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乌戈国国王的脑袋、孟虎的脑袋被送到了成都。刘备见了之后,非常开心,随后将脑袋送往洛阳,想让小皇帝也跟着开心开心。
然后他又给曹操、袁绍这些人也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已经拿下了乌戈国,连着之前南蛮占领的地方,可以新设立一州,计划就叫南州了。希望以后要是碰到自称是南州的人,你们不要有什么误会,那也是我大汉子民了。
几封信,让刘备写到了后半夜,写完之后美美的睡去了。
他睡得高兴了,但是之后凡是收到刘备信件的这些人可没有一个能够睡得着的。刘备本就势大,先是得了西域,如今又拿下南蛮,这已经强大的有些超标了。
也是受到了刘备的启发,洛阳小朝廷看上了北边,打算联合公孙瓒直接把乌桓给拿下来,变相提升自己的实力。
孙坚和刘表两个人也不互相使绊子了,专心的对付境内的山越。
这就让地处中原的曹操、袁术、袁绍三人难受坏了,大家都在发育,就他们只能干看着。这就导致曹操和袁绍两个势力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已经开始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了。
至于袁术,这个大聪明在北上打不过,南下下不去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方案来。
顺着长江出海,往东走。听说海的那边还有陆地,既然大汉争不过,那争一争海外也不错啊!他可比吕布和公孙越两个人有实力多了,靠近长江沿岸,技术储备也更加充足。
所以,袁术冲了。
集结着,洛阳玩了一手更绝的。
刘备的战报报上去之后,朝廷肯定要有所表示,关羽自不必说,加食邑一千户,益州牧,其他的人也各有封赏。不过这些都是画大饼,空有名头罢了。
刘备已经是汉中王了,封无可封的情况下,荀攸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直接封刘备为汉王。
这遭到了老臣们的反对。但是荀攸很快就说服了他们。
不光是将刘备封为汉王,洛阳还给袁绍、曹操、袁术都抬了咖位。这三位一个晋国公,一个魏国公,一个宋国公。
甚至连刘平,都被封了一个蜀国公的名头。
命令传遍天下之后,所有人最开始都是懵的,不知道洛阳是什么意思,不过很快聪明人就反应过来了。
“这一招,高啊。不愧是友若啊,你说对不对文若?”刘平颇为感慨的对荀彧说道。
荀彧听到这话,有些无奈的说道:“这看起来很像是友若的手笔,他好奇谋,行险招。”
对自家这个比自己还大几岁的侄子,荀彧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一波爵位大放送,明显就是荀攸在兵行险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王这个爵位,那是刘邦的爵位。如今刘备在益州,又被封为汉王,再加上是草根出身,还是汉室宗亲,这身上的光环都已经叠满了,下一个皇帝不是刘备都不好意思的感觉。
这样做,会让刘备的声望达到顶点,对洛阳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那么荀攸为什么又要这么做呢?
看他之后操作就知道了,封了三个国公。变相的在支持地方军阀势力,一个国公的名头下去,这三家的自主性就高太多了。为什么要支持他们呢?
说白了,就是一个变相的驱虎吞狼的计划。
荀彧都不用思考就能猜到,只要这三家有逐鹿天下的野望,现在肯定都会把矛头指向汉王。
他们实力弱小,现实情况会逼着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刘备的。这样洛阳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等他们这些人打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就能出来收拾残局。
但是一个不小心也会玩脱的。真到了紧要关头,别说曹操、袁绍这些人了,就算是刘备都不会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说不定就得杀进皇宫,先把这个坐山观虎斗的给弄死了。
刘平对荀攸很是佩服,同时也在感慨。这毕竟不是游戏,其他人也不是Npc,默默等着玩家一个一个去征服。
“左都督可以撤回来了,全力加强东线的防御,咱们还需要时间。”刘平快速说道。
荀彧闻言点点头道:“西域那边也得收紧一些。”
“没错。先派人通知马腾他们,等左都督回来了之后,再由他定夺。”刘平又道。
“喏!”
除了驱虎吞狼之外,还有个离间计呢。蜀国公,这不是打刘备的脸嘛?
不光如此,关羽率军打生打死的,最后他刘平成了国公,这不是在挑拨两人的关系吗?
这对荀攸来说,可能就是随便尝试一下,但是刘平不得不慎重对待。毕竟如今法理还在洛阳,洛阳封的国公,哪怕是日后史书上也是要认的。
更何况此时的天下百姓们?
刘平在刘备势力内本就声望极高,也可以说是功劳第一人。如今再得了蜀国公,他跟刘备两个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想法的,但是架不住有人脑子拎不清。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洛阳,还是曹操、二袁他们都不会错过这个给刘平泼脏水,挑拨他跟刘备、关羽关系的好机会。
能不能成无所谓,只要有人信就行了。
这种事情,怕的就是有个种子,谁也不知道哪天就会发芽。
“这事儿得问文和。”刘平想到了贾诩。只可惜现在贾诩不在成都,问也问不到。
退而求其次的讲,还可以问一问李秀。只不过李秀高阴谋诡计很厉害,但是在明哲保身这方面明显不如贾诩啊。
就在他琢磨的时候,刘备先一步有了动作。
为了庆祝刘平成了蜀国公,刘备专门给刘平开了一个宴会。宴会上,开心不已的刘备,刘平只觉得自己之前那番猜测纠结,实打实的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刘备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他纯纯为刘平成了蜀国公高兴。
但是刘平不能高兴啊,翌日就上表,推辞不受。
而班师回朝路上的关羽也收到了朝廷的封赏,在知道了详细情况之后,笑着对司马朗和诸葛瑾说道:“这种雕虫小技,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
“德安啊,蜀国公什么的暂且不说啊,那都不重要。某这汉王接不接受啊?”
刘备的书房里,就三个人,刘备、刘平、李秀。
这种情况,刘平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前文曾经说过,刘平是个没有什么机智的人,再加上做事就喜欢周全,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拿出来相对的方案。
眼下对刘备是否接受汉王这个爵位,一时半会儿他还没有想透彻,所以在刘备问完之后,他只能看向李秀:“孝儒素来急智,不知道孝儒怎么看?”
刘备也是知道刘平的情况,所以也没有想别的,一起看向李秀。
对这个问题,李秀其实也有过思索,见状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接受。这种时候,大王是没办法拒绝的啊。”
“没办法拒绝?”刘平一时间没想明白,为什么李秀会这么认为。
倒是刘备,在被李秀点了这一句之后,敏锐的意识到了:“是啊,孤如今没办法拒绝了。”
说话间刘备看向了刘平,又看向了李秀。
刘平这个时候也终于明白过来了。此时这汉王,不是刘备愿不愿意的问题了,而是他走到这个位置之后,只能进不能退,甚至原地踏步都不行。
见两人明白了,李秀继续说道:“所以这汉王肯定是要接受的,这里微臣先恭喜大王了。”
刘备摆摆手:“接着说。”
李秀点点头:“大王成为汉王之后,最大的问题的肯定就是成为众矢之的,其他的没有了吧?”
这个问题刘平和刘备两个人都想过,仔细想想 就如李秀所说的那样,除了成为众矢之的,的确是没什么其他的坏处了。
“那么敢问大王,吾等自从拿下整个凉州之后,什么时候不是众矢之的呢?成为汉王不过是把这件事抬到了台面上罢了。”李秀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再继续说。
他很清楚,刘备和刘平两个人就是身在局中,不然的话他俩早就反应过来了。尤其是刘平,恐怕这几天都在想着他被封为蜀国公可能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呢。
相处的久了,李秀也发现了刘平这个人有一个不算弱点的弱点,太过谨慎了。有点像贾诩的感觉,但是又不一样。贾诩是遇到什么事儿都不主动参与,真要参与了那就直接绝户计,明哲保身。
刘平则是什么事儿都掺和,但又保持着极致的克制,不贪功不抢功,权责范围之外的一件事都不碰。
加上刘备的信任,刘平本身的威望,这可以让他超然于整个成都官场,控制着刘备势力的发展。但是这种状态也会在事情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时候,比如说这一次被封为蜀国公,让他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当中。
刘备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李秀提醒了一下,他才意识到刘平有些不对劲,故意开了宴会给刘平庆祝的。
就是为了消弭刘平那点儿不知道哪来的焦虑感。
“众矢之的....”刘平咀嚼着这四个字,忽然开口说道:“如果把其他人变成众矢之的呢?”
“这怎么做?”李秀不理解刘平的想法。
刘备也好奇,道:“德安,你有什么好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