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和她大姐姐一样,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不错。这次小升初,要是不出什么意外,她考上县一中不成问题。就是考不上,张家二婶子也早就和我奶奶打了招呼,到时候让我大姑给学校说说,替她三闺女走个后门,出点钱让她家三闺女去县一中上初中。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这几年,成奎不能再给队里放羊,他自己借钱买了五十只羊,成了自己家的羊倌。几年下来,买羊借的钱还完了,盖了新房子,给闺女拿择校费也不用发愁。
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没有什么压力,当三姑邀请她来我们家吃饭看电视的时候,她痛快地答应了。虽然她家的电视,比我们家里的电视还早买两年,但是孩子们都爱热闹。我们家里有二姑三姑两个和她一起玩的孩子,和她家只有她爹她娘两个没意思的人,我家里的诱惑当然大了。
奶奶不闲逛,只去庙会上了个香,就直接回来了。当三姑和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回到家时,奶奶已经把晚饭做好了,舀好了碗,正等着她回来吃饭。
家里每天都要蒸馍馍,除了改善生活包个饺子擀个面条,家里的干粮都是馍馍。晚饭奶奶做的是南瓜麦仁饭,新打出来的麦子,用清水泡发后,在碾子上碾碎。开水里加了南瓜,烧开煮熟后,把碾碎的麦子放到锅里,烧两个滚儿,一锅香喷喷的南瓜麦仁饭就做好了。
要是没有客人,晚上一般都不炒菜,冬春季节吃咸菜。夏天园子里的大蒜下来了,奶奶每年都会腌制一些糖蒜,当做早饭晚饭的下饭菜。做糖蒜也容易,园子里新拔出来的大蒜,剥掉外面的老皮,放到干净的容器里,倒上米醋,过几天带着甜味儿的糖蒜就可以吃了。
天黑之后,代销店里没有买东西的人,二姑关了代销店朝街里的门,和奶奶在院子里聊天。看到三姑带了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来家里吃饭,奶奶起身到厨房里,炒了一个韭菜鸡蛋。
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虽然经常来我们家里吃饭,也算是熟人,但说到底还是大伯的小姨子,就是亲戚。万没有拿糖蒜招待客人的,虽然厨房里的火都压住了,奶奶还是打开炉子,又炒了一个菜。
屋子里太闷热,爷爷把电视机搬到了屋门口,就和奶奶一起,端着碗去街里吃饭了。院子里的饭桌上,只有二姑三姑和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三姑看着电视剧,一边吃着饭,一边和二姑说着今天下午庙会上的事情。
“二姐,你说鬼四儿是不是活该,他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非要去干些坑蒙拐骗的事情。你说他开代销店这么多年了,咋就没有人像李家沟的那个人一样,掀摊子治一治他呢?”
“哎,三妮儿,你经常在县里面上学,不经常在家,也不去赶集,你是不知道鬼四儿有多劣刁(刁劣)。”
不等二姑搭话,张家二婶子的三闺女,就接过话头,控诉着鬼四儿的罪行。
“去年夏天我跟俺娘去镇上赶集,在鬼四儿的摊子上,有个人挑拣了一会儿,最后啥也没有买。鬼四儿非得让那个人买他挑过的东西,那个人不买,鬼四儿骂了一句,就自己从摊子上抽出一根椽子粗的棍子,对着那个人就打了下来。那个人被打在地上,头上都流了血,趴在地上连连求饶,那样子可吓人了。鬼四儿打了人,他媳妇儿不但不拦着,还指着那个人大骂。明明就是鬼四儿自己抽木棍,掀翻了摊子,他却赖在了那个人头上。派出所的人来了,鬼四儿说那个人掀他的摊子,那个人就被派出所的人给带走了。那天赶集的人很多,除了几个人劝他们算了,没有一个人替那个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