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正在厨房里和蒸馍馍的面,听到秀江奶奶的叫声,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沾着两手面出了厨房的门。看到奶奶手上滴里耷拉的面粉面团,秀江奶奶笑了。
“哎吆,成福家的,你使急慌忙的干啥哩,我就是喊一声,看看你在家里没有,也没有啥大事儿。”
听秀江奶奶说没什么大事儿,奶奶放了心。“婶子,你先在俺院子里坐会儿,院子里凉快,等我和好了面,再出来给你说话。”
“没事儿,我不嫌热,你忙你的去吧。”秀江奶奶嘴里说着,跟着奶奶也进了厨房。“我在街里听说你们家三妮儿和那个秀萍办了个啥班,你说俺家秀燕能不能来你家里上学。你说俺家那个秀燕都这么大了,光长了个吃心,除了吃啥都不会。”
“这是俺三妮儿和秀萍弄的,我也不清楚咋回事儿,俺三妮儿在屋里,你去问问她吧。”
这是孩子们的事情,作为爹娘,奶奶也不去做三姑的主。
“你是她娘还不做主啊?唉,真是的,现在的孩子们儿都上了天了。”
秀江奶奶一边嘟囔着,一边往三姑的屋子里走,还没进门,就大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三妮儿,你办的那个啥班,要把俺秀燕收进来啊。”
在家里,秀燕不像秀江那样能干活,都三年级了,放了假还成天给她惹祸,她是一点儿不想看着她了。
“行的四奶奶,我跟秀萍办补习班就是招小学生,你家秀燕在读小学,可以来学习。每天后晌一点半到四点上课,今天晌午吃了饭你叫她早点儿过来。一天两毛钱,你是现在交,还是等秀燕来上课的时候跟着她来交呢?”
三姑说着,从抽屉里拿出来一个本子,准备给她登记。
“啥?来你家上课,还得收钱啊?那谁还来啊。”
秀江奶奶本是存着占便宜的心思来的,一听三姑说一天要两毛钱,立马就炸毛了。
“我和秀萍办补习班,总不能白干,多少也得收点钱,赚个辛苦费吧,要不俺俩费那劲儿干啥?”
三姑听秀燕奶奶的话头,不想拿钱,就合住了拿出来的本子。
“你这妮子真是钻钱眼里了,孩子们儿的钱你也想赚,你说咱们邻里邻居的住了几辈子,就不能叫俺家秀燕来你家上学?”秀江奶奶的脸色不好看了。
“四奶奶,这个补习班是我和秀萍一起办的,我自己说了不算。”
三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于秀江奶奶的胡搅蛮缠,她只能搬出了秀萍。
“那个秀萍啊,没事儿,她奶奶和我是一个村儿里出来的闺女,说起来俺两家还有拐着弯的亲戚,我去给她说说,她孙子女办的班,还能收我们的钱。”
看着秀江奶奶颠着小脚离去,三姑无奈的摇了摇头。补习班还没有办起来,就有人来蹭班,秀江奶奶是第一个,不会是最后一个。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乡亲,沾亲带故的人不在少数,要是有点关系就免费,那补习班里的人都能免费。
自己和秀萍就是想趁着暑假,办个班,一是想打发时间,主要还是给自己挣个零花钱。要是招一大堆免费的学生,那她还不如去城里打工呢。
三姑正在烦恼,大姑和她女婿一起回来了。看到眉毛拧在一起的三姑,以为三姑为中考的事情烦恼。
“三妮儿,你这次中考,也算是超常发挥。按照你以往的成绩,你能考上县一中,才是你真正的水平。当初没有报考小中专,是正确估算自己的成绩。考试超常发挥了,比发挥失常幸运,你不去上小中专,也不算是吃亏。”
“大姐,你嫑劝我了,我不是为考试的事情没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