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围墙下,虎子身手敏捷,三两下就翻上了围墙,然后伸手将宋清风也拉了上去。
翻过围墙,他们跳进荒地,借着月光,辨别了一下方向,朝着客栈后门奔去。
幸运的是,客栈后门并未有人把守,宋清风和虎子悄悄溜了进去,径直来到他们所住的房间。
屋内,白晶晶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他回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担忧。“你可算回来了,这大晚上的,出什么事了?”
宋清风走进屋内,将城中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白晶晶的脸色变得煞白。“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在这儿也不安全啊。”
宋清风安慰道:“别怕,我已经让虎子通知镖局的人,咱们马上就走。”
一家人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行李,收拾妥当后,镖局的人过来回话,说客栈后门已经肃清。
宋清风领着家人,小心翼翼地走出客栈后门,上了马车。
车夫挥动马鞭,马车缓缓启动,朝着城外驶去。
让宋清风没想到的是,此次出行,镖局为保周全,一共派出了十辆车,一来是护送宋清风及其家眷,二来镖局也有一批货物要运往京城。这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平日里或许还能彰显气势,可如今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却成了显眼的目标。
车队刚行出客栈不远,就感觉气氛有些异样。
宋清风撩开车帘一角,警惕地向外张望,只见道路两旁流民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被生活逼迫至绝境后的绝望与疯狂。
起初,只是几个流民小声议论,但随着车队的前行,议论声越来越大,如同低沉的雷鸣,在空气中滚动。
“看呐,这么多马车,肯定装了不少吃的。”
“咱都快饿死了,他们却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马车坐。”
这些话语像针一样刺进宋清风的耳朵,他心中暗叫不好,忙吩咐车夫加快速度。
然而,饥饿与求生的欲望让一些流民丧失了理智,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抢啊!”
混乱瞬间爆发,乱民们如疯狂的蚁群,不顾一切地冲上来。
一个年轻力壮的乱民,高举着锄头,朝着最前面的镖师狠狠砸下。
镖师侧身一闪,反手一刀,刀光划过,割破了那人的衣袖,却未下狠手伤人。
“大伙莫要冲动!我们只是路过!” 镖师高声呼喊,试图平息众怒,可在这狂热的氛围里,声音瞬间被淹没。
最前面的几辆马车瞬间被流民围住,拉车的马匹受惊,长嘶不已,前蹄高高扬起,车夫拼命拉扯缰绳,试图稳住马车,却被冲上来的流民拉扯得站立不稳。
镖师们见状,纷纷跳下马车,抽出佩刀,围成一圈,将宋清风家眷所在的马车护在中间。
但流民实在太多,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防线,他们瘦骨嶙峋的双手不顾一切地,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抢夺的东西。
他们前赴后继,镖师们渐渐不支,防线开始松动。
老夫人吓得脸色惨白,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身体不停地颤抖。
宋清风咬了咬牙,他知道,此刻必须冷静。他探出头,对镖头喊道:“尽量别伤人,先冲出去!”
镖头见势不妙,大喝一声:“冲!往城门冲!” 众人且战且退,向城门挪去。
镖师们虽训练有素,但面对这如潮水般涌来的流民,也有些应接不暇。
他们挥舞着佩刀,刀光闪烁,却只是虚张声势,意在吓退流民,可流民们饿红了眼,哪里还顾得上害怕。一个年轻镖师,稍一分神,手臂就被流民抓伤,鲜血瞬间渗出,染红了衣衫。
但他顾不上疼痛,反手用刀柄将那流氓击退,继续坚守岗位。
宋清风心急如焚,他环顾四周,发现车队被围在一个狭窄的路段,前后都挤满了流民,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他脑子飞速运转,突然想到车上还有一些路上准备的干粮,虽然数量不多,但此刻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连忙翻找出干粮,朝着流民大声喊道:“乡亲们,大家冷静!我知道你们饿,这有些干粮,先拿去充饥,别冲动!” 说着,他将干粮朝着人群扔去。
干粮落地,引发了一阵哄抢。
趁着这个间隙,镖师们奋力驱赶着靠近马车的流民,杀出一条血路,驾车快速离开。
这边一骚动,那些正在暗中准备造反的人误以为时机已到,立刻发动起来。
刹那间,县城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彻底乱了。
城中各处,喊杀声四起。
一群手持棍棒、农具的乱民,红着眼,嘶吼着冲向县衙。
他们面目狰狞,多年来被压迫、被饥饿折磨的怨恨在这一刻全部爆发。
县衙的守卫们起初还试图抵抗,可面对这汹涌而来的人群,很快就寡不敌众。
大门被撞开,牌匾被砸落,公文纸张漫天飞舞。
街巷之中,店铺纷纷紧闭门窗,老板们躲在屋内瑟瑟发抖。
但乱民们哪管这些,他们见门就砸,见东西就抢。
粮油铺子前,人们疯狂争抢着为数不多的粮食,有人为了一袋米,不惜与昔日的邻里大打出手,拳头挥舞,鲜血飞溅。
布庄里,精美的布匹被扯得七零八落,乱民们用粗糙的双手将其裹在身上,仿佛这样就能抵御这世间的苦难。
火势也在城中蔓延开来,不知是谁点燃了一间茅屋,干燥的茅草遇火即燃,瞬间形成一片火海,火舌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将天空染得灰暗阴沉。
而此时,宋清风一行趁着城门被乱民打开,一直冲了出去。
等他们逃出一段距离,却仍能听到身后县城传来的阵阵喧嚣。
他回头望去,好好的县城转瞬沦为人间炼狱。
宋清风心中暗叹,庆幸自己一家及时出城。但望着身后那片混乱,又不禁为城中无辜百姓担忧。
这大旱之年,民生本就艰难,再经此暴乱,不知又有多少人命丧黄泉,多少家庭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