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燕京,朱棣集中了三十万军队和工匠进行施工。
一部分军队是从地方卫所调来的,名为进京操练,实则是进城当牛马来了。这部分军队分为春秋两班,故名为班军。
班军主要来源于燕京周边的山西、河南、山东、大宁等地,从地方上到燕京去当牛马,官方称作“番上”,士卒们则习惯称作“上班”。上班上班,就是这么来的。(猫头按,也有去边境上班的,称作边班)
比较操蛋的是,在这个上班的路上,各个士卒的口粮、盘缠都得自筹。你想从地方到燕京,翻山越岭,要跨过好几个省,那时候没有飞机没有高铁,哪怕有马,路途之艰辛也可想而知。
加上卫所兵家里被军官盘剥,生活日渐困苦,还得供应去上班的班军盘缠口粮,更是艰难。有的人家为了去上班,只能卖地卖房,甚至卖儿卖女,才能凑够去上班的路费。
所以说,上班如上坟并不是现代牛马的专属,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明军视上班为最苦,很多人在路上就逃跑了,或者没吃的就去抢劫百姓,军纪很差。
更要命的是,这个班还真的非上不可。不然就要治罪,发配或是杀头。
柳溥作为班军的一个指挥使,麾下五千多名班军,统统都是干苦活的,班军从早忙到晚,一天也不得休息,每天都有累死的人,士卒们怨气很大。
柳溥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士卒们哗变。
这日,柳溥正在西安门坐镇,他手底下的班军则都在西苑干活,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将泥土一点点挖走,然后运到万岁山堆起来(就是崇祯上吊的那个)。
挖掘出来的大坑就是南海。元大都时有北海与中海,现在士卒们在开挖的是南海,组合起来就是太液池。(把中海和南海组合起来就是那个大佬们办公的那个xx海)
挖土别看似乎挺简单的,但其实十分费力,士卒们累得不行,却又一刻不得休息。
士卒正在劳作时,忽然听得东北面万岁山方向人声越来越嘈杂。
有负责运输土料的士卒回来嚷道:“不好了不好了,万岁山北面建宫门的工匠造反了。”
说是造反,其实就是闹事,起因是工部把要求完成的工期又提前了半个月。来自交趾的工匠在工匠中挑唆,其余工匠本就怨气盈天,大家纷纷把手中的家伙事扔在地上,高喊:“不干了不干了,歇工!歇工!”
闹事的工匠越来越多,足有上千人,以至于整个玄武门的工程都停了下来。
班军士卒们纷纷伸长了脖子观望,将校们大声呵斥,士卒们骂骂咧咧嘟囔了几句,这才没把手里的活停下来。
“看个热闹都不行,歇一会会都不让,怪不得匠人们要叫歇。”
“这样反而拖延了工期,上官怪罪下来,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正在这时,一骑快马飞也似的冲了过来,许多干活的班军连忙避让,有的甚至打翻了担子里的土。
快马行至西安门,马上骑士飞身下马,手中拿着行部兵房的调令。(猫头按:燕京行部的架构类似地方布政使司,辖下有吏、兵、礼、刑、工、户六房,但职权却类似南京六部,对燕京实行统一管理)
柳溥接到调令,要求他集结麾下班军,拿好兵器,开到玄武门,准备弹压哗变的工匠,防止叫歇进一步扩大。
柳溥不敢怠慢,忙下了城楼,召集将校,立即集合士卒。
好在此时班军还保持有较高的战斗力,很快就集结起来了一千余人,简单拿了点兵器,柳溥带着开到了万岁山下。
同时来的还有其他几个方向的在京军队,总计加起来估计得有五六千人。
工匠们见这么多士兵围了自己,渐渐不再敢大喊大叫,局面开始得到控制,陆陆续续有工匠开始拿起家伙干活。
工部便让柳溥带兵进去拿人,把带头闹事的工匠都给抓起来。
柳溥进到里面抓捕,工匠们于是纷纷害怕起来,觉得既然在抓人了,可能下一步就要大开杀戒,反而恐慌不安起来。
“不好了,官军要杀人了。现在已经在抓人了。”
“铁锤刘已经被抓了,当场被砍了脑袋。”
“已经抓了好几百人了。”
谣言满天飞,原本已经安定下来的工匠们开始躁动。
士卒们进去强行抓人,工匠们于是开始持械反抗。
局势顿时更加乱了起来。
工匠们还试图策反班军。
“我们工期提前了十五天,你们挖南海的更惨,听说要提前二十天。”
“可不是,我听金水河的兄弟说,提前二十天完不成,金水河就要开闸放水。”
金水河是太液池的引水河,一开闸可不得淹死人?
这本就是个很低级的谣言,稍加脑子就能辨别,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根本没有多想,就信了。
也有一些士卒,本就是无赖,正苦于干活太苦,乐得清闲一会儿,便推波助澜,纷纷倒戈,反过来倒是把柳溥和工部官员给围了。
见到这个阵势,工部的官员都吓傻了。造反的工匠和士卒们纷纷大嚷,要求撤回工期提前的命令。
“这这这,我也不是部堂大人啊,哪有资格撤回命令。”工部郎中脸都吓白了。
“柳将军您说句话,我们信您,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士卒们纷纷嚷嚷要求柳溥出来说话。
柳溥初时也是懵逼的,但工期的事不归他管,便推托道:“工部尚书宋礼宋部堂与朝廷派来的钦差驸马都尉赵辉正在西华门,你们去问他们。”
柳溥突然计上心头,补充道:“工期提前怕是钦差的主意。”
闹事的工匠与士卒顿时爆发出怒火,“原来正主在西华门啊!”
“走!围了那西华门!”
“把宋礼和赵辉都捉来!”
工匠与士卒群情激奋,纷纷沿着紫禁城西城墙根,朝着西华门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