母便向你父亲询问了你们不归府的原由,以及这些年你们兄妹三人的境遇,祖母听后心痛不已。我乖巧的孙儿孙女,竟被王氏那个毒妇欺凌至此,你爹也是个无能的,若多用心于府中事务,怎会酿成这般局面……”
碧云实则无心聆听祖母的这番言辞,她渴望看到的是实际行动。自他们归京以来,谢三老爷始终避而不见,对当年的事未作任何交代,亦未约束王氏,任由她屡次前来滋事。
如今祖母归来,亦是如此。归府三日,连场面上的功夫都未做足,此刻更是以大哥与小宜相逼,要她回谢府。
谢三老爷都不惧人言可畏,他们又何惧之有?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水虹匆匆而来,“老夫人、郡主,宫中传旨,太后娘娘请郡主即刻进宫。”
碧云闻言,心中顿时开心不已但她不能表现出来,略有些焦急道:“可说为什么吗?”
“姑娘,没有,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左公公,大管事陪在书房喝茶呢。”
她迅速调整情绪,起身向祖母行礼,“祖母,碧云需即刻进宫,您在府里等着孙女,今晚就住在我这府吧。”
祖母微微点头,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去吧,万事小心。”
碧云带着复杂的心情,匆匆离开郡主府,同样都是亲人,太后娘娘是想让她怎么舒心怎么活着,但是祖母……
碧云登上马车,一路疾驰向皇宫而去。一路上,她心中思绪万千,既揣测着太后召见自己的缘由,又忍不住回想起方才在府中与祖母的对话。太后娘娘素来疼爱自己,此次召见,莫非是有什么重要之事?又或是……与谢府有关?
待至宫门,只见左公公的马车已然停驻于此。左公公早已候在宫门口,一见碧云下了马车,便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说道:“郡主,您随老奴来,可莫要让太后娘娘久等了。”
一行人差不多走了三刻钟,才抵达太后娘娘的寝宫。刚一踏入房门,便瞧见太后娘娘正闭着眼歪躺在软榻之上,旁边有一位小娘子正轻声细语地为太后娘娘读书。
碧云见状,并未出声打断,只是静静地立在旁边,聆听着那小娘子婉转悦耳的声音。
太后宫里的宫人都和碧云熟识,想给她先搬个凳子,碧云忙拉住,不让他们动,她们还是保持安静,太后娘娘的睡眠一直不好,现在能多睡一会儿也是好的。
一行人静静地候在殿内,唯有那小娘子清亮的读书声回荡,如山间清泉流淌,带着让人安心的韵律。约莫又过了半刻钟,太后娘娘的眼睫微微颤动,缓缓睁开了眼。
小娘子见状,赶忙放下手中书卷,盈盈起身行礼,声音轻柔婉转:“太后娘娘,您醒了。”太后娘娘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碧云身上,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碧云来了,怎的也不叫醒哀家?”
碧云连忙上前,屈膝行礼道:“太后娘娘,奴婢见您睡得安稳,便不忍打扰。这位小娘子读书声婉转动听,奴婢在一旁听着,也觉身心舒畅。”
太后娘娘笑着看向那小娘子,赞许道:“是个有心的姑娘,云姐儿你过来,这是你表姐,嫁到李氏的表姨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想吃人家池塘里的莲藕……”太后娘娘看着碧云有些难为情,忙转换话题,“姗姐儿,这是云姐儿,这是你二表姨女儿。”
“姗表姐。”云姐儿轻移莲步,上前盈盈一拜,抬眸间眼中满是惊喜与不好意思,“多年未见,姗表姐愈发端庄秀丽了,方才听表姐读书,那声音如黄莺出谷,竟让我听得入了神,都没认出来。”
李靖姗赶忙伸手扶住碧云,笑着说道:“云妹妹现在贵为郡主,怎可给我行礼。”说着对着碧云屈膝行礼,“郡主小时候就古灵精怪的,如今长大了,漂亮到让人移不开眼。”
“哈哈哈,姗表姐太会说话了,我听了能多吃三碗饭。”碧云拉住姗表姐的手,满脸欢喜,“咱们姐妹之间,真不用这般多礼,你以后还是叫我碧云就好。”
双方见礼完毕,重新坐定,碧云看太后娘娘没有说让她进宫做什么,就安下心来,和姗表姐陪着太后娘娘聊天。
太后看着碧云不急不躁的样子,很是满意,她听到谢府那位老夫人回京,就有些担心这孩子。
见碧云此刻神情舒展,便知她并未被谢府之事过多困扰,于是笑着开口道:“哀家瞧着你们姐妹相处得这般融洽,心里也跟着欢喜。云姐儿,你祖母回京,你心中可有打算?”
碧云微微一怔,随即浅笑道:“回太后娘娘,我想着,祖母既已回京,孙女自当尽孝。只是郡主府诸多事务繁杂,我还需些时日理清头绪,只能常回谢府探望祖母了。”
太后娘娘轻轻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能如此想,甚好。哀家知你自幼聪慧,却也历经波折,如今既已贵为郡主,行事更需谨慎。谢府虽是你的根,但你切莫因一时的情分而失了分寸。”
李靖姗听着太后娘娘和郡主聊天,她也不插嘴,只静静坐在那里听着,她可牢牢记着父亲对她的嘱咐,让她少言多看,万事以太后娘娘为主。
太后娘娘忽而话锋一转,提及近日宫中琐事:“近日宫中事务繁多,哀家也觉有些疲惫。云姐儿,你素来心思细腻,不如帮哀家参详参详?”
碧云闻言,心中一动,忙道:“太后娘娘但请吩咐。”
太后娘娘微微一笑,将近日宫中几件棘手之事娓娓道来。碧云认真聆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点头赞同。待太后娘娘说完,她便细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碧云说完看着太后娘娘,她知道这是太后娘娘在教她如何行事。
太后娘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轻轻拍了拍碧云的手,笑道:“云姐儿果然聪慧,哀家没有看错你。你提出的这些见解,倒是颇有几分道理。不过,不管是这宫中之事还是后宅之事,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你日后还需多加留意,不管做什么都要站在理上,不然你行事就会很被动……”
晚膳过后,太后娘娘拉着碧云的手,语重心长道:“云姐儿,哀家知道你心中有许多疑惑,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你需得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碧云心中一暖,她知道太后娘娘是在为她担忧。她轻轻点头,道:“太后娘娘放心,我定当谨记您的教诲,不会让您失望的。”
太后娘娘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嘱咐了几句,才让她出宫回府。
次日,碧云早早起身,梳洗打扮后,便前往谢府探望祖母。她知道,虽然昨日她没有答应祖母回府居住,她一定不舒服,让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失去掌控,想想她都不能开心。但她不想妥协,她打算在郡主府与谢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尽孝,不被人诟病,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
其实她最担心的是她现在退一步,她那位祖母就能进三步,甚至她还会左右她们兄妹三人的亲事。
这是她不能忍受的。
碧云乘着马车,一路思忖着该如何与祖母好好谈谈,不知不觉间,谢府已近在眼前。
踏入谢府大门,府中下人见了她,纷纷行礼,碧云只是微微点头,脚步不停,径直朝着祖母的院子走去。刚到院子门口,便瞧见祖母身边的嬷嬷正站在廊下,见到她,赶忙迎上前来,满脸堆笑:“郡主,您来了,老夫人正念叨着您呢。”
碧云随着嬷嬷走进屋内,只见祖母正端坐在榻上,手中握着一串佛珠,神色平静。见她进来,祖母抬眼望来,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碧云上前行礼,轻声说道:“祖母,碧云来看您了。”
祖母微微点头,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道:“坐吧。”
碧云依言坐下,还未等她开口,祖母便率先说道:“云姐儿,昨日之事,你可考虑清楚了?”
碧云心中早有准备,她微微一笑,说道:“祖母,碧云昨日思索了一夜,深知祖母一片苦心。只是孙女如今在郡主府也已习惯,诸多事务还需打理。不过,孙女定会常回谢府探望祖母,尽到孝道。”
祖母眉头微皱,说道:“云姐儿,你如今身份尊贵,可莫要忘了自己的根。你大哥与小宜日后在官场,还需谢府的扶持,你若一直住在郡主府,难免落人口实,对他们也不利。”
碧云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祖母,大哥与小宜都是聪明之人,定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在官场立足。至于孙女,也会在郡主府与谢府之间找到平衡,既不损谢府名声,也能让孙女安心。”
祖母听了,沉默片刻,说道:“云姐儿,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不懂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罢了,你既已决定,祖母也不强求。只是你需记得,无论何时,谢府都是你的依靠。”
碧云连忙起身,说道:“祖母放心,孙女铭记于心。”
祖孙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气氛却始终有些微妙。碧云见祖母似乎有些疲惫,便起身告辞。
回到郡主府后,碧云坐在书房中,回想着今日与祖母的对话,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祖母虽然表面上不再强求她回府居住,但心里肯定还是有所不满。而她也清楚,自己不能一味地妥协,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
接下来的日子里,碧云一边处理着郡主府的事务,一边时常回谢府探望祖母。每次回去,她都会带上一些珍贵的礼物,尽心尽力地表现着孝心。
然而,谢老夫人对她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似乎还在为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
一日,碧云正在书房中翻阅账本,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账本,起身走了出去。只见一名水虹进来低声道:“郡主,谢府来人了,说是要见您。”
碧云心中一凛,问道:“可知所为何事?”
水虹说道:“奴婢也不清楚,只是来人看起来气势汹汹,好像有什么急事。”
碧云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她深吸一口气,说道:“带他们去前厅,我随后就到。”
来到前厅,碧云只见谢府的二管家正站在那里,脸色阴沉。见到她,二管家忙笑着上前行礼,说道:“郡主,老夫人请您速回谢府一趟,说是出了大事。”
碧云心中一紧,忙问道:“究竟出了何事?”
二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道:“郡主回去便知。”
碧云看二管家的表情,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以她现在的身份地位,也是真不怕谢老夫人和谢三老爷。
换好外出的衣裳,也不耽搁,立刻吩咐人准备马车,匆匆赶往谢府。
到了谢府,碧云没有停顿直奔祖母的院子。刚一进屋,便看到祖母正躺在榻上,面色苍白,旁边几位大夫正围在一起商议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