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重新开工后,沈放的声望进一步提高,但也因此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敌意。青云县的变革和他在招商局的铁腕手段,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一天深夜,沈放正在加班整理招商局近期的工作计划时,郑建国打来电话。
“小沈,我听说最近有些人对你很不满,你要小心些。”郑建国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担忧。
沈放轻轻笑了笑:“书记,我知道。有些人怕我继续查下去,撼动了他们的根基。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不能退缩。”
郑建国沉默了一会儿,叹道:“你这性子,倒是和年轻时的我挺像。不过,记住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二天,沈放刚到办公室,便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内容直接威胁道:“沈放,收手吧,否则后果自负。”
沈放冷静地将邮件转交给市公安局,同时吩咐局里加强安保措施。可他心里清楚,这封邮件的背后,绝不仅仅是一次恐吓。
同一天,招商局的一名中层干部突然辞职,而这名干部此前正负责另一个重点招商项目。沈放立即意识到,这件事绝不简单。
沈放召集局内核心成员开会,要求对所有正在推进的招商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他语气冷峻:“从现在开始,不论是哪个项目,哪个人负责,都必须将所有的合同、资金流向、审批记录交上来。不按时提交的,一律按违规处理。”
会场一片沉默,没人敢直视他的眼睛。
散会后,一名部门负责人私下找到沈放,小声说道:“沈局长,有些人可能会故意刁难,甚至暗地里搞小动作,您得当心。”
沈放微微一笑:“该来的总会来,但我不会退让。问题出在哪,我就查到哪。”
就在局里的清查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时,一起意外事件让局内的气氛骤然紧张。
一天晚上,招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下班途中被一辆无牌车故意撞倒,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对方显然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
沈放闻讯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工作人员。他握住对方的手,郑重说道:“放心,我一定会查出幕后真凶,给你一个公道。”
随后,沈放亲自打电话给市公安局,要求彻查此事。他知道,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利益冲突,而是一场更大的较量。
几天后,市里的一名商人主动约见沈放。
“沈局长,最近的事情您辛苦了。我这次来,是想谈谈咱们市里的发展。”
沈放一边倒茶一边微笑:“谢总,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
谢总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支票,推到沈放面前:“沈局长,这是一点心意,算是对您工作的支持。”
沈放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他推回支票,声音冷淡:“谢总,这种‘支持’我不需要。如果您真的想为市里的发展出力,就请严格遵守规则。”
谢总的脸色顿时变得尴尬:“沈局长,您误会了,我只是……”
“不用解释。谢总,请自重。”沈放不再多言,起身示意送客。
几天后,公安局传来消息,撞人的无牌车属于一家与多个重点项目有关的企业,而这家企业的背后,正是某位市领导的亲属。
沈放得知此事后,立刻召开局务会,将最新的线索通报全局。他语气坚定:“大家记住,不管背后是谁,我们都要将问题查到底。任何人,都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
局内不少干部被他的态度感染,纷纷表态支持。
沈放深知,光靠自己和招商局内部的力量,难以撼动背后的利益链条。他决定联手市纪委,对重点项目展开联合审计。
这一次,他直接向市委书记赵永清汇报了自己的计划。
“赵书记,我申请纪委介入,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赵永清点头:“小沈,你的思路是对的。不过,这次行动会牵涉到不少人,你要有心理准备。”
沈放目光坚定:“我明白,但只要能推动问题解决,我不怕得罪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沈放的行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媒体开始对青云县和市招商局的反腐工作进行报道,一些不实的消息也随之而来。
有媒体质疑:“招商局是不是借反腐之名干预正常的商业行为?”
还有人匿名爆料:“沈放为了追求政绩,不惜制造矛盾,导致招商环境恶化。”
面对这些声音,沈放没有退缩。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造一个公平透明的招商环境。如果有人对我们的工作有疑问,欢迎监督,但请拿出事实依据。”
在市纪委的协助下,专项审计很快取得突破。多名涉案人员被调查,工业园区的资金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理清。
当审计结果公布时,沈放发现,那些曾经对他冷嘲热讽的人,态度变得恭敬起来。他没有多说,只是叮嘱自己的团队:“记住,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