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随意翻开手里的书,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老公,那你说一下刘邦为什么会重用韩信呢?”
如意合上书,调皮地看着陆君庭。
为了讨得老婆大人的欢心,陆君庭赶紧积极回应。
“哈哈哈,这个也简单。 老婆,韩信能够被刘邦重用,最主要的原因是萧何的力荐。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他对韩信的才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当韩信因在项羽军中未得重用而离开,投奔刘邦时,萧何发现了他的非凡之处。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甚至不惜月夜追韩信,以证明韩信的价值。萧何的力荐无疑为韩信赢得了刘邦的信任和重用。”
“然后就是刘邦的用人策略。刘邦与项羽不同,他出身平民,更懂得珍惜和重用人才。他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这使得韩信在刘邦军中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其次,刘邦虽然出身布衣,但他有着出色的用人眼光。他深知人才对于统一大业的重要性,因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当萧何向他推荐韩信时,刘邦虽然起初对韩信的出身和经历有所疑虑,但最终还是决定重用韩信,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陆君庭滔滔不绝。
如意听得甚为认真。连庭之墅的那些客人们都暂时忘记了。
此刻,如意沉浸在丈夫的精彩演说中。
“韩信本身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精通兵法,善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刘邦军中,韩信多次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才华,为刘邦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韩信投靠刘邦后,向刘邦献上了着名的汉中对。他分析了天下形势,指出刘邦应占据关中,东向争天下。这一战略建议为刘邦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韩信的辅佐下,刘邦成功夺取了关中地区,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楚汉战争的决战阶段,韩信率领汉军与项羽展开了垓下之战。韩信运用巧妙的战术和策略,布下五军阵,诱使项羽陷入重围。最终,汉军大破楚军,迫使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胜利标志着楚汉战争的结束,也为刘邦的统一大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意点点头。
这样看来,项羽和刘邦真的差距很大。
项羽果然眼光不够毒辣,太稚嫩了。
项羽不如刘邦呀。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懂得识别人才,珍惜人才呀。
“老公,那你说刘邦和项羽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说他们两个人有什么不同点?比如,刘邦谦虚,项羽目中无人,刚愎自用。”
陆君庭频频点头。
不错,老婆大人。总结的好呀。
“你说的太对了,老婆,刘邦的确是很谦虚的。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并重用各种人才,不论其出身和背景。这种谦虚的态度使得他能够团结和利用各种力量,为自己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重用了许多原本并非自己亲信或贵族出身的人,如韩信、张良等,这些都得益于他的谦虚和知人善任。而项羽就不同了。”
嗯嗯,谦虚好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日久人人爱,骄傲日久成孤人。
如意继续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