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婉清说:“ 玉瑶姐姐,我叫柳婉清,是御史家的小姐哦。不知能否请玉瑶姐姐喝茶呢?”
这时,站在一旁的柳婉清身旁的丫鬟突然开口说道:“小姐,您的风寒尚未痊愈呢,要不还是下次再邀请沈姑娘一同去茶楼品茶吧!”原来,这柳婉清近日身体略有不适,但因仰慕沈玉瑶的才华,仍坚持前来相见,并发出邀约。
然而,柳婉清却摆了摆手,轻咳几声后说道:“我的身子并无大碍,难得能遇到像玉瑶姐姐这般多才多艺之人,我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不知玉瑶姐姐能否赏光,与小妹前往前方的茶楼稍坐片刻,共品香茗呢?”说完,她满怀期待地看着沈玉瑶,眼神中流露出真挚的渴望。
沈玉瑶见状,略作思索后便爽快地点头应道:“既然婉清妹妹如此盛情相邀,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烦请婉清妹妹前面带路。”于是,一行人便朝着前方的茶楼缓缓走去,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只见四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姑娘结伴而行,朝着不远处的一家茶楼走去。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来到茶楼后,四人轻移莲步走进一间雅致的包厢。两个机灵乖巧的丫鬟则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着茶楼小二前来上茶。
进入包厢,里面布置得极为精致典雅。雕花的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几幅意境优美的字画。其中两位姑娘甫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各种亲切愉快的交流。
坐在左侧的那位名叫沈玉瑶的姑娘,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朱唇皓齿,笑靥如花。她性格开朗活泼,言谈举止间充满了灵动之气。而右侧的柳婉清,则是一副温婉娴静的模样。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更衬得她楚楚动人。
两人相谈甚欢,话题从诗词歌赋聊到琴棋书画,又从家常琐事谈到各地风土人情。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哎呀,原来你的咳嗽并非是因风寒所致呀!”沈玉瑶一脸关切地说道。
柳婉清点了点头,轻声回答道:“是啊,让姐姐担心了。这病说来也怪,时好时坏的。”
沈玉瑶连忙安慰道:“妹妹莫要忧心,我认识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改日定当请他们来府上为妹妹诊治一番。”
柳婉清感激地看了一眼沈玉瑶,微笑着说:“那就有劳姐姐了。对了,姐姐过几日可否邀我到府上游玩?”
沈玉瑶欣然应允:“那是自然,妹妹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咱们姐妹俩可以好好聚聚,一同赏赏花,品品茶。”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沈玉瑶和柳婉清相识已有一段时日。在这段时间里,她们两人相处得极为融洽,彼此间的感情也日益深厚起来。渐渐地,她们成为了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柳婉清一直深受病痛折磨,身体日渐虚弱,就连日常行动都变得十分艰难。然而,自从她结识了沈玉瑶之后,情况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沈玉瑶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总是充满活力和阳光。她常常陪伴在柳婉清身边,与她聊天解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不知不觉间,柳婉清受到了沈玉瑶积极心态的影响,心情也渐渐变得愉悦起来。
不仅如此,沈玉瑶还非常关心柳婉清的病情。她通过各种吃食加入了治疗柳婉清身体的中药,并亲自为柳婉清熬制草药汤。每次看到柳婉清喝下那一碗碗苦涩的药汁,再给一块甜甜的糕点给柳婉清吃下去,沈玉瑶都会温柔地安慰鼓励她坚持下去。
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沈玉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下,柳婉清的病情竟然真的有了明显的好转。原本苍白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力气,可以自由行走活动了。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调理和休养,柳婉清彻底摆脱了病魔的纠缠,重新获得了健康。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沈玉瑶那真挚的友情和默默付出的关爱。
说起沈玉瑶,她的身旁有个名叫春儿的丫鬟。这春儿可了不得,在经商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和才能。当初,沈玉瑶毅然决然地与沈府断绝关系之后,便凭借着自己的积蓄买下了一座府邸。然而,她为人处世一向低调,并未将府邸的名号高悬于门前。尽管如此,这座府邸所处的位置却相当不错——它位于京城那些达官显贵们所居住的区域附近。虽说这里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区,但起码也能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地段了。
现如今,沈玉瑶之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声名远扬!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和温婉贤淑的气质,让众多男子为之倾倒。那些对沈玉瑶心怀好感之人,心思各异。有的想要与她结交好友,以求能亲近佳人;有的则妄图将她娶进门做小妾,好一亲芳泽;更有甚者,盘算着把沈玉瑶许配给自己府上的庶子,以巩固家族势力。
如此一来,沈玉瑶所居住的府邸每日门庭若市,前来拜访之人络绎不绝。然而,这一切热闹景象都被沈玉瑶身旁聪慧伶俐的侍女冬儿巧妙地挡在了门外。面对这些不速之客,冬儿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加以回绝。有时说小姐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不便见客;有时又道小姐正在专心读书习字,无暇分心;还有时干脆直接称小姐已经有约在先,无法接待其他人。总之,任凭那些访客们如何软磨硬泡,冬儿始终坚守底线,坚决不让他们踏入府邸半步。
当柳家得知柳婉清那久治不愈、令人忧心忡忡的病症竟然被沈玉瑶府上一个名叫秋儿的丫鬟给治愈了之后,整个柳家都为之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