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聪聪的录取通知书是她的初三班主任刘老师亲自送到聪明百货店的。
初中三年,换了三个班主任。
许聪聪运气不错,三个老师都挺好的。
这位刘老师是位中年教师,经验丰富,情绪稳定,擅长处理青春期男生女生的各种情绪问题,她本人虽然不像年轻人那么有激情,但是她支持年轻人自己保有激情和活力,对学生们充满宽容和理解,微胖的脸颊上总是带着温暖和煦的笑容,再叛逆的学生到了她那儿,总是会不自觉地缓和态度。
她从不会用批判、谴责的眼光看待孩子们,哪怕是早恋的男生女生,她也不会跟他们讲难听的话。
许聪聪非常喜欢她。
刘老师知道聪明百货店就是她家,所以拿着录取通知书直接找过来了。
她先跟许新安和许聪聪说了恭喜,又跟许聪聪说:“今年咱们学校考得不错,有18个学生考上了一中,算是历史最好成绩了。孔校长的意思,把你们几个都叫到学校去,大家交流一下,看看如何提高十五中的整体成绩,以后争取出更多好学生,让更多孩子考上重点高中。
你应该也清楚,现在中专在走下坡路了,考大学是更好的出路,但是,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考大学就没什么指望。对于咱们初中来说,最大的目标就是多出几个重点高中的学生。”
许聪聪爽快答应了,她跟刘老师说:“我确实有些感想。”
本来就笑呵呵的刘老师笑得更厉害了,她跟许新安说:“你家这小孩养的可真好,从来都是特别自信的。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
许新安说:“她从小就这样。”
刘老师问他:“你有什么窍门吗?”
许新安想了想,说道:“其实也没啥,就是少管,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多鼓励她,不要动不动就指责、约束她。家长再做好榜样,孩子差不了。
再有就是,你得给她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她有目标。不能让孩子觉得,她到了岁数就辍学打工去,那她还学什么呀?反正都得去打工。”
刘老师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许聪聪的自信终究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这位家长,话里话外就把自己顺带夸进去了。
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农村孩子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家长的见识确实不够,难以给孩子描绘出什么美好图景出来,孩子的视野就框定在农村这个现状里,对于未来的设想不是种地就是打工,有的人能想到考个中专分配到医院当护士或者分配到学校当老师,就算是好的了。
刘老师问许新安:“你给孩子描绘的美好未来是什么样的?”
“上大学,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上完大学如果还想上,就接着上研究生,读博士,读完了就留在北京,到政府部门去工作,留不到北京回咱们省政府也行啊。”
刘老师脸上的笑容差点就凝固了。她看了眼许聪聪,发现这孩子脸上也是一派理所当然。
她问许聪聪:“你也是这么想的?”
许聪聪说:“我还没想好,我听说自己创业也挺好的。我北大毕业以后,也有可能自己创业。”
刘老师:“……”
不是,孩子,你这都想到自己北大毕业以后的事了?
咱们石桥镇,建国前的事情不清楚,建国以后没出过一个北大学生!你哪来的自信啊我的老天!
但是刘老师不愧是个情绪稳定的人,她保持住了脸上的笑容,鼓励道:“那你可好好加油!争取做咱们石桥镇第一个北大学生。”
倒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许聪聪同学现在是全镇第一嘛,要是她以后到了更高、更大的平台上,能够遇强则强,继续考第一,那她就成了县第一,县里的第一名上北大还是可以的。他们泰前县每年都能出一两个上北大清华的。
许聪聪说:“我一定是第一个!”
刘老师又看了看许新安,发现这个爹笑得龇着大牙,就好像他孩子已经考上了一样,爷俩是如出一辙的自信。
她不自觉地就说道:“好!有志气!”
刘老师稍坐了一会、跟许聪聪约定好了时间就离开了。
她走了以后,许新安问她:“你想自己创业啊?”
“啊。我想想啊,还没想好呢。”
“那你想吧,我跟你说,自己创业累人,费心,不如当干部轻松。”
许聪聪说:“当干部也不轻松啊,要管的事多着呢。”
许新安又撇嘴又摇头,“哪有什么事?就是每天坐办公室里看看报纸喝喝茶。省事又省心,福利待遇还好,过年过节啥都发,还给分房子。一切事情都由国家管了,看病也不花钱。”
“工资低啊,又没多少钱。”
“你要那么多钱干嘛?爸爸给你多挣点钱。”
许聪聪说:“我想想再说。”
许新安又说:“你要是非得想创业,那你就创业。万一失败了咱再找工作。”
“我还没创呢,你就说我要失败?”
许新安“呸呸”两声,“行了,呸出去了,你干什么都会成功的。”
许聪聪说:“这还差不多。”
☆
过了两天,许聪聪去了十五中,坐在校长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和几位校领导和班主任们一起讨论中考的问题,还有十几个和她一样考上一中的学生也都在。
十八个人,老许家就占了俩,许红兵也考上了,他的成绩虽然不如许聪聪好,但是在十五中也排年级第七,也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许红兵的心情却着实不算好,全都表现在脸上了。
许聪聪问他:“你怎么了?”
许红兵说:“待会交流完了再跟你说。”
“哦。”