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爹到庄上来小住,可不单单是为了照看那片葡萄扦插地,还有两件要事亟待处理。
第一件事,是提前谋划土地冻结之后的开山造土事宜。
第二件事,就如乔念心所料,和豆芽脱不了干系,这也是萧老爹带上乔念心与萧有为的缘由之一。
虽说萧家统一了关于豆芽来源的说法,绝口不提乔念心,但这次要把发豆芽的技术传授给刘大海的妻子、儿媳以及徐氏等人。
萧老爹担心传授过程中会有差错,所以非得带上乔念心不可,而带上萧有为则是为了给乔念心打掩护。
从田间回到三合院,刘大海家的妻子和儿媳已经为乔天赐把房间收拾好了。
只是庄上条件有限,也不知乔天赐能不能习惯这样的环境。
这时,刘大海的妻子见刘大海和萧老爹他们从田里回来,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怎么了?”
刘大海皱着眉问道。
刘大海的妻子小声答道:“庄子里就剩一床新被褥了,恐怕……”
说着还特意瞧了瞧乔天赐。
“这点事儿有什么好为难的,让老二去城里买几床新的不就行了!”
刘大海有些不满,觉得这么点小事还拿到东家面前来说,就怕东家怪罪他们办事不力。
萧老爹对刘大海的态度很是满意,不过他自然不会让刘大海自己出钱。
于是,萧老爹从怀里掏出一块五两的小银锭递给刘大海:“是我考虑不周全,让你家老二去城里买几床被褥回来。”
刘大海瞪了自家妻子一眼,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接过萧老爹递来的银子,吩咐二儿子刘伯良拿上钱,带着媳妇去城里买被褥。
安排妥当后,萧老爹让萧有为、乔念心和狗剩陪着乔天赐在庄上四处转转,自己则和萧天宝、刘大海、刘广茂以及段北盛进了堂屋。
“昨天送过来的豆芽你们尝过了吗?味道咋样?”
萧老爹直截了当地问。
虽说萧家一行人直接被乔家接到了府城,但萧老爹还是让人往庄上送了些豆芽,数量不多,大概也就四五斤。
豆芽是刘大海接收的,不过萧老爹心里清楚,刘大海肯定不会一个人独享,必然会分一些给段家。
所以他这个问题,既针对刘大海父子,也和段北盛有关。
“好吃极了!我娘用腊肉和辣椒一起炒,那味道,爽口又开胃,狗剩多吃了半碗饭,要不是我娘拦着,都快撑破肚皮了!真没想到,豆子发了芽还能这么好吃!”
平常不太爱说话的段北盛,这次抢着发言,对豆芽的美味赞不绝口。
刘大海和刘广茂也对豆芽评价颇高,他们家是直接清炒的,同样觉得这道菜清爽可口、特别开胃。
经过一整个冬天吃土豆、萝卜和大白菜,豆芽的出现,确实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味觉享受。
众人的反应和萧老爹预想的一样,可接下来他宣布的事情,却让刘大海和段北盛等人十分震惊。
刘大海顿了顿,面露难色地说:“东家是想把豆芽生意交给庄子里来做,还让佃户们都参与进来?这恐怕不太妥当吧,人多嘴杂,秘方很容易就泄露出去了……”
刘大海自认为不是个没担当、没能力的人,要是庄子里的人都和他一样是奴仆,那做这生意肯定没问题。
可实际上,除了他们一家是萧家的奴仆,其他都是佃户。
虽说佃户靠东家生活,但他们并不是东家的奴仆。
从原则上讲,只要把土地还给东家,佃户随时都能解除这种依附关系。
比起主仆关系,东家对佃户的约束力,可比主人对奴仆的约束力小多了。
这个庄子一共有八家佃户,段北盛家也是其中之一。
刘大海作为庄头,在这儿干了十多年,对这些佃户比萧老爹更了解,所以他并不赞同萧老爹的做法。
就段北盛一家而言,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和萧家是一条心,尤其是狗剩还住在萧家,跟着小主子们读书识字。
刘大海担心的是其他几家佃户,虽说他现在还不知道豆芽具体是怎么做的,但他觉得应该不会太复杂。
只要有心学,几个关键步骤也不难掌握。
刘大海心里确实犯嘀咕,要是所有佃户都学会发豆芽的法子,保不齐有人瞅见商机,就不再安心佃田,转头回家发豆芽赚钱去了。
这要是真发生了,他可怎么对得起东家的信任啊!
“行,我知道了,那这事就先不着急,这事儿让我再琢磨琢磨。”
萧老爹一下子就明白了刘大海的顾虑,十分理解他的想法。
思索片刻后,他先把豆芽生意的事儿放下,转而聊起山地开垦的事儿。
从眼下扦插葡萄苗的存活情况来看,年前开垦的那片山地明显不够用,更别提潍坊村地里那些从乔家葡萄园精挑细选回来的扦插条了,那些才是大头!
虽说开垦工作得等大地解冻之后才能开展,按照往年的经验,莱州府的土地一般要到二月中下旬才解冻,不过提前规划总归是好事,何况萧老爹还打算重新规划庄子的布局,那就更得早点准备了。
这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刘大海一家和段北盛。
“主子的意思,老奴心里清楚,可这么一来,地租的标准就不太好定了,就怕有些人贪心不足。”
刘大海对萧老爹既敬重又有点无奈,再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其实萧老爹早就考虑过这些。
当初知道刘大海在地租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还是让段北盛来庄子当佃农,就是想看看刘大海到底是做做样子,还是真心实意为东家考虑。
好在刘大海没让他失望,所以他才决定进行这次调整。
刘大海在这个庄子都待了十多年了,就算不种那五亩地,也能大致估算出地租情况,哪用得着费那么多心思呢?
更何况还有同样懂农事的段北盛帮忙!
倒不如让刘家人和段家人一起种葡萄,粮食固然重要,可葡萄才是最挣钱的作物!
当然,关于挣钱这事儿,萧老爹不会直接说出口。
就在他想着怎么说服刘大海的时候,段北盛开了口:“萧叔,我记得葡萄的采收季节和农忙时间不冲突。您看这样行不行?
我现在种的那五亩地,可以租给熊浩余家,他们家人多,就靠着现有的七亩地生活,日子过得有点紧巴。
我瞧他家两个儿子也能帮上忙了,再多租五亩地,他们应该能应付得来。
刘叔现在种的那五亩地分成两份,东边那一亩半我来种,剩下的三亩半还是刘叔种。
这样我们两家既能种粮食,又能种葡萄,还能把地租的标准给定下来。”
“这个主意好,好得很!”
萧老爹和刘大海对视一眼,同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