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爷子知道错过了马车,一脸懊悔,这种在村子里长脸的机会,就白白错过了!
小儿子刚去做上门女婿那会,经常被人冷嘲热讽酸几句。
后来小儿子每年带一堆东西回来,一些人面上酸,但心里嫉妒。
如今还带着老五一家去镇上了,这回来竟然是两辆马车送回来的,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可惜知道的太晚,白白错过了!
见王老爷子脸上表情变的太精彩,林向安不由好笑,真是越活越像个老小孩。
“爷,爹让我给您带了两坛黄酒。”
原本还沮丧的王老爷子,脸上瞬间放晴,眼神瞬间亮了。
“真的?在哪?快给爷拿来!”
变脸了忒快了,站在林向安身旁的赵泽目睹了全过程,惊呆了!
他觉得自己有时候变脸挺快的,但跟这老爷子一比,还是差远了!
林向安先把赵泽介绍给了王老爷子,说是他家的马车,两人是同窗好友,这次过来乡下玩几天。
王老爷子一听,这孙子不错啊,读书了,还认识了这样的大户人家,脸上瞬间有光了,以后他一定出去跟那几个老不死的炫耀,不姓王,但也是他亲孙呢!
还是老幺孝顺啊,这次送了两坛黄酒,王老爷子心里高兴,上次一壶还没过过嘴瘾,就没了!
于是让两孩子开心的玩,便急忙抱着酒回屋了。
林向安把自家的礼,以及赵泽家的礼,整理了一遍,准备一一送过去。
大房和三房礼品是一样的,一家一份豆制品,两斤腊肉,一斤猪肉,些许馒头。
糕点林向安自己留下来了,准备分给小孩子吃。
看似是一样的份量,但其实不同,因为长房人多,老两口在大房吃,分到的自然少。
而且老两口若是还想吃,偶尔也能去三房加餐。
赵泽家里人准备的是点心匣子,用扁圆形木捧盒装着,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相互拜访常送的礼品。
真是给足了林家面子。
等到中午都从田里回来了,林向安才带着赵泽去送礼。
大房这边,林向安是直接给的林老太,至于怎么分配就跟他无关。
王老太一脸的惊喜,看着林向安和赵泽,一脸慈祥,让他们在这里好好玩。
而大伯母刘小红的脸色一言难尽,反正不冷不热,倒是她媳妇宋雯倒是挺温和,还主动和他俩打招呼。
给三房送去,三伯和三伯母特别热情,还要两人在家里坐坐。
让他们留下来吃饭,不过林向安婉拒了,说是五伯母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的吃食。
还剩下一些礼,挑了一份豆制品和一斤腊肉,准备送给当时让林向安去读书的族老。
这是王四顺专门叮嘱他去答谢人家,毕竟那位叔公在村里最有文化,很有话语权。
同样的还送一份给村长,毕竟族老都给了,不给村长说不过去。
跟五伯说了他爹的交代,于是让王和智带两人过去。
三个小孩子,提着两篮子,在村子里回头率还蛮高。
王和智大家都认识,去镇上了一段时间,倒是变得干干净净,人也长圆润,一看就是过得挺好。
林向安来的少,见过的人也少,赵泽就更不用说了,压根没见过。
提着东西肯定送人的,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上谁家?
村里都是王家的族人,有些关系比较近,有些就稍远,偶尔有摩擦龃龉,但整体还算和谐。
有好奇地主动朝王和智打招呼,直接询问道,“和智,这是你家亲戚?两个长得可真好看嘞,这是上哪去?”
“啊,婶子,这是我小叔儿子林向安,这位是他同窗好友,正好他俩放假,就跟着我们回乡了。”
“我们去村长和二叔公家。”
瞬间大家都羡慕村长了,但凡啥好事村长都能沾一份啊!
二叔公是村里最有文化的,去拜访也说的过去,羡慕不来。
很快就到了村长家,村长家盖着青砖瓦房,比王家的要宽敞些,院子里收拾的很干净整齐。
院子里有个中年妇女正在摘菜,突然听见动静,抬头看过来。
“红婶,田叔在家吗?”
“呦,是和智啊!你叔他刚出去了,过后才回来,你们是有事?要不坐下来等会?”
张梅红是村长王长田的媳妇,稍微愣了一下,很快恢复,边笑着招呼。
“啊,红婶,这是我小叔的儿子林向安,他带着朋友过来拜访一下。”
听到是拜访,而且手里还提着篮子,张梅红瞬间明白了,这是来送礼的,更加热情了。
“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和他爹长得可真像。他爹没回来?”
林向安见村长不在家,不想久留,便礼貌地接过话。
“红婶,我爹没回来,不过他让我来谢谢田叔,分地的事麻烦他了,这是我家做的豆制品,还有一斤腊肉,您帮忙收下,到时候转达一下就好了。”
林向安说着就把篮子递了过去,张梅红象征性地推脱了两下,才收下,嘴上还说着客套话。
“这有什么,是他该做的事,你爹也真,咋还送礼呢!这次就算了,下次可不许再带礼来。”
“这村里都知道你爹孝顺呢,你们家真是好福气呢!”
这画风变得真快,以前说的有多难听,他也是知道的,毕竟上门女婿,在华夏现代都被人背后说闲话,何况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
也就他爹心胸宽广,而且林家待他也很好,又懂得感恩,这才一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至于什么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在底层的社会里,那终究是虚的,不如实际利益来的现实。
毕竟统治者阶级全是靠普通百姓推翻的。
你不给我活路,我就让你没活路,自古以来大家就是这种彪悍的思想,忍无可忍,那就豁出去,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林向安看的很清楚,对于张梅红的言行,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礼貌又疏离地说道。
“红婶,我们还要去一趟二叔公家,就不多留了。”
“行,那快去吧,以后有时间再来家里坐坐!”
王和智便带着林向安、赵泽往外走去,二叔公的家就在后面一排。
张梅红看着三人离去的身影,忍不住感叹,听说两辆马车来村子去王家,真是走运呢,王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啊!
很快就到了二叔公家,住的也是三间青砖瓦房。
要不是沿路过来看见大部分是土坯房,他还以为家家户户日子过得挺好呢!
屋子外面没人,王和智进到院子里,朝屋里喊了一声。
“有人在家吗?”
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少年,大概十来岁的样子。
王景辰一喜,笑着问道,“咦,小智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今上午回来的,二叔公在屋里吗?我们是来拜访他的!”
见王和智后面两个陌生面孔,王景辰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我爷在书房看书呢,我带你们过去!”
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王景辰敲了敲房门,朝里面喊道。
“爷,有人来拜访您了。”
屋里轻咳了一声,王景辰知道这是他爷的习惯,便推开了门,带着三人进去。
王鸿抬头,就瞧着进来的三个孩子,一眼就看到林向安,稍微有点惊讶。
“是你要拜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