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浪率领李元霸以及岳飞麾下的飞虎军攻入刺史府,尽管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但在李元霸的神勇和飞虎军的猛烈冲锋下,所有的抵抗都显得徒劳无功。
刺史府大殿内,刺史孙焉手持长剑,已无路可退。长长的阶梯下,红巾大军正一步步逼近。孙焉身边仅剩几十名残兵败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恐与绝望。
“大人,挡不住了!”一名小将焦急地对孙焉说道,“不如我们投降吧!”
“是啊,大人!投降吧!”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他们深知凭借这几个人根本无法抵挡红巾军的攻势,尤其是对方阵营中那个手持双锤的怪物,力大无穷,一锤便能将人击飞。
“投降?”孙焉苦笑摇头,“我宁死不降!”
士兵们看着越来越近的红巾军,心中明白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突然,一名士兵挥刀刺向孙焉,刀锋直透其胸。
“你……你干什么?”孙焉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小将。
“你这老东西想死就自己去死吧!我们还年轻,不想陪你下地狱!”小将冷冷说完,拔出长刀,一脚将孙焉踹倒在地。
周围的士兵见状,无不惊恐万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兄弟们,与其白白送死,不如拿这狗官的人头去投降,换我们一条生路!”小将高声喊道,随即挥刀砍下了孙焉尚未断气的头颅。
就在飞虎军准备发起最后总攻时,大殿内的海州士兵纷纷丢下武器,走出殿外投降。其中一人手中捧着孙焉血淋淋的头颅。
曹浪目睹这一幕,立刻明白了殿内发生的一切。对于这些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并不愿意为那些权贵陪葬。曹浪没有为难他们,吩咐岳飞将这些人收编后,便带人开始查抄刺史府。
整个海州城的查抄和安抚百姓的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才勉强告一段落。
至此,曹浪率领的红巾军已完全掌控了海州与碣州全境,加之营州的黄都郡城,共计十三郡之地,整个南方几乎尽归其麾下。
然而,海州初定,百废待兴,局势尚未稳固,亟待处理的事务堆积如山。
尽管百姓对红巾军颇为拥护,但世家门阀的暗中抵触却不可忽视,这一点必须严加防范。
此外,官员的重新任命、士兵的驻防部署、降兵降将的整编安置,以及查抄的大量钱粮登记入库和军粮的重新调配,无一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曹浪不禁感到头疼。
眼看寒冬将至,年关亦不远矣,这些事务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于是,曹浪决定修书一封,急召碣州的萧何前来海州助阵。在萧何多年的治理下,碣州已趋于稳定,正需他前来海州主持内政,以加速此地的恢复与建设。
同时,曹浪也想让李师师带着自己的儿子及雅兰月一同迁至海州。
作为海州的州府,海州城比樊阳更为繁华,不仅人口稠密、环境优美,且远离前线,安全无虞。
随着地盘的扩大,选定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都城势在必行,而海州城无疑是最佳之选。
除了上面那些,还有一点曹浪有些不够放心,那就是投靠海州的九皇子罗阳不见了踪迹。
这家伙虽然并不是非常重要,可是消息不见了总归是一个隐患,一定藏在了城中什么位置。
为此曹浪安排了一队人马调查这个罗阳的踪迹。
秋意渐褪,寒风卷着枯黄的落叶掠过海州城的街巷。
城墙上,曹浪披着厚重的裘衣,目光远眺,望向通往樊阳的官道。
曹浪在等待那个能为他分忧解难的萧何,也在等待自己的妻儿尽快抵达。
多日之后,萧何的车马终于抵达海州城。
曹浪亲自出城迎接,萧何此行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几个一直跟着他的几个学生,都是处理内政的好手。
马车在城门口停下,萧何从马车里出来,并对着曹浪行礼。
曹浪见到萧何风尘仆仆却依旧精神矍铄的模样,心中大为欣慰。
走上前去,曹浪对萧何笑道:“萧大人一路辛苦,着急把你叫来,主要是这里太需要萧大人来帮我处理政务,舟车劳顿,可不要怪我啊!”
萧何拱手行礼,神色恭敬却不失从容:“主公厚爱,萧何怎么会怪主公呢,必定为主公分忧解难!”
次日,曹浪在府中设宴,正式任命萧何为红巾军的大司农,掌管整个红巾军的内政事务,尤其是财政与粮草的管理。
萧何接过任命文书,郑重道:“主公放心,萧何必不负所托,竭尽所能为大军稳固后方,助主公成就大业。”
又过了几日,李师师与雅兰月的车驾也抵达了海州城,一路上由李白护送而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养伤,李白也算是从李元霸的那一锤子当中康复了过来。
得知妻儿快要抵达,曹浪早早带着亲随在城门口等候,远远望见车队缓缓驶来,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已经颇不接待想要看到自己的两位妻子,以及自己的孩子。
车帘掀开,李师师抱着小曹安走下马车,雅兰月紧随其后,几个月不见,雅兰月的肚子变大了不少,算算时间年后应该就快要生产,就是不知道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小曹安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袄,脸蛋圆润,眼睛明亮,见到曹浪便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喊着:“爹爹,爹爹!”
曹浪哈哈大笑,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亲了亲他的小脸,又转头看向李师师和雅兰月,柔声道:“一路辛苦了。”
夜晚,曹浪让跟随一起来的赵高准备了一桌子丰盛晚宴,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如今海州已定,自己便可以放心好好休息些日子了。
萧何回来后,曹浪也重新安排了各地的兵力布置。
岳飞率领大军去了樊阳,统管樊阳城,黄都城,碣州城三郡,来面对营州和岭州方向可能的威胁。
辛弃疾则还是回到了碣州的南边四郡,面对西边云州可能的威胁,以及发展大力发展农商业。
吕布则带领大军去到寿阳城,统管寿阳城,武安城两郡。
虽然只有两郡,但是这两郡要面对营州和虔州的敌军,最为重要。
海州的南边四郡远离战场,则由萧何来管理发展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