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怀东的落网虽然震慑了一部分势力,但也让江北市官场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升级。许多干部开始对改革产生了更大的抵触情绪,一些部门负责人甚至出现了消极怠工的迹象。
“沈书记,现在部分干部不仅怕出问题,甚至连原本的工作职责都不愿意承担,生怕稍有不慎就被盯上。”高明远忧心忡忡地说道。
沈放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这是反腐行动不可避免的阵痛期,但信任危机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拖慢改革的步伐,还会影响政府的基本运转。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大家看到希望。”
一天,一名乡镇干部的来信送到了沈放的办公桌上。这名干部在信中写道:“沈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都支持您反腐的决心,但现在很多政策和改革方案都没有具体的落地指导,基层干部反而成了背锅侠。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
沈放看完信,心情沉重。这封信让他意识到,改革的推进不仅需要清除腐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明确的执行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沈放决定亲自下到基层调研。他带着高明远以及几名工作人员,来到江北市一个偏远乡镇——南河县。这是一个因资源枯竭而逐渐没落的地方,也是官场问题的重灾区。
在一场简短的座谈会上,几位基层干部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小心翼翼地汇报工作,生怕说错什么话。
“大家不用紧张,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实话。”沈放语气温和,“你们觉得现在的政策落实有没有困难?工作中还有什么阻力?”
终于,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干部鼓起勇气说道:“沈书记,其实我们现在最怕的不是干不好工作,而是干得太多反而惹麻烦。有些政策确实好,但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结果我们基层成了挡枪的。”
沈放点了点头:“你们的担忧我能理解。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回去后,我会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制定更细化的配套措施,让你们能放开手脚。”
调研期间,南河县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多名工人受伤。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沈放当即要求停下调研,赶往事发现场。化工厂的厂长满头大汗地迎上来:“沈书记,这次事故完全是意外,我们一定会尽快处理好……”
“意外?”沈放冷冷地打断,“我刚才路过厂区,看到有几个关键设备早就生锈了。这样的设备运行中不出问题才怪!”
厂长一脸尴尬,不知如何应对。沈放看向随行的安监部门负责人:“马上启动全面检查,调查这家企业的生产安全责任。如果发现有官员包庇纵容,立刻上报处理。”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沈放发现,这家化工厂的老板竟然与之前落网的马怀东有经济往来。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化工厂的安全检查记录显示,过去几年多次检查合格的背后,存在大量造假的痕迹。
“这背后还有一张未被撕开的关系网。”沈放对高明远说道,“看似简单的事故,其实是一次权力和利益的勾结。”
“那我们是不是该先把责任人控制住?”高明远问。
“不能打草惊蛇。”沈放摇摇头,“先让安监部门做一次全面调查,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这段时间,沈放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他的妻子李婉柔虽然心疼,却始终默默支持着他。
一天晚上,沈放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发现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李婉柔微笑着说道:“今天这么冷,我特意给你做了羊肉汤,补补身体。”
沈放看着妻子的笑容,心中一阵温暖。他放下手中的文件,坐到餐桌前说道:“这些天让你担心了。不过我答应你,等这段忙完,一定好好陪你和孩子。”
“我们没关系,只要你平安就好。”李婉柔轻轻握住他的手,“不过你也别太累了,身体垮了,谁来守着江北的清白?”
这句话让沈放眼眶微热。他知道,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