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丨你不是他
相比安终只是乖乖走着自己的路,白落堤要活泼得多。她时常会忽然加速超过安终一两个身位,然后反转身体等着他走过短短的几步;时而因为一株白色的树花停驻半晌,让安终不得不增加眼角余光关注的范围,最后只好停步驻足,甚至走上一些回头路……
将她从蹲姿拽起来的时刻,就好似舍不得那一点动能一般,白落堤顺着手臂的方向起身后便开始了一阵小小的旋转。这距离标准的芭蕾舞蹈有极大的距离,可她的笑容好像朝阳,毫不掩饰地迸发着心声,这音浪是能感染人的,将不明由来的喜悦悄悄地填满:
“你还在这儿傻站着干什么呀?”
他终于从自我的情绪中拔出意识,于是立刻认识到眼前的女孩儿卸下了防御性耗材:
“大概是思考「不死者」与伞盖病毒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吧?我有些好奇。”
说着安终敞开了最外一层的衣服,从内衬口袋中变戏法般掏出一片轻薄却有着十足防护力的耗材——他知道那些不过都是花架子,无论如何捏紧鼻锁部,怎样去减少棉丝脱落,光是预计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这点,很小的可能性将被积累到很大——但也总比因为感到不适所以完全不佩戴要好上一些,至少可以通过基础的审阅关卡:
「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呢?」
他的双手自其耳廓的上缘蹭过,略显糯感。只是二者之间,安终分明记得自己并未将高低差设置成多么离谱的程度,她却下意识地踮起了脚尖,仿佛期盼着更近的一点点距离?
嘣——!
脑瓜崩。
安终看着已经凹陷下去好几个手指的厚手套,不免生出些有关如何将其复原的苦恼。这天气里,四下见不到一点积雪,唯一的冬景就只有屋檐的残霜,可温度却实实在在地跨越了冰点。基于电讯号的生物组建在流动性与执行效率不稳定的状况下,变得不那么精准,几次都没能正确地揪出那些内凹部分,干脆将其塞进了外衣口袋:
“我先前应该与你讲过「吊桥效应」?”
“指的是机缘巧合或有意设置的情境下,当事人将剧烈运动或预前性灾难暗示导致的高搏动频次当做「心动」的那个理论吧。”
“是啊,分明我们有许多时间都在一起,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充足的时间,健康的身体状况与心理姿态。如果有意向的话,进度应该早就达成倒数第三位步骤了?”
「接下来话题会在此处将死……」
他随意伸出那只褪去了防寒措施的手掌,有些冻僵的指头在帽子上揪着她的小绒球,估算着将白落堤哄开心所要付出的物质与劳动数量,此后便插入口袋,不再多言一语。
“那么,要继续跳舞嘛?”
水雾透过简易耗材的上下两端喷发出来,在大气中凝结成肉眼可见的白色,也许已经成为固体。在这宛若干冰造势的渺小天宫中,她向安终递过来一只手腕:
「反正这趟路途还有两个转角」
令其躯体在掌心之下,犹如八音盒中的鸟儿;找些鼓点暂且交汇,像是六尺枪绕腰旋步:
“如果,我是说如果呀。我这一次的人生就这样活下去,陪伴你一百三十年份的时光,再也记不得更多事物,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他给予的是一道视线,仿佛透露出半分自信,说着「那种事情我不会让其发生!」或者「并非永生之物所需思量之事」,不过白落堤却从中了解到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你不是他,对吧?真是精妙的把戏……到底是什么时候跑掉的?”
“……”
“还是说你早就猜到以我的智能,迟早会发现这些,所以有在分身里留言嘛?”
她身边无论看上去,摸上去,甚至能够听到心跳,任其蜷缩于臂弯的男性似乎被触动了某个开关一般,脖颈与上下半的链接位置忽然闪过一阵光影的扭曲,虽然在短暂的一秒钟不到之后就好似从未存在过,可白落堤却明白,自己大约是猜对了。
只见那并非人类,更非血族那未知名讳的装置,驱动着上半腔的球囊,让声音自口中流出:“白落堤,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有关幻影复现的正确性的——它就好似那大海中的「忒休斯船」。会不会我身上的一切感情、记忆、逻辑,都是源自于世纪之前的一场记录与实验,而正主早已湮灭?”
“灵魂是否存在,如果我有,那么应当是与常人的等同重量,又或者数据不能被计入其中?我按照他留下的理论进行过好几轮次的验算,那思路无比跳脱,简直叫人难以跟上他的节奏与逻辑。”
“依靠这样的证据,泽冉可能是一位天才,可他似乎穷尽了一生依然没能完成某种遗憾,哪怕耗尽一切,也不能追上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所以,让我来吗?”
前方不远处就是往复三遭的人群,许多人带着小凳子小马扎原地歇息的场景已经能够看见,最后一处遮光的拐角也已经用尽,那些还未来得及导出的内容,在此刻化为飞灰。大概这些讯息对于他来说实在有些风险,如果被截取的话,仅凭幻影也许无法抵挡滔滔不绝的觊觎?
“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遂与其分别走进了两个甬道,以期效率大约能满足同时结束,但这种渺小的期望自一开始就注定要落空:偏左的甬道对应的那位检测员极度负责,将拭子扎得很深,希望借此获得更加准确的效果,虽然看起来只是让人反胃呕吐,可其坚决地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正确;右侧则是轻轻扫过……
等到她看见那个人自里面走出时,时间已经过去两分半稍微多些。白落堤飞扑的姿态像是一个炮弹,很小的一团在他胸膛里炸开:
“回来了吗?”
安终的反应一如预期,似乎因为烧毁讯息导致更加呆板,甚至不如先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